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專一山之歡,擅一溪之美
2016/03/18 10:35:21瀏覽140|回應0|推薦7

專一山之歡,擅一溪之美

 

<台灣山野樂活協會>2016.03.13辦理「牡丹→石笋古道→燦光寮古道→草山戰備道→金瓜石健行」活動,一大票年輕山友參與,熱情有勁,紛於臉書上分享。百岳老查深有所感,特為文抒發!

古厝質樸,山客high翻!江山有聖跡,我輩復登臨。「慢慢走,請注意欣賞,完全融入!」這是<山野樂活>的登山守則,「當我年輕的時候,急急爬到山頂上,就像參加賽跑的馬,帶著眼罩拼命往前跑,除了終點的白線之外,什麼都看不見。」相信這不是「山野樂活」伙伴所需要的。一趟知性之旅,入山聞鳥音,溪聲呢喃,山色清淨,「視而不見」何其損失?

快樂是我們登山人早就決定的東西,登山的智慧可以被寫成書、編成故事,但愛山的你不能簡單地照本宣科,將別人的登山智慧融入自己的登山活動中,也唯有走過許多山,看過一些場面,才會也才能有一些領悟,而經歷了這些山事,你才能看清山的真面目而悟出慢活、樂活的道理。

登山時,看見自己比別人幸福,這是啟示;下山後,使自己的幸福感更加堅定,這是真味。專一丘之歡,擅一壑之美,白雲迷陰崗,山水有清音,非有智者何能專之、享之?《論語》裡記載孔子和子路、曾皙(曾參之父,名「點」)、冉有及公西華等四弟子侍坐,孔子要他們各言其志,以觀其器能。其他三人都大談一些政治抱負如何如何,只有曾皙不談政治抱負,他所嚮往的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聽了之後,很感嘆的說:「吾與點也!」意思是:在春天裡著季節服裝與二十以上冠者五六人,十九以下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之上,風涼於舞雩之下,歌詠先王之道,而歸夫子之門也。孔子為什麼這麼讚嘆曾點呢?因為曾點他的視野在官場之外,跟一些有智慧的年輕人玩賞於山水之間,在涼風下歌舞著並吟謳先王之道等詩歌,如此「善其獨知時,而不求爲政也!」之心胸,幾人能有?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宋.程顥」,一年四季裡,萬物與人類都有一樣的好興致與好感受,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因此不管什麼時節都是登山旅遊的好時機,不同季節有不同季節的美與情懷,懂得生命是一條美美的蜿蜒之河,人與萬物共活在這天地之間,共存共榮,相依相惜,故將腳步走遠、將眼光拉高、將心胸擴大,不執著於事事物物,不受生活的片片面面所框架,敞開心胸,欣賞萬物,讓美在心中駐紮,閒時觀山游野景,悶來瀟灑抱琴彈,問君那得清心如許?因為有「心與境融會」之活水源源而來!

  ~ 百岳老查 2016.03.18

 

附 記:

1.這是2016.03.16<台灣山野樂活協會>吳炎法嚮導所PO出之照片。

2.吳嚮導並在照片上題說:「感謝上禮拜天山友為我們帶來好天氣,古厝與古道有太多故事可以講,期待我們下半年的石笋古道。六期(按:指<台灣山野樂活協會>自辦之嚮導訓練期別)的表現太優秀了,Julie不時的跟山友哈啦串門子,阿芳適時的教山友調整背包,瓦旦時時幫大家介紹週邊好玩、好看的東西,還有感謝資深前輩賴姐、黃醫師與精神領袖志安大哥,當然還有最好的夥伴漢漢,山友們可別忘了多多參加樂活的活動。」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5048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