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隆哨船頭與容閎(四之一):來自上海的投資客
2015/08/01 23:19:22瀏覽924|回應0|推薦0
    “哨船頭”就是監視船隻的塘汛(哨所),基隆的塘汛設於臨港的小山丘上(位置在今文化中心);“哨船頭”也被用來指稱其鄰近的區域。1860年代陸續設立的海關(今中正路166號附近)、洋行和領事館,也在附近。1875年沈葆楨形容為"洋樓客棧,闤闠喧囂"的"都會",基隆的衙門"通判署"(位置即今基隆市政府)也在這區域。“哨船頭”在日治時期改稱"義重町"(今義二路一帶)。當時是基隆的"現代"商業區,號稱"基隆銀座",也可能是全台灣最繁華的地區。


    "容閎"(1828-1912)則是歷史課本上的人物,廣東香山人(孫中山同鄉),據說是中國的第一位留美學生,在耶魯學院就讀期間的1852年,容閎入籍美國。畢業後容閎赴上海地區經商。


    在清朝"自強運動"期間,兩江總督曾國藩要建立工廠生產洋槍洋砲,找上了江蘇巡撫李鴻章出錢,李鴻章找上了上海道丁日昌,丁日昌則找上了人在上海的容閎,請容閎協助去美國採購製造機具,於是1865年"江南製造總局"就在上海成立了。


    容閎建議啟動留學計畫,獲得丁日昌、曾國藩、李鴻章等的支持,1872年,120名幼童分批前往美國留學,其中一位小留學生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因此,容閎被稱為"中國留學生之父"。


    在自強運動期間,1867年容閎投資基隆哨船頭的不動產。那年是清同治六年,劉銘傳還沒來台灣(在打太平天國)。台灣還沒建省,屬於福建巡撫管;基隆地區屬於淡水廳管轄。


    1867年容閎人在上海,他以"佛銀1000圓"向美商費爾哈士迪洋行(Field & Hastis)購買了基隆哨船頭水坑口土地(規劃做為貯煤場使用),以及獅球嶺煤炭洞(礦坑)兩處,交易在上海英國領事館辦理登記,地契則由基隆的廣東友人保管。1901年時,投資收益差點就被容閎拿去"推翻滿清"了!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2697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