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丸子貓第五話:一聲雞啼穿越台灣海峽
2016/02/20 08:17:24瀏覽284|回應0|推薦2
福州丸:出大事了!出大事了!你們沒有看到新聞?阿根納造船廠被拆,林右昌市長震怒!

花枝丸:阿根納造船廠?1934年和平橋前身基隆橋通車的時候,主人許梓桑有帶我們去過八尺門。

福州丸:談到八尺門,福德町有一位阿姨說,她1950年代回鼻頭角,是搭公車到八尺門,轉乘火車到水湳洞,再從水湳洞走路到鼻頭角,常常早上出門,傍晚才到。午餐自己帶便當在路上解決。

旗魚丸:八尺門「海門澄清」是基隆八景之一。主人許梓桑有留詩一首:「門開八尺本天成,萬古長流一色清;好是晚來霞爛漫,魚穿雲錦漾分明」。

福州丸:現在提到八尺門,都會想到原住民聚落。附近有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

旗魚丸提起毛筆,寫下「福州雞啼,雞籠有聽」。

福州丸:一聲雞啼穿越台灣海峽?

花枝丸:旗魚丸你寫錯了吧?我有聽過「福州雞啼,社寮有聽」的典故:十七世紀和平島上福州人的聚落稱為福州街,就是今天平一路路頭沿社靈廟後小巷,穿越和平市場,經平二路到和三路的中船廠區;傳說福州人善造船。所以那句俗諺是說,福州街是和平島發展的重心,和平島不大,一聲雞啼全島都聽到。

旗魚丸:那是多數說,通常也會引用《續修臺灣府志》「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但是若真如同多數說,福州街就位在社寮島,「福州雞啼,社寮有聽」,其實沒啥特色,我不認為會因此留下俗諺。我旗魚丸的看法是:一聲雞啼,對岸聽到。

福州丸:一聲雞啼穿越台灣海峽!

旗魚丸:不是台灣海峽!是八尺門水道。「福州雞啼,雞籠有聽」是因為八尺門有福州街,清朝初年「雞籠」是指和平島。因為八尺門水道很窄,所以福州人養的雞在對岸八尺門叫,和平島上聽得到。又說「福州雞啼,社寮有聽」。

福州丸:難怪正濱漁港有賣福州魚丸。

花枝丸:真的假的?八尺門雞叫,和平島聽得到?你有實驗過嗎?

旗魚丸:那時包括和平島與八尺門雖然以凱達格蘭族的巴賽族(Basay)原住民為主,但西班牙人剛到和平島,依據伊能嘉矩的說法,有發現對岸Parian有漢人聚居;而和平島被西班牙控制之後,島上的漢人主動或被動往對岸遷徙也合情合理。那時道明會菲律賓教區玫瑰聖母堂主教馬地涅神父(Bartolome Martinez)有帶五名修士隨軍隊來台,賴永祥長老依據畢業於臺北帝國大學史學科的中村孝志所寫文章,認為1627年西班牙神父在Parian漢人聚落建立教堂,是在八尺門附近,那教堂1630年被颱風摧毀。台灣史上第一座天主堂在和平島,第二座在八尺門,台灣道明會教史記載的「塞隆港口之中國人街聖堂」。

花枝丸:Parian? 不是馬尼拉的Chinatown嗎?西班牙人統治菲律賓期間,把中國人集中方便管理。

旗魚丸:那時中國是明末清初。

福州丸:結論是阿根納造船廠二十世紀在八尺門造船,福州人在十七世紀也會。

花枝丸:技術層次不一樣啦!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台灣第一座天主堂絕對不是1859年蓋在高雄愛河畔的那一座。

旗魚丸:「福州雞啼,雞籠有聽」是要告訴我們,看和平島或社寮島的開發史,應該將對岸八尺門一起看。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4740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