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金主義的抬頭,人際關係的複雜,使人們的生活日益緊張、枯燥,因此追求快樂就成了現代人的夢想,但由於方向的偏差,因此就越追求快樂卻越痛苦。
快樂來自於二個心向,一為內向式的,使心靈沉澱而得到精神的舒坦、愉悅;另一種是外向式的,如一般的休閒活動,但實際上這種方式只是讓心動得更厲害,表面上是在快樂,其實背後須背負著疲憊的精神、體力的苦痛。
一般人通常都是向外追求快樂的,然而,向外追求是永遠離不開五欲的,而五欲之樂都是無常、幻化,終究是苦的;而且只要是向外追求的快樂,必然會起分別想,而讓自己產生更多的分別和對立。
例如:吃的時候,會分別口感的好壞,看的時候會分別美醜,希望滿足眼睛的欲望,這都是痛苦的來源而非快樂。
修行的人基本上也是為追求快樂而修行,只是所追求的是內向式定靜的快樂,以及最究竟的解脫樂,是心靈的昇華而非物質假象之樂。
要如何獲得真正的快樂,首先要了解「快樂是什麼?」我們大都認定的快樂與否,其實是來自我們內心的「檔案」,亦即來自於主觀的價值判斷,既有的見解與喜好,這有如一對熱戀中的男女,總認為對方是最美的,因此時時期盼約會的日子,只要看到對方就會無比的喜悅、快樂,
但是,如果有一天,對方遺棄你的時候,相信不但不會覺得對方美麗,也不會心生喜悅,反而是痛恨不已,人美醜沒變,只因被遺棄,所有的一切都朝反方向而成對立,這就是主觀的價值判斷,所以這種外向式的快樂追求是無常、幻化的,終究是苦。
要清楚了知追求欲樂的當下是辛苦的,當享受過後就沒有了,例如渴望享用一頓大餐,若沒有錢享受時是很痛苦,而享用的當下雖然可以滿足口腹之欲,但是吃完後,就什麼也沒有了,甚至還會產生更多的貪愛和執著,一旦追求不到就產生更多的苦,這就是追求世間欲樂所衍生的種種苦。
人生於世,六根接觸六塵時,只要心中有執著即生苦。一切所升起的喜歡的境界跑了必隨之生苦,世間處處是苦,只要內心有貪嗔癡就會有苦,而我們追求外向式的快樂時一定伴隨著貪嗔癡之欲念,所以這是苦而非快樂。
如果我們要一察覺到起煩惱當下就起慚愧、懺悔心,唯有從生活中發覺苦、體驗苦,才有力量拔苦,同時透過內向式的修行,把自我中心的執著所形成的框框拿掉,才能慢慢的了悟到真實的快樂。
這真實的快樂是起自於內向式心靈的喜悅、無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