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許梓桑首部曲:基隆港邊的「鬼屋」和山坡上的老房子
2015/08/01 22:41:50瀏覽856|回應0|推薦0
台灣第一位水彩畫家倪蔣懷(1894-1943;和陳澄波同屬「七星畫壇」),在1930年左右租下礦業巨賈林開群在基隆港邊的洋樓(今愛一路和仁二路路口東岸高架橋旁邊,傳說中的「鬼屋」;「鬼屋」起因是另一段故事,與倪蔣懷無關)。倪蔣懷留下的作品,包括:基隆旭町清晨

http://www1.ntmofa.gov.tw/artnew/html/search/work_d.asp?id=17、基隆港中進港的輪船http://www.rfjh.ntpc.edu.tw/web/html/2012www/www/html/a1/a1b4-main.htm等,應該都是那個時期的作品。幾幅基隆港的水彩畫,從房間窗口向外眺望即可取景,基隆人士涂川河、許應麟等組成的「東璧書畫會」,1933年由倪蔣懷任會長,並於11月16日在基隆同風會館(建物不存,位置於今仁愛區同風里)舉行第一次展覽會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html/ca-655a.htm。那時基隆同風會的會長,就是許梓桑。


1931年許梓桑(1874-1945)組大同吟社,任首任社長,築慶餘堂於玉田山腰(今廟口附近的許梓桑古厝)。慶餘堂成為大同吟社例會的場所之一,

例如1931年5月3日,下午7-12時,大同詩社在慶餘堂例會吟詩擬題「慶餘堂春夜小集」,在《基隆古典文學史》收錄的兩首,或許是那時的作品:

                               李登瀛

雙清風月劇堪親 遣興騷人得句新

最喜堂前春景好 聯翩唱和盡嘉賓

                       

                            作者不詳

恰逢三月永和春 此夜重盟鷗鷺親

誰效蘭亭留一序 風騷絕勝楚靈均


同時期,《詩報》(1931-1944)於1932年將事務所從桃園移到基隆旭町二丁目四十番地(位置在今仁愛區文昌里),由許梓桑擔任社長,印刷所「仁華活版所」,位址於福德町一丁目二五番地(位置在今仁愛區仁德里)。《詩報》主要編輯之一張添進(1898-1953),就是已故市長張春熙(1933-2009)的父親。


以許梓桑及基隆漢詩的名氣,自然吸引不少騷人墨客到慶餘堂拜訪。張達修(南投竹山人)1939年有一首〈慶餘堂呈許迺蘭前輩〉:

營就菟裘且息機 臨江高閣見應稀 箕山家世輕軒冕 月旦公評少是非

四港風濤閒睥睨 一城煙雨自霏微 夜深燈火千家爛 坐聽清談未忍歸。


倪蔣懷在日本時代接受學校教育,許梓桑則在清代受業於江舉人;前者繪西畫,後者吟漢詩,目前尚未找到有兩人往來的記載。或許1933年「東璧書畫會」在基隆同風會館的聯展,兩位會長曾有禮貌性的互動吧! 


基隆市區留有林開群洋樓與許梓桑古厝,可供後人憑弔。至於日本時代基隆的漢詩與書法,則交會在基隆大竿林仙公廟的柱子上。


「東璧書畫會」的涂川河則是一個書法家,許應麟則是許梓桑的獨子,許梓桑是代天宮的創建人之一。仙公殿裡的一副楹聯,成為許梓桑與「東璧書畫會」往來的一個旁證:(http://www.tai-tien.org.tw/Introduction/Palace2_detail.asp?ID=5)

代掌文衡 稱聖稱神 師同萬世

天封內相 為民為國 廟祀千秋

上款 昭和癸酉孟冬書旦

下款 鸞下許德馨敬撰 涂濟舟敬書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2697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