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德台夫妻2005年帶著女兒江悅彤駕帆船航遊世界一圈,引發網路熱議,當年出生沒多久的江悅彤今年已13歲,靠岸前沒上過一天學,在海上度過童年,透過自學方式,整個世界就是她的教室。
這家人2013年定居德國,江悅彤十歲首度上學全拿A,通曉中、英、德、法、西五國語言。
●生活一成不變 德國爸爸憂鬱
江悅彤的媽媽葉麗萍是台灣人,嫁給德國籍丈夫後,在台開補習班,但丈夫得了憂鬱症,病因是「一成不變的生活」,於是全家買艘二手帆船行遍世界,八年來住在帆船上,悅彤也開啟八年海上自學。葉麗萍在聯合文學出版的新書「大海上的反派媽媽」裡談她的教養心得。
●8年海上自學 生活處處是教材
「幼兒園和小學,應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多做少寫。」為證實空氣的存在,葉麗萍教女兒用乒乓球做降落傘;記錄月亮東升的時間和形狀,用手電筒製造日月蝕。學英語時,把詞做成尋寶卡,或在卡片上放迴紋針,用磁鐵釣「魚」卡。
2013年,全家決定搬回陸地居住。葉麗萍說,當時沒考慮台灣,是因台灣過度重視成績,教育被考試綁架。她回憶,自己從小就一直背跟考,「讀到台大畢業,都不知自己要什麼」;而德國上課時間只有半天,可以讓悅彤學自己想學的。
●台灣媽媽:知識該自行覓食
葉麗萍建議,如果父母都上班,「部分自學」是較可行的方式。補習班、安親班很像養雞場,把知識捏成飼料餵養孩子,「教孩子自行覓食較好」。小學的課程不難,父母忙碌之餘,仍可指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方式,「小學是培養孩子自發學習的好時機。」
自學九年來,葉麗萍「量身定做」教悅彤,悅彤有興趣的就多講一點,沒興趣的講到基本的就可以。她舉例,悅彤對於天文學很有興趣,她就上教育網站找資料給女兒看。此外,悅彤本來不喜歡數學,但因想當天文學家,就會學好數學。
葉麗萍說,父母逼孩子念書,孩子學得痛苦,「你逼他走一步,他就走一小步,但如果他自己有興趣,就會用跳的過去。」江悅彤四歲學英文,八歲看英文小說,語言能力強,學校老師特別開放讓她小六學兩個第二外語,分別是西語和法語。
葉麗萍說,德國小學選修課程的目的在於引發學習興趣,以中文課為例,學生半年只要學會兩個詞語就算成功。中學幾乎沒有考試,重視課堂表現。此外,台灣小學老師像警察,德國小學老師像藝人,家長要求老師上課要讓孩子感受到樂趣,最好所有學習都能在課堂上結束,別出功課。
●「有男友嗎?」 她反問:為何不是交女友
當記者趁媽媽葉麗萍上化妝室時,問眼前這個美麗的德台混血小女孩:「有沒有交男朋友?」江悅彤先搖搖頭說:沒有。過了5秒,她反問我,「為什麼不是交女朋友?」
悅彤高度成熟,落落大方,面對記者的問題,她侃侃而談,甚至提出反問或質疑。就像她媽媽葉麗萍說的,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在我們家,孩子可以質疑每一件事」。
江悅彤說,當她跟在台灣的11歲表弟和9歲表妺聊天時,都只是聊日常生活的事。那跟德國同學都聊什麼?她說,有時會討論世界上的大事,最近在關心多元成家和性別議題。但她也不太喜歡班上某些「不太成熟」的德國同學,只在乎照片幾個人按讚。
13歲的江悅彤,雖身處德國,但她從小就把注意力放在世界。她喜歡上一個全世界青少年使用的社交App,有8萬多個成員,年齡層為10至22歲。江悅彤說,她兩個最好的朋友,來自菲律賓和新加坡。
這個App以群組聊天為主,若要當幹部,必須「考」進去,幹部才能發表和回應,一般人只能閱讀。悅彤曾試圖加入寫作族、性別族和評論族,但卻沒「考」過,「我還會繼續試,因為我會愈來愈好。」
最後,她「考」進了「心理救助」族,幫別人解決心理問題。她收到的問題五花八門,有問功課不好怎麼辦的,也有問朋友有自殺傾向該如何協助的。作為族幹部,她還要安排活動和頒獎,獎項通常是詩或圖畫,因此她也花很多時間寫詩、畫圖。
江悅彤說,她曾成功救過一個想要自殺的「魯蛇」,輔導好幾個月,最後對方找到了成就感,也成為族群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