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26 05:44:46瀏覽978|回應4|推薦83 | |
戴永夏 紫藤又叫「藤蘿」、「朱藤」,是花木中少見的高大藤本植物。它葉形美麗,花串垂長,虯枝蜿蜒,風姿與眾不同。每到暮春時節,紫藤吐艷之時,但見一串串碩大的花穗垂掛枝頭,紫中帶藍,幽香撲鼻,燦若雲錦,狀如瀑布……李白曾有詩云:「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流美人。」生動地刻畫了紫藤優美的姿態和迷人的風采。 不過,紫藤雖然葉美花艷,但因枝幹蜿蜒虯曲,善攀爬趨附,不能自立,所以也常為人所詬病。白居易在《紫藤》一詩中就寫道:「藤花紫蒙茸,藤葉青扶疏。誰謂好顏色,而為害有餘。下如蛇屈盤,上若繩縈紆。可憐中間樹,束縛成枯株。柔蔓不自勝,嫋嫋掛空虛。豈知纏樹木,千夫力不如。先柔後為害,有似諛佞徒。附著君權勢,君迷不肯誅。又如妖婦人,綢繆蠱其夫。奇邪壞人室,夫惑不能除。寄言邦與家,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難圖。願以藤為誡,銘之於座隅。」他把紫藤比喻為「先柔後為害」的奸佞之徒,蠱惑男人的「妖婦人」,專門附炎趨勢,為害於人。字裡行間,都充滿對紫藤品格的鄙視與貶斥。 且不說白居易寫這詩有何背景,有著怎樣的偏見。但就紫藤本身而言,也不能一概而論。在威海劉公島上,北洋水師提督署內丁汝昌曾居住過的小庭院裡,就有一株直立的紫藤。這株丁汝昌親手栽下的紫藤,並不是天生的「異類」,而是經過了丁汝昌的刻意改造。他嫌紫藤雖繁茂但不能自立,便將分散的枝條編在一起,眾枝齊心合力,竟也長成了直立粗壯的樹幹。這樹幹獨立挺拔,不屈不彎。百多年來,它靠了自己的力量,擎起了圓傘似的一頂樹冠,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滄桑,葱葱鬱鬱,繁花滿枝,絲毫不比別的樹木柔弱。 丁汝昌是按自己的志趣和性格來打造紫藤的。而紫藤有知,寓理於形。它又以自己的堅毅頑強和獨特個性,來見證歷史,折射出丁汝昌不屈不撓、剛正不阿的一生…… 在丁汝昌複雜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中,歷經坎坷,迭遭不幸,他都選擇了「寧肯站著死,不肯跪著生」的獨立和堅強。 尤其在中日甲午海戰中,他身為北洋水師提督,面對著軍力強於自己的日本侵略者,他無所畏懼;當腐敗的清政府一面向他下達著相互矛盾的命令,一面加給他種種罪名,要將他革職、問罪、查辦,頑固派也乘機對他大加誣陷、攻擊時,他仍忍辱負重,以民族大義為重,帶領官兵奮起抵抗日軍,給了侵略者以沉重打擊。狡猾的敵人軟硬兼施,又在除夕這天給他送來勸降書。丁汝昌絲毫不為所動,以「吾身已許國」自勵,決心跟敵人血戰到底,並將勸降書上交李鴻章,以明心跡。最後,在陸路炮台相繼失守,劉公島已經孤立無援,一些貪生怕死的將領紛紛脫逃、投降,即將覆滅的北洋艦隊遭清廷拋棄的情況下,丁汝昌仍然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在絕望中以身殉國…… 丁汝昌最後就是在這小院中吞鴉片自殺的。他死後,腐敗的清廷不但不嘉獎這位忠義愛國之士,還降旨籍沒其家產,不准下葬。刑部又用三道銅箍捆鎖丁汝昌的棺材,並將棺帶箍遍塗黑漆,以昭示棺主為戴罪之人……這一切,丁汝昌親手栽下的這株紫藤是看得清楚的。但它不言不語,只知年年開花如故。它分明是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揭示那段悲壯的歷史,展現英雄的碧血丹心,對腐敗的封建統治者進行無聲的控訴!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