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24 22:05:15瀏覽27|回應0|推薦0 | |
CNN打臉川普:台灣沒偷晶片業 曝台積電「3成功關鍵」難複製TVBS新聞網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受訪時,砲轟台灣「偷走晶片業」,然而產業專家告訴《CNN》,台灣絕非偷竊,而是透過遠見、努力和投資逐步壯大半導體業,並讚揚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開創「晶圓代工」先河,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 川普日前接受《彭博商業周刊》採訪時,重申了他去年提出的言論,即台灣從美國手中「偷走晶片業」,並稱美國不該讓這種事發生。但事實並非如此。《CNN》報導,產業專家表示台灣絕無偷竊,是憑藉自身努力才能坐擁晶片江山。 報導指,連台灣的學生都知道,舉世聞名的「晶片產業之父」是93歲的張忠謀(Morris Chang),他在美國工作多年後返台,1987年55歲時創辦台積電(TSMC)。當時業界領頭羊還是英特爾(Intel)、摩托羅拉(Motorola)和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張忠謀當時很清楚,台灣在研發和積體電路設計方面不具備優勢,「台灣唯一可能擁有的優勢,甚至是潛在優勢,而非明顯優勢,就是半導體製造。」於是,他決定採用在當時還是全新的模式—晶圓代工(pure-play foundry),即根據客戶提供的設計製造晶片。 正是這套嶄新的方式重塑全球電子產業格局,為台灣成為半導體領頭羊奠定基礎。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目前全球90%以上的先進晶片均由台灣生產。 《晶片戰爭:矽時代的新賽局》(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作者米勒(Christopher Miller)認為:「正因為如此,台積電可專注於製造,並且非常擅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為多個不同的客戶製造,擴大公司規模。」 米勒表示,擴大規模對於台積電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其往往產生更多收入,可用於改進晶片生產技術,並降低製造成本,使營運更有效率。 專家表示,台灣在晶片之前已在紡織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等其他行業嘗試過「合約製造」模式,不過晶片業表現尤為出色。台積電前研發總監楊光磊分析:「一流工程師、相對較低的勞動力成本、較長的工時,提高了生產力。這些因素幾乎無法複製。」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川普當選總統對台灣意味著什麼,但楊光磊認為,晶片公司應建立互惠互利關係。目前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3座工廠,但由於不同的勞動法和工作文化等原因,使其在量產上面臨阻力。楊光磊說:「台積電得找到一種方法,建立適合廠區在地的製造文化,台積電才能真正成為全球化公司。」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