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共陰魂不知不覺纏上你
2024/12/08 17:28:53瀏覽247|回應0|推薦0

卡羅克洛(Carlo J.V. Caro)2024年12月5日
《搵笨中共全球數位:同你搭膊頭就係要滲透你之嘛》
中共國透過物聯網標準化進行的網路間諜行為
中共國對農業物聯網(IoT)網絡的滲透,代表了其全球科技戰略中關鍵但尚未深入探討的層面。透過華為和阿里雲等關鍵企業,北京將物聯網技術嵌入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的農業系統中。
這些舉措通常視為發展夥伴關係,旨在改善食品生產和供應鏈韌性,同時也使得大量的農業和環境數據得以收集,並帶來深遠的戰略和地緣政治影響。
農業物聯網系統正革新農業實踐,通過收集有關土壤濕度、營養水平、天氣狀況、害蟲侵擾、灌溉模式、作物生長速率和物流流動等變數的實時高解析度數據。華為和阿里巴巴等中共國公司在這一技術進步的前沿,設計支持精準農業的平台,通過整合先進的感測器、雲計算和AI來優化農場管理。
在肯尼亞,華為積極與當地合作夥伴以及肯尼亞農業與牲畜研究機構合作,實施智慧農業解決方案,旨在提高農業生產力和可持續性。通過部署監測關鍵農業參數的物聯網感測器,並將這些數據傳輸至雲平台,由AI算法提供可行見解,農民報告稱作物產量有所提高。這些舉措不僅提升當地的農業生產力,也強化了中共國在該地區農業領域的影響力。
類似地,在2020年,馬來西亞政府與阿里雲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以推進其智慧農業議程,反映了其致力於利用數位技術進行農業轉型。
例如,在2019年,大馬農業科技公司《Regaltech》與阿里雲合作,開發了一個針對榴梿種植園的智慧農業平台。該平台利用阿里的ET農業大腦,是由AI驅動的平臺,能分析大量的農業數據,物聯網設備和無人機則監控作物健康,優化資源使用,並自動化農業過程。這些系統顯示出在提高產量質量和一致性方面的可喜成果,同時通過自動化降低勞動成本。
這些數據匯總的戰略意涵深遠。在阿根廷--中共國大豆的主要供應國;物聯網系統提供對大豆和玉米等重要商品生產的詳細見解。
2022年,阿根廷向中共國出口480萬公噸大豆,主要用於中共國日益增長的畜牧業作為飼料。通過分析作物產量、氣候條件和供應鏈動態的長期數據,中共國企業能夠測農業產出,識別乾旱或害蟲爆發的脆弱性,並精確策劃進口策略。這些見解不僅有助於經濟決策,還使北京在與重要夥伴的貿易談判中擁有籌碼。
這些數據的地緣政治效用引人注目。例如,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監控由於乾旱而導致的主要農作物產量下降的物聯網系統,可能使中共國在市場中斷發生之前確保進口。2022年,中共國的農業機械市場價值超過240億美元,並向非洲國家出口了大量集成物聯網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依賴中共國的雲基礎設施。
這些系統雖然推廣為發展工具,但卻創造了依賴關係從而加強了中共國的影響力。數據訪問權限,通常由不透明的協議所管控,使北京能夠在這些採用相關技術的國家中保持戰略優勢,尤其是在涉及氣候衝擊或食品危機的情況下。

此外,農業物聯網數據可能被武器化以操控貿易動態。一個相關的案例是哈薩克斯坦,在那裏中共國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資整合了物聯網系統,用於監控小麥和大豆等主要農作物。
通過精確的產量數據,北京能夠預測短缺或過剩,從而談判有利的貿易條件,並相應調整進口策略。歷史上的類似情形,如2020年中共國因外交緊張對澳洲大麥和葡萄酒徵收關稅,突顯出中共國願意利用貿易關係來達成其地緣政治目標。儘管這些行為並未涉及物聯網,但它強調了一種利用經濟依賴關係作為影響手段的模式。
在中共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CPEC)下,巴基斯坦的情況提供了另一個具有啟示性的例子。中共國引入先進的灌溉系統和基於物聯網的作物管理技術,旨在現代化巴基斯坦的農業。
