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戰後基隆之三中與四中
2015/08/01 22:32:12瀏覽5438|回應0|推薦0
小時候在基隆,常聽市區共乘計程車的司機喊「三中」與「四中」。 1956年基隆市立中學(銘傳國中現址)設分部於七堵(今明德國中現址)。1957年本部遷至七堵,原址改設分部,1958年基隆市立中學分部改為基隆市立第二初級中學。張安樂1965年轉入「基隆市立第一中學」初中部唸了一年。 1959年省教育廳推出一鄉鎮一初中政策,基隆市有七個區,到九年國教前湊滿七個初中。1968實施九年國教,改初中為國中,「一中」是明德、「二中」是銘傳、「三中」(1961)是信義、「四中」(1962)是中山、「五中」(1965)是中正、「六中」(1967)是安樂、「七中」(1968)是暖暖。七中1968年6月12日奉准設校,同年8月1日實施九年國教更名暖中。三到七中都以行政區命名,只有歷史比較特別的一中和二中取了特別的名字。 基中、基女和海事在日治時期都有校舍,只有基商是光復後創校,曾經流浪過,遷入七堵前,先後在今信義國小、銘傳國中與成功國中的校舍上過課:1949年7月8日創立基隆市立商業補習學校,借信義國民學校(今信義國小)上課。1957年改制基隆市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借基隆市立中學原校址(今銘傳國中)上課。1960年遷入中正公園內新校舍(今成功國中)。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制為台灣省立基隆高級商工職業學校,遷入七堵今校址。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269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