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戰後基隆之自強隧道
2015/08/01 22:35:18瀏覽2040|回應0|推薦0

2015年前後,隨著基隆火車站的都更計畫,一些人開始懷念日治時期基隆的城市景觀。大致說來,由於港口的成長和美軍駐台等因素,基隆的繁榮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但人口增加也造成了市中心發展的瓶頸。1979年自強隧道,恰如人口的員山子分洪道,引導了安樂社區的發展。
從台灣整體的經濟環境來看,1963-1987年間,台灣一直保持8.5-10%的經濟成長率,1964年的家戶收入高低比值5.33倍到1980年降到4.17倍,貧富差距並未增加,締造了所謂台灣經濟奇蹟,基隆港吞吐量也隨著成長。基隆港在1974年至1981年間開始積極擴建外港,並先後興建兩座大型突堤碼頭,基隆港的營運量在1980年代到達高峰,到了1984年,基隆港更第一次成為世界第7大貨櫃港。
另一方面,1965年美軍駐台到1979年中美斷交,其間美軍在基隆港的進出對商業發展有很大貢獻,包括酒吧、委託行與牛仔街等。越戰全面爆發後,駐台美軍人數不斷上升,初約2萬人,迄1971年約20萬人。台灣是許多「不知是否還有明天」的駐越美軍休假之地。
電影院家數可以作為當時榮景的指標,據說1960至70年代是基隆戲院全盛時期,當時基隆有高砂、中央、大華、龍宮、新生、延平、新興、萬國、 港都、大世界、新樂、國際、基隆、中興及開源等15家戲院。
受限於山坡地,基隆市中心實在負荷不了人口與商業的成長,於是「與河爭地」的戲碼就開始上演:
1.田寮河與惠隆大樓:1956年將田寮河船澳填平,開闢仁一路,使其前後貫通,餘地新建惠隆大樓。
2.南榮河與東和大樓:1959年動工填平仁五路附近旭川河的船澳,以及部份南榮河河床,之後在此新生地上興建了東和大樓及基隆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廳舍。
3.旭川河和明德等三棟大樓:1975年至1978年間,於旭川河進行大規模的整治工程,在整個旭川河的河面上加蓋,興建了明德、親民、至善三棟大樓,並將原本旭川河岸的住戶遷入。
市中心裝不下,就只好往郊區疏散,於是市府就推出區段徵收與市地重劃:
基隆市安樂新社區區段徵收區
1970-1986
建築用地約40公頃,分三期興建國民住宅共計3516戶,並取得建德國中小用地。
基隆市第一期(五堵北)市地重劃區
1974-1976
建築用地約40公頃,百福社區
基隆市第二期(暖暖)市地重劃區
1976-1979
建築用地約20公頃
基隆市第三期(公園小山)市地重劃區
1976-1977
建築用地約0.5公頃,忠四路與孝二路。13公尺小山為高砂公園一部,當時公園已荒蕪。
安樂社區在那個年代而言,算是領先全國的國宅社區示範計畫。1976年謝修平和地主合建國家新城社區,1985年基隆長庚醫院開幕,都帶動了許多集合住宅的發展。
要打造新市鎮,需要打通交通,主要的動線就是1977年通車的中山高基隆交流道(八堵)銜接麥金路,與1979年通車的自強隧道,算是安樂社區發展的任督二脈。同時期基隆的公路交通有重大的發展:1977年7月由麥帥公路改建的中山高台北基隆段通車。1979年大業隧道完工,作為北出口,中興隧道改為南下線使用,同年東岸高架橋完工,濱海公路通車。
(公園小山)的市地重劃案,雖然面積不大,但重點在剷平高砂公園遺留的小山。同時期,中正公園已近開闢完成。1960年代,江丕貴等捐建天鵝洞亭臺樓閣,並邀請于右任等名家題聯。1969年新建忠烈祠,同年大佛禪寺開光揭幕,印順導師主持。寺前廣場高達22.5公尺的白色觀音大士像,為基隆市最具代表性的景觀,是當時全臺最高的佛像。1971年中正公園新建主普壇, 1976年完工。
歷史的事隔一段時間才看得清楚;以上談的主要是戒嚴期間(1949年至1987年)基隆的改變,1987年以後暫且不表。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269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