儘管數據共享協議尚不清楚,物聯網系統的整合讓中共國得以掌握小麥和棉花的生產趨勢,並能夠提前調整進口或提出符合其更廣泛地緣政治目標的政策建議。
同樣,在老撾和柬埔寨,中共國的物聯網技術嵌入農業系統,引發對數據主權的擔憂。這些系統可能使北京識別出食品安全漏洞,從而影響國內政策並加強對中共國基礎設施的經濟依賴。
中共國推動全球物聯網標準化的努力,例如《中共國標準2035》,是其在技術和數據治理方面的核心雄心。通過將自有的物聯網協議嵌入國際框架,北京確保其技術對全球物聯網網絡保持不可或缺的地位。華為和中興在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出口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在拉丁美洲,華為的智慧農業平台獲得了相當大的關注。
中共國開發的加密技術的整合,確保了與國內平台的兼容性,鞏固了中共國對這些生態系統的控制,並增強了其收集和處理戰略數據的能力。
這種影響力延伸至信息流的控制。在中共國的《數據安全法》下,企業必須在特定條件下向國家機構分享數據,增加北京有可能訪問依賴中共國技術的地區的敏感信息的風險。將物聯網農業數據與貿易及基礎設施情報交叉比對,可能會產生關於合作國的全面、多層次情報。儘管目前尚未有具體證據證明物聯網數據被系統性地利用,但這些能力與中共國基於數據驅動的全球影響力擴展策略相符。
農業物聯網所帶來的網絡安全風險也值得關注。2021年對巴西JBS食品公司的網絡攻擊,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數週,凸顯數位化農業系統所固有的脆弱性。如果中共國公司建立的物聯網網絡同樣成為攻擊目標,恢復工作可能會因北京對關鍵數據的潛在控制而受到阻礙,從而使減災和政策應對變得更加複雜。這些情境突顯了物聯網技術的雙重用途,即既是發展工具,也是戰略槓桿。
儘管農業物聯網在中共國數位戰略中日益重要,但這一議題仍處於未充份探討的階段。分析師和政策制定者通常將焦點集中在電信和AI等領域,而忽視了與糧食安全、氣候脆弱性和地緣政治穩定的交集。
例如,美國農業部(USDA)2021年關於農業創新的報告就未能涉及外國控制的物聯網系統所帶來的戰略風險。與此同時,華為持續擴展在拉丁美洲的業務,將物聯網技術嵌入這一在全球農業出口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地區。
先進生物識別監控與行為數據剝削
作為其在農業領域網絡間諜活動的補充,中共國在生物識別監控與行為數據剝削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這是其全球數字戰略的關鍵軸心,將技術創新與更廣泛的地緣政治野心緊密交織。由國有企業如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以及AI領域的先驅如商湯科技和旷視科技領銜的技術發展已遠超傳統的臉部識別技術。
像步態識別、語音識別和情緒檢測系統等創新技術,使得行為監控達到前所未有的精細程度,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將監控能力提升到全新的層次。
到2023年,中共國企業將生物識別監控系統出口到非洲、南亞、拉丁美洲和東歐超過80個國家。例如,位於肯尼亞的「安全城市」計劃,約有1800個海康威視監控攝像頭與內羅畢市的集中警察監控網絡相結合,突顯中共國在該地區的深度參與。

類似地,在巴基斯坦拉合爾,華為的監控基礎設施將生物識別數據與城市管理系統融合,並在中巴經濟走廊的框架下運行。除了硬體設施,這些項目還包括中共國企業植入的專有軟體生態系統和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進一步鞏固了對數據管道的控制,並加劇了對中共國管理平台的依賴。
這些系統的影響遠不止表面監控。在津巴布韋,據報導,配備AI分析的中共國監控攝像頭已被用來對政治異議份子進行檔案管理。在塞爾維亞,由中共國開發的「安全城市」系統引發爭議,當當地政府使用臉部識別技術追蹤反政府抗議者時。這些部署通常伴隨著不透明的許可協議、以債務融資的安裝和廣泛的服務合同,從而創造了長期的技術和財務依賴關係。
