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隆哨船頭與容閎(四之四):革命尚未成功
2015/08/01 23:34:50瀏覽351|回應0|推薦0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馬關條約簽定前6個月,容閎建議湖廣總督張之洞「租讓台灣給西方強國,借款四億美金,當以後全國海陸軍之軍費」,但未獲採行。容閎這一招現在會被貼上"出賣台灣"的標籤,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也是把"台灣問題國際化"的手段,試想:西方強國或各國若取得台灣的使用權,會讓台灣輕易落入日本手裡?當然,"租界(租讓)"或"殖民地(割讓)"都有損"台灣人"的利益。


容閎在基隆的投資,其後衍生許多複雜的權益關係。日本人接收台灣後,容閎曾在1896年(明治29年)委託代理人鍾勉之向台灣總督府訴願,請求解決容閎的土地被基隆"廣東垂遠堂"管事黃長泰占用的問題,問題仍未能解決。


八國聯軍那年,1900年7月26日,容閎在上海被"中國議會"選為議長,8月"自立軍"起事失敗,容閎隨之成為清廷拘捕的對象。9月1 日,容閎從上海潛逃日本,與從南洋回來的香山同鄉孫中山同船。容閎鼓勵孫中山當中國的華盛頓,孫中山則盤算未來請容閎當外交部長。


1900年9月28日,孫中山出現在基隆港,這是孫中山第1次來台灣,目的是為了聯絡台灣興中會,及籌備惠州起義(國父的第2次革命;"台灣日日新報"報導10月8日"廣東暴動")。孫上岸後就直接被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接到台北。孫中山原想接洽日本提供武器和金援,兒玉並擬配合革命黨起事攻打廈門,但孫中山滯台期間,日本改組後的新內閣不支持,相關構想無法執行。同年11月2日,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陪同孫中山從基隆搭船前往日本。


容閎1901年1月中旬春天來台灣,接受了"台灣日日新報"專訪,他表示「應該有人會說我是抱著某種目的來臺灣的,事實絕非如此。因為我在上海之時,曾購買基隆哨船頭街一帶的土地,這一次就是為了處理這塊土地才留在這裡的,我和孫派人員的來臺灣是完全不同的」(1月13日見報)。兒玉總督則接見了容閎,並派人"保護"他。對於容閎在甲午戰爭期間建議清廷"租讓台灣給西方強國"的建議,兒玉認為是妙招。


容閎在報上的那段"切割與孫中山的關係"之說辭,有可能是真的,今日讀起來也有可能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或許容閎說話虛實各半:假設讓容閎順利取得基隆哨船頭的土地和獅球嶺礦坑,換成的資金也許就拿去作為革命的財源了。


1901年那年,27歲的許梓桑獲頒"紳章",後來成為日治時期基隆地區最重要的人物。


朱真一。容閎與台灣鑽油井的關聯。http://albertjenyihchu.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5.html


劉澤民。容閎來臺灣時間與次數之蠡測。http://w3.th.gov.tw/www/epaper/view2.php?ID=40&AID=514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26220324/soner3-3.htm

老礦工口述歷史(1)。http://chinatide.net/xiachao/page_403.htm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2698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