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5/01/28 12:46:29瀏覽431|回應0|推薦0 | |
傑西·史密斯(Jesse Smith)2025年1月23日
《大科技的帝國之州:矽谷尋求以技術官僚主義治理世界,簡單地說即當局想要控制死蠢馴羊之意》
技術統治,一種由科學管理社會的體系正在崛起,以矽谷為其中心,並由大型科技公司推動。像馬斯克、彼得蒂爾(Peter Thiel)和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等重要人物,都是塑造這個世界的技術專家,根據他們的願景來改變世界。
技術統治的目標是建立科學專制制度,由技術專家來做決策,並通過不斷的監控和數位技術來微觀管理社會的每個方面。技術統治體系承諾烏托邦式的存在,但實際上將導致個人自由、財產權和美國夢中向上流動的機會的喪失。
史密斯寫道,儘管技術統治主要關注能源的生產和消費,事實上,它的影響遠超這些。歷史上,許多為自己謀取利益的個人和團體將自己定位為統治者、金融家、慈善家和思想領袖,旨在將變革引向自己偏好的結果。
從古埃及的法老到18世紀末由雅各賓派(Jacobin)和拿破崙領導的法國大革命,社會的變革一直不斷,隨着一種政府形態取代另一種政府形態。
我們現在來到了另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隨着超富人群和其他人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全球對政治和經濟重建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近年來,民粹主義因激發大眾拒絕「精英」統治並開辟新道路而迅速興起。然而,如果缺乏審視,這場運動及其關鍵人物可能與他們試圖取而代之的建制派一樣危險。事實上,我們所目睹的並非最真實意義上的民粹主義,而是科技民粹主義,或自1920年以來所稱的技術統治。
技術統治可簡單定義為一種無個人情感、科學化的社會各方面管理方法。其主要關注點是如何生產和使用能源,但其範疇遠不止於此。
其中最好的解釋可在1937年9月的《技術專家》雜誌中找到,其中指出:「技術統治是社會工程的科學,是運用科學技術來操作整個社會機制,將商品和服務生產並分配給整個大陸的人口。這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科學、技術、工程問題的方式來完成。政治、政棍、金融或金融家、黑市或投機者將無立足之地。」
技術統治的理想具有革命性的範疇,預示着對工業、政府和法律秩序的全面重組。技術專家坦言,他們的目的是對整個社會進行社會工程,掌控所有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與分配,並清除政棍和傳統金融控制者的統治。
美國憲法也被視為過時的遺物,完全不適合作為治理和人權的基礎。
張伯倫(Edith Chamberlain)在1964年12月的《技術專家》期刊中寫道:「另一被忽視已久的問題是重建我們的政府機構,從村莊層級一直到國會。」
「這個問題無法再回避,因為國家早已超越了200年前建國先賢為其量身打造的憲法框架。它已變得像朝聖者的服裝對於太空人一樣過時且不切實際。」
技術專家對維護代議制政府並未有所掩飾。其目標是建立科學專制政權,來啟動和控制所有社會功能。技術專家與法西斯主義者、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及其他政治運動保持距離,並對其進行高度批評,但對自己這種稱為「技術國」(Technate)的極權式統治風格則並不介意。
1964年12月的《技術專家》雜誌進一步解釋道:「技術統治認為,所有涉及社會運作的決策;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與分配、研究以及治理;應由技術專業人士來做出。
「這並不意味技術專業人士應離開自己的技術職位,轉向政治、法律、商業促進、公關或道德哲學等領域。相反,意味着科學家、技術專家、工程師和技術員將繼續擔任其原有職位,而社會的決策應該轉移到他們的專業領域。」
一場對政府、經濟和社會的巨大重塑在進行中,但並非由民選代表、憲法、信條或人民意志來推動。現在,權力集中在專屬的科學家、技術專家、工程師和技術員階層手中,其中許多人恰好也領導着數十億美元的企業。
誰是技術專家?
矽谷是現代技術統治的發源地。當前,這一現象被稱為「大型科技公司」。世界經濟論壇將這種動態定義為公私合營(「PPP」)。
馬斯克、彼得蒂爾和安德森是當今最突出的科技民粹主義者。許多人相信他們是現代的正義聯盟類型的英雄,帶領世界走向新獲得的自由。他們都是特朗普2024年連任競選的主要捐助者。當選副總統萬斯與蒂爾有深厚的關係,這表明技術專家與掌控國家的距離有多近。
貝索斯、蒂姆庫克(Tim Cook)和阿特曼(Sam Altman)也是眾多與新當選特朗普政府結盟的科技大師之一。這些支持表明,目前技術專家滿意於利用政治家和政治體系,悄悄地將政府從內部轉型為完全實現的技術國,並且互相交融。
正如《技術專家》雜誌(1964年12月)所解釋的:「掌握技術資訊的人才是在現代生活功能性層面上做出真正決策的人。
「他是唯一理解該做什麼以及如何去做的人。那些假裝擁有決策權的政治家和金融操作手,若沒有技術人員的幫助,將變得無助。」
在「民主」幕後
技術專家還正確地理解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選舉和投票的假象。也許這是他們過去隱身的原因,因為他們意識到大眾尚未準備好接受這一真相。
《技術專家》1964年12月期刊指出:
「在美國,普遍認為人民投票選擇想要的政府,但這並不完全正確。從技術上來看,人民甚至不是直接投票選擇總統;投票選候選人,這些候選人再按照默契投票給指定的候選人,不同州的具體規則各不相同。此外,公眾在選擇候選人方面發言權極小;他們通常最終只能在2個由各自政治黨派機器選出的候選人之間做選擇。至於總統的政策,他們的選擇更少。一旦當選,總統並不真正有義務聽取民眾的願望,並且經常採取與競選承諾相違背的行動。」
如果沒有上述技術專家的幫助,特朗普是否會成功連任?現在他將重新擔任總統,他會更傾向於聽取人民的聲音,還是更依賴來自矽谷的富有投資者?
