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八佾篇(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2018/03/24 12:52:31瀏覽1610|回應0|推薦1

炎初老師云:「多年深玩《論語》之餘,我發現自己已經離『佛法』愈來愈遠。」 中國人喜歡算命、看曆書。這無非想求得是日日平安,從而趨吉避凶。佛說偈語:「無病便是福有食便是祿善終便是壽不缺便是財忘憂便是喜。」 故可以說福與禍總是常相伴隨,因此算命、看黃曆者樂此不疲,因而常好占卜中西卦術。古人亦說:「福兮禍所伏」。此即福中有禍。反言之是:「禍兮福所倚」,此即禍中亦有福。

八佾篇(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此指祭天地之神。祭禮本對鬼神而設,古人必先認有鬼神,乃始有祭禮。但孔子平常並不認真討論鬼神之有無,只臨祭時必誠必敬,若真有鬼神在其前。先生說:「我若不親身臨祭,便只如不祭。」

又八佾篇(3-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謂但知依理行事,無意違理求媚。若得罪了上天,什麼去處也用不上你的禱告了。」

所謂畏天命」,天命在人事之外,非人事所能支配,而又不可知,故當心存敬畏。於事有所戒,斯於心有所畏。畏者,戒之至而亦慧之深。然謂敬在心,不重於具體外在之當敬者,亦其失。

人道之不可違者為義,天道之不可爭者為命。命不可知,君子惟當以義安命。凡義所不可,即以為命所不有。故不得於命,猶不失吾義。常人於智力所無可奈何處始謂之命,故必盡智力以爭。君子則一準於義,雖力有可爭,智有可圖,而義所不可,即斯謂之命。[論語新解p530-532]

孔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之為學,又豈能超乎其天之所命,如不怨不尤、如忠恕之德,耕耘仗己力,而收穫則不盡在己力,或人之為學,又豈能超乎其天之所命之義。生命無常,慧命長存。能夠坦然面對死亡,才能坦然面對人生的考驗。但我認為重點還是在於要有能「回到自己」的自覺與深層修練,即「君子求諸己」 此即這是「為己之學」。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9669316&aid=11128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