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08 15:09:00瀏覽1204|回應0|推薦0 | |
我們對自己的認識與我們和周遭的關係、所屬,可以從很多角度切入。例如: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屬於某一族群、出生於某地、持有某國籍、擁有某一種信仰、甚至可以觀視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不過,我們經常對自己的基因、家族歷史、地方史、國族歷史,乃至於累世以來所造的因果都是陌生的。陳耀昌原為臺大血液腫瘤科醫師,因為長期研究基因、血液與疾病的關聯,意外聽得家族提及他有個荷蘭「查某祖」,加上自己的膚色等特質,他開始思考臺灣的先民如何在這塊土地共同求生存。
取材17世紀大航海時代,他從西拉雅、荷蘭、隨國姓爺而來的漢人三族,思索他們各自遭遇甚麼樣的問題。歷史教科書教我們荷蘭人壓榨百姓,奪取鹿皮,然而,荷蘭只有一種人嗎?透過許多國內外出土的史料文獻、書信檔案,作者在小說情節的鋪陳讓我們了解,荷蘭方面的不同人員各有不同立場,追求的也並非一樣。同樣地,西拉雅人有人能接受基督教,有人仍堅持女巫信仰,有人喜歡和荷蘭人互相交流,有的人力保平埔文化的留存;至於鄭成功,在歷史教科上的定位總是驅逐荷蘭人,然而,真實的史料告訴我們,當年要攻下熱蘭遮城有多麼不簡單!而史書或野史判斷鄭成功的死因,或曰肺炎、瘧疾、傷寒、抓面而死……,作者以綜合各家說法,根據描述的症狀,就其醫學專業與歷史脈絡從事研判,同時為鄭成功不幸福的童年與生命歷程進行心理分析。
可貴的是,雖有許多歷史翻案之筆,作者的初衷原是為了紀念所有曾在島嶼上開拓的先民,因此,小說行文乃至人物塑造,多帶有浪漫色彩,也增添了許多省思!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