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妻訣別書」和「告老婆書」 刺痛人心
2015/07/20 08:44:16瀏覽263|回應0|推薦2

「與妻訣別書」和「告老婆書」 刺痛人心

 

中國廣州維權人士徐琳,在七月中旬寫了封「告老婆書」,引發諸多議論,蔡英文也在其臉書上引用該文說:看到這封信,讓人有很深的感觸;她說必須記得這段歷史,時常自我警惕,不能容許任何形式的國家暴力再發生,未來更應該全力實現轉型正義,讓台灣成為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人權國度。

徐琳的告老婆書寫道:「如果我被判刑,或被關一年都沒判刑,或失蹤一年,你就辦理離婚吧,我隨後會把離婚協議書寄給你(如果來得及寄出的話)。你保重,養育好我們的孩子,要他把我創作的那幾首歌都學會,就此。」看了令人心酸,真有點時空上的錯亂。不由得讓人想起19113月底,在中國也出現了一篇林覺民寫在白手帕上的「與妻訣別書」革命家書(此書在他被捕就義後,才由友人轉寄至家中)。兩相對照,發現一個「國家」竟然要其國民拋妻別子去「革命救國」?孰令致之?何以如此壯烈?

這種革命家書充滿著感傷的力量,也道盡了身為一位有血有淚、為國為民的革命戰士,其「慷慨赴戰」的內心世界是如何悽楚、激動,字裡行間處處流露出革命者豁達的生死觀和化小愛為大愛的幸福觀,情真意切,催人熱淚!25歲的林覺民在黃花崗之役前3天夜晚,寫了這封給妻的訣別信,329日參與了170多位「革命志士」突襲兩廣總督府行動,或戰死或被捕處死,這是「建國」時的血淚,有其不得不然歷史因素。但是,今日在中國仍然如「與妻訣別書」中所說的一樣:「遍地腥羶,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因此發出「吾愛汝至,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之吶喊與控訴,希望藉之喚起大眾對「國是」的情感認知與理性的批判,使這類悲歡離合、血淚交織的時代悲劇,不要一再發生。

近日中外媒體均報導,中國政府自710日凌晨開始,無預警且大規模的逮捕中國維權律師似乎已有百多人被抓,在中國當局眼中,這些維權律師們是不折不扣的「麻煩製造者」,更是維權式的「滋事者」,長期在為中國人民的基本權利奔走,甚至連政治敏感案件都不迴避,為異議者發聲即使被捕入獄亦在所不惜,正如鄒容在1903年所寫的《革命軍》一文,用最高昂的革命激情,把長期壓抑在民間對政府的不滿,無所顧忌的呼喊出來,且高調的「勸動天下造反」,猶如一聲春雷,把政府最不堪、最醜陋、最無能的片片面面炸開來,一一攤在國人眼前,此舉為政府所不容而遭逮,1905年死在獄中,年僅20歲。

一曲驪歌兩行淚,不知何地更逢君?自古以還,革命者的愛情是悲壯的,革命者的道路是孤寂的,夫妻間直到離別之時方知愛有多深,烈士這一拋妻別子的「應戰」,如蛾撲火不顧身、焦頭爛額為何忙?嗚呼,徐琳與林覺民者流對愛情與愛國竟是如此矛盾、如此教人迷亂,應不無感嘆吧!

                            百岳老查 2015.07.20

 

附 記 :本篇亦於2015.07.20.自由時報《自由開講》中刊出。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2622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