為何技術統治如今崛起?所謂的「黃金時代」實際上是全天候監控的幌子。
「如果這個大陸上的人類要在價格體系崩潰中生存下來,技術統治必須付諸實踐。」
~《技術統治簡明術語》,技術統治公司,1939年
技術統治長期以來遭到傳統權力的抵制,並最初僅為北美大陸所構思。如今,技術統治如同傳說中的鳳凰般從灰燼中重生,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相信這主要是因為即將來臨的經濟崩潰。
基於債務的法定貨幣體系已接近其生命週期的末端,央行體系在尋找新的方式來維持對貨幣體系的控制。他們與技術專家聯手,這些技術專家正確預測了該體系將崩潰(儘管由於操控手段的作用,崩潰尚未發生)。
透過採用技術統治,銀行家不僅能保住對貨幣體系的控制權,還能鞏固對所有產業、自然資源、政府、機構和人民的統治。
希望現在所有的線索都開始連接起來,讓看清楚這一切最終會朝哪個方向發展。技術統治的崛起對全人類構成威脅。技術專家承諾烏托邦式的生活,在那裏,豐富是常態,工作是可選的,甚至是完全不必要的。
這些自封的領導者認為自己最清楚如何管理世界的資源和人民。為了實現這些宏大的目標,社會結構必須經歷劇變,其中包括重新定義工作和工資。以下摘自《技術統治學習課程》的段落,提供了這一切所涉及的詳細概述。
若要保持生產穩定且維持在高水準,以提供高標準的生活水平,那麼必須確保消費與生產保持相等,並設計分配系統以達成此目標。這個分配系統必須完成以下幾項任務:
1)持續24小時登記總的能源轉換,將決定
(A)大陸植物建設與維護所需的能源可用性,以及
(B)在平衡負荷期間,所有可消費商品和服務的實體財富可用量,供整體人口消費。
2)通過登記轉換和消耗的能源,實現平衡負荷。
3)提供持續24小時的生產與消費庫存清單。
4)提供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具體登記,包括其類型、種類、產地以及使用地點。
5)提供每個人消費的具體登記,並包括該個人的紀錄和描述。
6)允許公民在消費個人份額(大陸的實體財富)時擁有最廣泛的選擇權。
7)將商品和服務分配給每位居民。
簡而言之,技術統治的目標是通過不間斷的監控,對你所做的、所生產的和所消費的一切進行微觀管理。這在早期技術專家提出的粗糙紙本方法下技術上是不可行的。然而,隨着數位技術的發展,如生物識別、大數據、空間情報、數位貨幣、AI和5G,這已變得可行。
在技術國中,將不再有自由市場經濟,普通人無法通過創業或從事賺錢的職業道路來獲取財富。相反,技術專家承諾人人將通過發行能源證書來獲得整體財富的一部份。
《技術統治學習課程》(第230頁)指出:
「在豐富的技術管理體系下,只有一種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採用能源證書制度...」
「這些證書只是印有特定內容的紙張。它會個別發放給整個人口中的每位成年人。發給個人的證書可以看作同時具備銀行支票和旅行支票的某些特性。」
「它像銀行支票一樣,沒有面額。只有在使用時才會顯示其面額。它像旅行支票一樣,擁有某種便於識別的方式,如對簽、照片或其他類似裝置,以便確立由發證人識別的身份,同時保持對任何其他人完全無用。」
今天,能源證書可能以普遍基本收入/高收入支付的形式出現,這些支付可能會以央行數位貨幣(CBDC)或其他形式的數位貨幣發放。企業交易可能通過碳信用進行。
無論金融轉移的機制如何,個人將完全依賴於技術國,並且所做的一切都需要數位身份識別。
美國的向上流動夢想已走向滅絕,在技術統治體制下將遭遇毀滅性一擊。相反,合規性和能源使用將決定你的繁榮水平。財產權也將消失,因為計劃是將住房革命化為高效能的能源單位,種類少且生產商稀少。
這可能會在今天發生,通過經濟危機摧毀個人財富以及大規模打印適合技術統治時代的3D房屋來實現。
如同所設想的那樣,技術統治與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或社會主義並無區別。它只是一些認為自己比我們更聰明的人的另一種權力掠奪,承諾的烏托邦將永遠無法實現。
對全球人民來說,了解發生的事態後果至關重要,不能被那些披着羊皮的狼所欺騙,宣稱人類的新黃金時代即將來臨。
問題是,黃金時代會是為了誰而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