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殺後的真相 大公開
2012/10/13 09:06:24瀏覽221|回應0|推薦0

 

自殺後的真相 大公開

 

 

 

 

我們可由下面的記載瞭解到自殺即便成功了,決不是解脫,而是另一更大苦難的開始。

 

以下節錄《自殺以後的真相》一書,將之分為四類: 

 

(一)、靈魂昏迷  據西國靈學研究會報告,靈魂最初離肉體的時候,因受死亡的打擊,智能較生前退減,心力亦較生前薄弱,但不久回復。至於自殺的人,情形大不相同,因受了死時劇烈慘苦的震盪,迷離昏暗,心靈極不分明,經久猶難恢復。只看每屆靈感會,死者之靈,憑仲介人與生人談話時,往往突現顛倒迷失之象;蓋因死時的顛倒狀況,突然現於鬼靈心中致然。據西人言,此為常有之事,自然死的人尚且如此,自殺而死的,可想而知了。

 

(二)、醜態常留  既然臨終一念,影響於死後絕大。所以臨死快樂。死後依然快樂,臨死悲哀,死後依然悲哀。不但哀樂如此,就是臨死時的狀態,死後亦得常常現起。《每見斷頭鬼、縊死鬼等,實則就是臨死時狀態的實現。醜態常留,可惡孰甚!茲舉西國一例如左:

 

羅易班侶致弗拉曼令函中雲:(見《死及其奧妙》一書)「一天夜間,我別了友人徐鵬,猶往大咖啡店小坐,因此回家已遲。但覺身體輕健,天君(即心也)泰然。時將夜半,遂即登榻。豈知睡不好久,驟被惡夢驚覺。忽見我友徐鵬,頭破血淋的立在床前,向我言別。我頓被他嚇醒,即時坐起,但是那血淋淋的徐鵬,依然歷歷在目。待至天明七時許出門,預備探個消息,恰恰彼方也有人來,報告徐鵬之死。因知他就在離別這一夜,從樓躍下,震碎腦殼而死!」

 

(三)、自殺時的痛苦死後恒現

 

1)、上海法藏寺興慈老法師,親口告我道:「天臺山中方廣寺(即興慈法師所主持者)有二僧,先為同參道友。後一僧,為了事故,墮石樑橋面死。有一天,彼僧正入定間,見已死之僧,忽然現前。恍惚間隨之而出,行至石樑橋畔,那已死之僧,突然間一躍而下,惟見血肉狼藉,宛轉痛苦,慘不忍睹,既而回復原狀雲:我天天受如是苦。彼僧心為感動,遽然出定。」

 

 

2)、 楊仁山 先生雲:(節錄《平等閣筆記》原文)「先德為旌德教諭的時候,有門生某,曾經遇見縊鬼,且互相談話。據縊鬼雲:枉死之鬼,無計自拔,最為慘苦,須延高僧超度,為誦經懺始得。生就應許他,為作佛事,但要他變現縊死時的狀態。鬼堅不肯允。謂變相的時候,痛苦非常,非經三五天不能回復原狀,後經生再三請求始允。惟雲我變相的時侯,非但人心全失,而且不能識人。君住床上,必須將帳門緊握,勿令我撲及,否則兩俱不利。既而變為極可怖的狀態,滿房亂撲,一若惝恍無主的樣子。撲帳門三次,不得入,乃劃然長嘯一聲,出門而去。」(寒世子謹案:能預先告知,並非失卻性靈,即是痛苦至極,以圖代替解脫,故不能再辨何許人也。臨死之苦,可知!)

 

 

(四)、死入地獄 《醒世千家詩》雲:「吳江蔣某,與人爭氣不勝,服毒自殺。後來憑在他的妻子身上向人道:我不當死而死,罰入枉死城,(地獄之變相)火床銅柱,慘苦萬狀。方知在生一日,勝死千年,勸大家寧可氣死,切莫自殺,以致後悔無及。大哭而去。」

 

 

說鈴雲:(《果報類編下卷》)「鎮江人張大,寓居揚州。康熙七年五月病死,見閻羅王。王曰:誤攝矣,汝既到此,可寄一信於陽間。命鬼卒引遊一城,匾曰枉死。見有眾鬼,拖舌尺餘,雲自縊死者也。日日列此時辰,必受上吊之苦。見有眾鬼,身腫衣濕,雲投水死者也。見有眾鬼,或無頭,或斷喉,或七孔流血,雲自刎死、服毒死者也。每至本日某時,各照生前死法,苦楚萬狀。諸鬼相謂曰:吾輩在生時,謂一死了事,不意受苦至此,悔恨無及!張大曰:此輩何時重得為人?鬼卒曰:不能矣,大凡閻羅殿前托生為人者,十分難得。(寒世子謹案: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名師難遇,佛法難聞,此之謂歟!)好個人身,不知自愛,反尋短見;在陰司負冥王一番注生之恩,在陽世負父母三年乳養之德。況一人自盡,往往結訟連年,害人不淺。故閻羅王最怒此輩,判入畜生道,不容易得人身也。看畢,來複冥王,王曰:汝回陽世,可述此勸人。大聲拍案,忽醒。」

 

 

