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基隆港出征的甲子園選手:談基隆大轟炸
2015/08/09 06:37:58瀏覽1868|回應0|推薦0

從基隆港出征的甲子園選手


KANO第一幕,1944年基隆港C23,曾是甲子園投手的日本陸軍軍官錠者博美登船前往菲律賓。


World War II Database網站這段話簡要的說明了基隆港在太平洋戰爭的角色:"基隆和高雄兩個港口起初是日人建設用為商業用途,太平洋戰爭期間同時作為主要的海軍基地使用;在戰爭展開序幕時,許多對於英屬馬來亞與菲律賓的登陸攻擊行動是從這兩個港口發動;日本在台灣的空軍與海軍基地,在美軍進攻菲律賓與沖繩時也成為轟炸目標"。基隆現存的防空洞數量應該是台灣之冠,估計約有300多個,絕大多數是在日治時代的後期挖的,用來躲美軍轟炸。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偷襲珍珠港,同日(12月8日,因國際換日線)第三艦隊也出兵攻打菲律賓;那時菲律賓是美國屬地,守軍總指揮就是Douglas MacArthur。美軍兵敗撤出菲律賓,1942年3月20日MacArthur在澳洲說了著名的台詞" I shall return"。


當戰爭在1941年12月8日爆發時,美國遠東航空隊指揮官布里爾頓(Lewis Hyde Brereton)向其上司提出轟炸台灣,認為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及可能之進攻出發地,但被拒絕;後來進攻菲律賓的日軍,絕大多數在11月底秘密在馬公、高雄與基隆集結,後來重創駐菲律賓的美軍。


日本空軍攻擊主力是小畑英良指揮的第五飛行集團,當時已由中國東北地區進駐台灣。海軍的第十一航空艦隊,主要駐地在高雄與台南。陸軍由本間雅晴的第14方面軍負責,其中土橋勇逸指揮的第48師團,就是以台湾歩兵連隊為攻擊主力(1940年11月30日在海南島以台灣混成旅團為核心組建而成;1940年6月27日駐紮在廣東欽縣的台湾歩兵第一連隊發給隨隊慰安婦經營者證明書,出現在〝台灣慰安婦報告〞的第30頁)。日軍12月8日上午由台灣南部的空軍基地出發,對Clark and Iba Fields的美軍基地展開空襲,成功摧毀了美軍的防空能力。自鳳山與高雄出發的日軍同日在巴丹島展開第一階段的登陸,之後陸續在呂宋島的幾個地點進行登陸。


主要的攻擊行動是在1941年12月22日,日本第14方面軍從呂宋島林加延灣(Lingayan Gulf)東部登陸。依據"The War in the Pacific: Fall of the Phillipines"一書,這次行動日軍分別派遣三批部隊:第一批軍隊17日上午9點從基隆出發,包括21艘運輸艦,其中包括了台湾歩兵第二連隊(依據The Pacific War Online Encyclopedia),這支參與12月8日巴丹島攻擊行動的菁英部隊。第二批與第三批軍隊則分別由馬公與高雄出發。書中同時指出,日本也有自知之明,基隆港會成為美軍的轟炸目標。


1942年4月起,MacArthur 開始進行有名的跳島戰略(island-hopping campaign)。1944年,美軍打贏 western New Guinea 和Marianas海戰後,接下來要打菲律賓或台灣?MacArthur當然反對跳過菲律賓,Admiral Chester Nimitz(打贏中途島海戰那個)則主張進攻台灣。在羅斯福總統面前論辯時,Nimitz的理由是取得台灣可以攻擊在中國的日軍,在中國建立美軍基地之後可以直接轟炸日本本土,取得台灣也等於切斷日本本土的南方補給線;MacArthur則強調美國對於菲律賓人民負有道德義務。在9月份的論辯時,傳來美國第三艦隊在菲律賓意外取得大捷,因此登陸台灣的建議就被擱置。


MacArthur在1944年10月重返菲律賓。美軍第三艦隊也在1944年10月12日第一次從海上對北台灣展開攻擊行動。日軍反擊時,神風特攻隊Kamikaze戰術第一次登場。據估計日軍在台灣約有60個空軍戰備基地,駐有2000-3000架飛機。依據"Intrepid Aviators: The American Flyers Who Sank Japan's Greatest Battleship",這次行動美國空軍的任務亦包括轟炸基隆港。這次空軍會戰後,日軍在台灣的空防瓦解,之後就只能躲空襲了。


1945年1月9日,配合美軍進攻呂宋島,駐成都的美軍第20航空隊出動46架B-29,第一次空襲基隆港,其後有多次類似行動。


1945年4月美軍進攻沖繩期間,對基隆的轟炸也繼續進行。從Air War Pacific: Chronology摘錄一些轟炸基隆的紀錄:4月5日38架B-24轟炸基隆港;4月12日轟炸化學工廠、港口裝卸設施;6月2日轟炸港口和倉庫;6月16日超過90架B-24轟炸高雄港與基隆港;6月17日轟炸工業及鐵路設施;6月19日轟炸倉庫、港口和鐵路設施


KANO裡出現的C23碼頭倉庫也曾是美軍轟炸目標。現實世界裡的1944年,日本陸軍第二次在菲律賓大戰麥克阿瑟。而錠者博美據說未到菲律賓,實際上是前往中國參戰。


後記:

我之所以自己整理我家門口的歷史,是發現有些人在記錄一些重要事件時,有時會忘記另一些重要事件。例如:記錄美軍1945年1月9日從成都空軍基地出發轟炸基隆港,但好像忘記了日軍1941年12月17日從基隆港派遣軍隊攻擊菲律賓,而那時菲律賓守軍的總指揮就是麥克阿瑟。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2749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