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5 10:43:42瀏覽1314|回應2|推薦27 | |
據傳,馬家大小姐最近回國可能將與某某人訂親等云云…,在社會版面上傳的是沸沸揚揚;而馬家一貫的做法,就是對於任何傳言,一律不予回應,保持緘默,希望事情可以慢慢自動淡化;這種保護家人的做法固然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所謂的傳言並沒有消退的跡象,反倒引起更多人的揣測和興趣,於是各個媒體緊迫釘人式的跟拍和議論也都一直未見稍停;這樣一來,倒反增加了馬家大小姐許多無謂的困擾;因此,面對各方的臆測,若總是採取不回應的對策,這是否為明智之舉?至於為何會引起這種反效果,在這裡似乎可以討論一下.....
其實,就這件事的處理方式來說,和馬政府向來在面對問題時所採取的態度和做法如出一轍,讓人同感實屬不智,為何?因為往往政府在面對社會上普遍的傳言和疑慮時,愈是不加以說明,愈不澄清,就只會助長媒體和名嘴們強烈的質疑及捕風捉影,如果又加上好事者不斷的渲染,於是事情從開始變得愈來愈複雜,甚至愈攪愈亂,最後愈鬧愈大; 而馬政府往往也只有在事情已發展到迫不得已,且不可收拾的地步,才肯出來說一句場面話;這時,還有誰會再相信你呢?只因事情早已經過一陣子發酵,此刻再出來澄清,恐怕為時已晚;這是聰明處理事情的方式嗎?這豈不是那句俗話「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最佳注解嗎?其實,如果在事情發生的當下,第一時間就出來澄清,這才是「使謠言止於智者」最好的處理方式;除非此事真有什麼不可告人之秘密,才會拖拖拉拉,使得事態的發展更形惡化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馬政府常常被人垢病老是慢半拍的原因之一,遇事時不願明講,不肯溝通,總是神神秘秘的,讓人心中起疑惑;這種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只會使得民眾更加懷疑事情的真相如何?及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與能力到底為何?其結果,非但不能讓清者自清,反而弄得天下大亂;不信者,恆不信之;政府的公信力也因此受到虧損,而質疑的聲音也不曾中斷.... 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除非你在事情萌發的階段,就將該表明的都表達清楚了,否則,即使你真是貴為那清者,恐怕也無法達到自清的目的;相反的,如果你能盡快將所發生的事都攤在陽光下,減少人們心中的疑慮,此時正是依靠民眾智慧的判斷,而不是憑著傳言,就能達到其澄清的目的,這才是真正所謂的"清者自清"!而不是什麼都不說,它就會"不辯自明"??? 在台灣這個已過度政治化的地方,凡事若想要"自清"簡直就是件不可能的事;因為在意識型態掛帥的政治環境下,政客和媒體們都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定的評論標準和說詞,誰也不服誰,凡事只要經過他們的揣測,渲染,大眾就很難判定到底何者才是真實的?尤其在這曾被阿扁「謊話說了千遍,就變為真理了...」這種政治騙術重度污染過的台灣更是如此,人民已不知道到底該信誰的話了;所以,不管是政府或是政治人物若真心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和社會的安定著想,甚至為了自己的聲譽,都應該選擇在第一時間出來說明,澄清,並加以辯護;這是取信於民的積極作法,也是解除疑惑的必要手段;否則,老百姓若是整天都要面對不同的傳言,又活在一團迷霧當中,只好靠賴媒體這個第四權去獲得相關資訊,又要從不同的討論和臆測當中去判斷到底何者為是?何者為非?以及選擇到底要相信誰?這豈不是很悲哀? 因此,「保持緘默!」在今天這個世代仍算是一種美德嗎?尤其是在台灣今天這種環境,仍須抱殘守缺,採用如此消極的態度嗎?我認為它是一種既落伍又無實效的策略,除了表現出自以為是外,一點也不美;讓人看到的只不過是一味的鄉愿,逃避和不敢面對現實的勇氣;因此,它自應歸屬在一種迷思(myth)和被誤用的範疇,應徹底的被揚棄;其實,當一個公眾人物,不巧剛好又是代表政府時,既挑起了別人的好奇心和議論,卻沒有能力去制止流言的漫延,這實在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結論是: 如果當一個國家領導人及其執政團隊,仍不明白該如何以一個正確的態度來看待和維護自己執政該有的權益和有一個積極正面的做法,反而像駝鳥一樣常常把頭埋在沙堆裡,任由野心政客在那挑撥和顛覆社會的價值體系;我們老百姓又怎能期待他們常常能保護這個國家該有的尊嚴,社會所共有的價值,和民眾永遠的福祉?這也難怪時時會有人在他們面前撒野,不把他們看在眼裡;而這個國家,社會又豈能不亂?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