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偕醫師在和平島的三間房子和教會小屋
2015/12/29 12:10:57瀏覽1123|回應0|推薦0

馬偕醫師1872年4月10日設立北台灣第一所教會-淡水教會。同年9月26日馬偕第一次到基隆,翌日就訪問了和平島,日記略以:早晨搭舢板到社寮島,費時半個鐘頭。有一排低矮珊瑚築造的房屋,後面有草及矮樹繁茂的山丘。島甚小,和台灣本島僅隔一小海溝。住民大約有200人,以捕魚(尤其夜間利用火把)及種花生、蕃薯為業。其中50人是平埔族人。


買了二間瓦屋

清國井煤礦的外籍人員據說都住在八斗子開礦基地旁,但總工程師翟薩(David Tyzack)和他老婆住在和平島;翟薩從英國買機器回到基隆,推估約在1876年9月。據教會的資料,馬偕醫師在和平島曾有房屋。1876年3月,馬偕曾向江建春以定價銀120大圓,買下瓦屋2間。

翟薩與馬偕都在和平島有房子。兩人不知是不是鄰居?馬偕應該不是翟薩的房東吧?

1877-1882年間,馬偕和翟薩見了5次面,第一次在1877年7月3日,最後一次會面在1882年1月14日,時間點是在翟薩即將離臺之前。所以馬偕和翟薩吃完晚餐,應該就住在和平島。馬偕日記記載他21次到八斗子地區傳道與行醫(1876年5月-1882年12月),在和平島有個歇腳的地方是合理的。

1878年5月27日馬偕娶台灣女子為妻,馬偕夫妻在7月曾停留基隆地區約二個禮拜。12月25日聖誕節,馬偕夫妻到和平島和翟薩夫妻共進晚餐。
1878.12.25 Wed With Mrs. M. to Coal harbor. Dined with Tyzack
日記中的Mrs. M.是馬偕的新婚妻子。

1879年5月24日長女出生。

馬偕夫妻1882年1月14日在和平島會見即將離台的翟薩夫妻。1月18日的馬偕書信中,提及馬偕從元旦到17日都在北部傳教。


教會小屋

1884年11-12月馬偕寫給華德羅牧師(Rev. Thurlow Fraser)的2封信中,提及和平島上 “the mission house bought from the Rev. K. F. Junor"(自閏虔益牧師買來的教會小屋)。閏虔益在台灣4年多(1878年夏到1882年11月),從事宣教工作,那間教會小屋的交易或許發生在1882年閏虔益離台前。

清法戰爭開始後,1884年7月間,該教會曾受到騷擾,因而升起英國國旗。那時部分台人將戰事遷怒於"洋"教會,攻擊教堂,衍生教案。馬偕出面交涉後,劉銘傳賠償墨西哥銀1萬兩重建7間教堂(新店、艋舺、錫口、水返腳、大龍峒、和尚洲、三角湧),馬偕1885年9月28日領到賠款。至於基隆的教堂係毀於戰火,不在賠償之列(依據陳良智的研究)。和平島的教會似未受損。

日本人來了以後,1897年7月30日馬偕有去和平島的官員抱怨教會(Mission Premise)的花草樹木受到破壞。

1897.07.30 Fri
Visited Palm Island again and Called on an Officer, An Engineer to tell him that Japanese Coolies recklessly destroy flowers and plants on Mission Premise. Very kindly he said he would attend to it. Meeting in Ch. in ev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官網記載了和平島目前的"山美教會"設立於2002年。


第三間房子

馬偕1885年9月向何全有永久租一筆和平島建物敷地,定價洋銀150大圓。於1885年12月7日在英國領事館登記在案。嗣後在其地上蓋一棟別墅。馬偕每逢夏天常來此避暑。

1901年6月2日馬偕逝世於淡水。

附記

馬偕醫師的別墅存續到日本時代,而台灣總督府喜歡調查台灣各式各樣的事物,馬偕別墅有可能在日本時代留有相關紀錄。

"台灣舊慣調查會"針對台灣私法權益問題所做調查,曾刊行「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台灣私法附錄參考書」,其中物權篇收錄了1894年11月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永久租地契書。日本政府將外國人永久租借地稱"永代借地",依據1912年公布台灣永代借地權令,要求所有永代借地的業主在新法令下,登記相關產權。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政府立即公布敵產管理辦法,將所有敵對同盟國在台灣的產業一律視為敵產,指定日本經理人,予以強制管收。(謝德錫)

和平島馬偕別墅的地同樣是用永久租借的方式,據說別墅在山上,面積不小,會不會先在日本時代末期成為日本人的產業,民國政府來了以後呢?

參考資料
陳岫傑"關於北臺灣(中國)煤田與開煤工作之記錄"台北文獻。
郭和烈《宣教師偕叡理牧師傳》pp.452-453。轉引自賴永祥長老"教會史話"。

另類思考:
George Leslie Mackay, Miscegenation, and Mormonism: Having the Courage or Lack Thereof to Cross the Color Line for Christ?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4096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