中共國的生物識別監控技術已達到先前被認為僅存在於理論中的精確度。例如,全球領先的步態識別公司《Watrix》聲稱其系統能夠在超過50米的距離內識別個體,精確度達96%,即使在擁擠的環境中或面部遮掩的情況下也能有效識別。
這類技術已在敏感地區如新疆投入使用,當地政府利用這些技術監控維吾爾族人口,並標註「異常行為」。同時,在上海,醫院也開始使用步態識別系統來限制未經授權的進入,突顯該技術在安全和民用領域的多樣性應用。
情緒識別,作為中共國AI的另一個前沿技術,進一步擴展了監控工具的深度。通過分析微表情、語調變化和生理信號,這些系統能夠推測情緒狀態,應用範圍從教育到執法不等。例如,在杭州的智能學校計劃中,據報導,攝像頭監控學生的情緒,從而優化課堂管理--這一做法引發有關隱私和心理健康的倫理關切。
在新疆,類似的系統被指用於在審訊過程中評估被拘留者的壓力水平。這些工具服務於中共國更廣泛的「維穩」策略,將監控技術嵌入日常生活,以確保社會控制。
在國內,生物識別監控是中共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該體系將大數據分析與行為監控相結合,以規範個人和企業的行為。在深圳等城市,臉部識別攝像頭用於識別闖紅燈者,並公開顯示其圖像以羞辱違規者。有些系統進一步加強,會向違規者發送短信,並將處罰與他們的社交帳號掛鉤。儘管該系統的一些廣泛主張;如限制教育或醫療服務的獲取仍存在爭議,但其已記錄的影響包括旅行限制。
到2018年,數百萬社會信用分數低的公民被禁止購買航空和高鐵票,這顯示出該系統如何通過限制獲取來強制執行合規。
在國際上,中共國監控技術的出口帶來了深遠的風險,尤其是對於那些監管框架薄弱的國家。這些國家實際上不僅是引進硬體設備,還引入一種有助於威權主義做法的治理模式。
在烏干達,華為價值1.26億美元的閉路電視系統,名義上是為了預防坎帕拉的犯罪,卻因其被用來監控反對派人物而受到批評。在埃塞俄比亞,濫用指控進一步加劇,並且有報導指出,與中共國建設的基礎設施(如非洲聯盟總部)相關的數據洩露事件。這些例子凸顯了技術依賴和政治剝削的雙重脆弱性。
中共國標準融入新興市場治理基礎設施,代表了北京影響力的戰略性鞏固。這些系統通常伴隨着不透明的協議、專有的協議規範和維護要求,將採用者與中共國企業綁定,將監控嵌入公共行政的運作結構中。
除了運營功能外,這些出口技術還使侵入性做法變得常態化,削弱了民主規範並助長了恐懼氛圍。對於缺乏嚴格保障的國家而言,這種對公民自由的侵蝕不僅壓制了反對聲音,還破壞了國家主權,創造了一種治理模式,這種模式更接近威權主義原則,而非民主理想。
策略整合與全球影響
中共國將網絡間諜活動與農業物聯網系統相結合,以及全球出口先進的生物識別監控系統,這不僅是對技術進步的追求--更是通過數位手段刻意重塑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努力。通過將其技術嵌入新興經濟體的關鍵基礎設施,北京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訪問權限,進而掌握大量數據集,這些數據同時服務於經濟與政治的目標。
其中一個新興的情境是,這些數據集可能交匯於政治動盪時對糧食援助決策的影響。農業物聯網系統可以識別出面臨饑荒風險的地區,而生物識別數據檔案則能評估當地居民的情緒,從而衡量異議或順從的程度。通過將援助分配與行為趨勢對接,中共國可以選擇性地穩定或破壞某些地區,進一步推進其戰略目標,並加深對其技術與經濟基礎設施的依賴。
透過專有標準和AI驅動的洞察,中共國將全球依賴性嵌入其中,不僅減少合作國的自主權,還強化了北京塑造國際規範的能力。這種數據驅動的方法在新時代的地緣政治權力格局中鞏固中共國的影響力,並定義由數位依賴所主導的全球格局。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7ab68df&aid=18147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