案:(一)、不容易得人身者,《菩提長青》雜誌(2005925)引譯日本《中外日報.2004/6/19 社論》,該社論引用清朝俞正燮《癸已存稿.佛教格言》中所載兩則歷史公案,以明自殺者不易複得人身;故寧可死於他人之手,也不願被逼而自殺。

 

 

1)、東晉王朝末代皇帝恭帝司馬德文的基業,被劉裕也就是劉宋王朝的開國者武帝奪取後,將恭帝幽禁在其國都建康的秣陵宮生活。產下的男孩也再度一一被囚禁。不得不細心注意的德文與其妃子褚氏起居於一室,恐怕被下毒,除了褚氏親手作的食物外,一切皆不食用。有一天,受王妃的兄長褚叔度與褚淡之慰問的王妃才離開房間沒多久,數人闖入,勸誘德文服毒,德文抗拒說:「佛之教,自殺者不復得人身。」於是就被用布團悶死。這是劉宋永初二年(421)的事。傳說德文是「深信浮屠道」的佛教信徒。

 

2)、幾乎就在同時,關於劉裕的第四子彭城王劉義康,也有這樣的傳說。義廉無視成為是劉宋王朝第三代的兄長文帝,向其誇耀權勢,元嘉二十八年(451)正月,文帝的使者攜藥而來,賜死義康。但是,義康拒不飲藥表示:「佛之教,自殺者無法二度轉世為人,如何善後悉聽尊便。」終於被用布團悶死。

 

 

案:(二)、後延伸閱讀中介紹您看的《地獄變相圖》VCD,是很精彩的,而佛經當中述及地獄之名稱及受苦的相狀,即如佛教徒耳熟能詳的《地藏經》,又《正法念處經》中的《地獄品》、《餓鬼品》、《畜生品》等更詳述其因果差別,欲詳研者,可請來一閱即可知之。

 

 

又者,我們也常可於交通事故或社會新聞報導中,說某路段常發生車禍,或某地、潭常有人無故溺斃等(此等靈異事件,其實當員警、檢查官乃至葬儀社的人,常常可碰到,不能說烏虛有。)其實即為所說「討替」替死鬼。

 

 

《自殺是災難的開始》二七頁中,將清朝 紀曉嵐 先生《閱微草堂筆記》其中一段譯為白話:有一個姓聶的人,到西山深處掃墓,將返家時,因是晝短夜長的寒天,很快就天黑了,他怕山中有老虎出沒,就拼命地趕路。後來看到山腰有一座破廟,急忙地跑進廟裏,這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於是就想在此暫住一宿。忽然聽到牆角有人說:「這裏不是人住的地方,你得趕快離開。」聶某問他為何會待在此種暗處。對方回答:「我是個吊死鬼,在此等侯替身。」聶某聽後毛骨悚然,非常害怕。後來就說:「與其冒險出去被老虎吃了,寧可被鬼害死,我就跟您共宿吧!」鬼說:「不走也行,但是陰陽不同道,你抵不住陰氣的侵襲,我也會受不了陽氣,都會不得安定;我們各占一個角落,不要互相接近就好了。」

 

 

後來聶某問鬼為什麼要找替身。鬼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希望人們自殺。像忠臣殉國、烈女殉夫,雖然是橫死,但與壽終正寢是一樣的,不必要找替身。而那些受環境逼迫到窮途末路,已無求生之路者,上天也會念其情非得已,於是量其平生善惡,讓他去投胎,也不用找替身。倘若還有一線主機,或因一點不平之事就忍受不了,或是想藉此抱累別人,就輕率地投繯自盡,違就是違背天地生辰萬物之心,所以必定會懲罰他等候替身。這種囚禁幽暗之處的時間,往往到上百年或上千年。」

 

 

聶某間鬼:「不是有誘人當替身的事情嗎?」鬼回答:「這種事情我是不忍心做的呀!凡是上吊的人,如果是為了保全節義而死的,靈魂就從頭頂上升,死亡過程特別快。若是因忿怒嫉妒而死的,會從心臟以下出去,死亡過程會比較慢。在尚未斷氣那一刻,所有氣脈倒流,肌膚像要裂開一般,痛得有如刀割,胸膈腸胃中像烈火燒烤,難以忍受。經過了十幾刻鐘,靈魂才脫離肉體。想到這種劇苦,當我看到有人要上吊時,便會立刻阻止,怎忍心誘人來當替身呢?」聶某就對他說:「您存有這種善念,一定會生天的。」鬼說:「這個我不敢妄想,惟願一心念佛懺悔宿業罷了!」不久,天快亮了,再問已無回音,仔細一看,鬼已不見。後來聶其每次上墳祭拜時,也都會多帶一份供品與紙錢祭拜他,同時會有旋風回繞左右。一年之後,旋風就消失了。心想,定是一念之善使他脫離鬼道了。

 

 

天無絕人之路   千萬不可自殺

 

自殺是殺自性佛

 

罪報重永無出期惡性循環

 

自殺是後悔和無止盡痛苦的開始

 

一支草 一點露  活者就有希望

 

敬請珍惜你的生命

 

 

南摩藥師琉璃光如來

 

念藥師佛聖號 .

 

諸惡鬼遠離 可斷絕自殺念頭

 

消除憂鬱症等精神疾病,

 

 

回到健康正常的生活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