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29 19:03:48瀏覽897|回應3|推薦139 | |
美 方 食,由「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上升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由人的口腹之需上升為口腹之享,這委實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飛躍。美食文化的形成,首先應歸功於歷朝廚師,但竊以為文人的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 食有三品:上品會吃,中品能吃,下品好吃。好吃不過老饕,能吃無非肚大,會吃則極為複雜:能品其善惡,能明其所以,且能調和眾味配備得宜,信手拈來皆成美味。達此境界者,才算得上真正的美食家。但欲達此境界,僅靠技藝是遠遠不夠的,最為重要的是人的文化修養,甚至還關乎人的靈性。因而,最高的廚師能算得上美食家的也就微乎其微,而文人中的美食家反而就比較多了。 蘇東坡是個出了名的美食家。雖然流傳到如今而仍然十分火爆的東坡肉、東坡肘、東坡豆腐、東坡墨魚等菜餚,都不一定是他親手所創,很有可能是後人為借其名來招徠而妄加的,但他所著的《菜羹賦》、《老饕賦》等文,竊以為都屬美食文化中的精品。曹雪芹自然也算得上是美食家,不然《紅樓夢》一書中就不會有那麼多細緻入微豐富詳實的菜譜。 此外,明代楊昇庵,清朝李伯元等文化名人也都是美食家,都有美食論著流傳後世。 現代作家李劫人還曾以教授的身份自開飯館,取名為「小雅飯莊」。夫妻二人一同下廚,燒出了許多精美的菜餚,在當地人中間,甚至於比他後來的小說更有名氣。國畫大師張大千也以會吃善吃著稱,儘管他家中有家廚,但那廚子也常常要聽他的點撥,至今仍流傳於蜀中的「大千魚」,便是他親手所創。 當代文人中的美食家也不乏其人,譬如汪曾祺,就曾為多家報刊撰寫有關飲食方面的隨筆小品。從他對各種菜餚的深刻獨到的品鑒中,可以看出他完全精於此道。而以小說《美食家》聞名於世的陸文夫,想必也是此中的高手。 此外,有的文人雖然不能親手創造美食,但他們食後的品題點染卻大有助於美食的揚名,他們的大名常常在有意無意間為美食插上一雙翅膀。譬如昔日北京的烤肉、蘇州的豬肺湯,如果沒有文人的題詩稱讚,即使是人間絕味,也是難以聞名天下的。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