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宇宙大覺者,別再惹塵埃了!
2015/03/09 09:36:53瀏覽299|回應0|推薦0

宇宙大覺者,別再惹塵埃了!

  

「宇宙大覺者」這詞一出現,真是跌破眾多佛信者之眼鏡,不知何所指?是佛陀、是菩薩、是阿羅漢、是新造的「神祇」?恐怕都不是?那又是什麼呢?百岳老查雖然研讀佛經多年,雖然連經義的皮毛都沾不上,更遑論高深的佛理?但對這個「宇宙大覺者」倒是有點興趣,因此就順著這個佛經上的脈絡去梳耙一番。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佛法眾生平等的本義,你和佛並無差別,差的只是你還不能覺不知覺不會覺而已大乘義章二十末:「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道言自覺,簡異凡夫,云言覺他。明異二乘,覺行窮滿,彰異菩薩,是故獨此偏名佛矣。」能自覺、能覺起朗然大悟者,就是菩薩就是佛,至於一般凡夫俗子大都是無法覺行窮滿的不知不覺者因此,覺,是不迷信不迷路不迷戀的根本所在,能覺就生智慧,有智慧就能正覺就有可能覺行窮滿而名為佛

《華嚴經》:「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既然每一眾生都具有「如來智慧」,為何你還如此茫然如此懵懂如此無措?因為你的「覺性」(佛性)尚未被打開,因為你還不是一個覺悟之人,所以你還在眾生」之列。佛陀為什麼被稱為「覺者」,因為他已臻自覺圓滿、覺他圓滿、覺化圓滿的「覺行窮滿」境界,已達究竟的最高峰,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令有緣眾生皆能同發菩提心、同登聖境、同證聖果,為後世眾生開出一條如法修行的道路。

也有經論說:「究竟透徹宇宙人生的真理」者,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人,而這種人就被稱為「覺者」。但絕不是「大覺者」,在「覺者」之前加個大字,是不是代表等級之分境界之別吾人不得而知,唯有等上人之開釋,方有豁然開朗之可能?「佛」的意譯就是「覺者」,就是覺悟真理的聖者。這當中無所謂的大小、高低等差別,在如來「十號」(十種名稱)中:「應供(「應供」的梵語其實正是「阿羅漢」)、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一般都習慣簡稱「佛」,並無什麼「大覺者」或「宇宙大覺者」云云,學佛者乃至一般信眾,不可不明察

《地藏經》云:「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造身、口、意業者心生貪、瞋、癡等煩惱,雖學佛拜佛念佛一世,終是自欺欺人,心不能安不能靜),反不得究竟「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就是《六祖壇經》裡說的「明心號菩薩」,明白此一理趣,心定、心淨、心明,自己就是菩薩,何須去求神、拜菩薩,甚或購買一尊「宇宙大覺者」早晚膜拜,以求心之定、淨、明?豈不緣木求魚乎?信教,求其「放心(心緒安定,沒有憂慮和牽掛)」而已矣,諸多善信大眾因為要求得心靈慰藉而有信仰上之需求或必要,只是要提醒的是「盡信不如不信」,若不慎為邪師邪友所誤,漸入岐途,跌進邪信歪道,這麻煩可大了,小則作繭自縛,大則破財亡身,就十分可惜了。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有尊標價33萬元的「宇宙大覺者」被請回家膜拜,「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怎能「見到如來」呢?如來就是法性、就是真理,就是佛陀的法身。《阿含經》說:「見法則見佛」,人居住在地球上,自有人類以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就只有釋迦牟尼一個人,正因為他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被稱為佛陀而從來不曾被稱為什麼「宇宙大覺者」?梁啟超在研究佛教時曾為文說:「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智信就是要你用智慧去信仰而不要盲從或誤信,經蕅益大師所整理過的《佛說八大人覺經》裡頭的第五多聞智慧覺」就是要我們廣學多聞,增長智慧;而第七「出家梵行覺」就是要志願出家的人,守道清白。因此,《阿含經》又說:「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慾望過熾,得寸進尺,奪取強佔,永遠無法滿足,這已悖離佛教戒律,除了增加罪惡外,還能得到什麼「無上菩提」嗎?

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這「世」就是無限時間的總和,而「界」就是無量空間的總稱,簡單的說就是「世間」,但後來也有人稱為「宇宙」,若把宇宙大加在「覺者」上,而指稱這就是佛陀,則太過褻瀆、太過冒昧,是謗佛行為,人人得「鳴鼓而攻之」心不妙悟,妄情自生妄情既生,見理不明;見理不明,是非謬亂,建請這些所謂「宇宙大覺者」們,適可而止,聖嚴法師在世時曾力倡正信」佛教,聖嚴說:「所謂正信,就是正確的信仰、正當的信誓、正軌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賴。正信的內容,應具備三個主要的條件:第一必須是永久性的,第二必須要普遍性,第三必須是必然性的。換一個方式來說,便是過去一向如此,現在到如此,未來必將如此。凡是對於一種道理或一樁事物的信仰或信賴,如果禁不起這三個條件的考驗,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個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時代的考驗,通不過環境的疏導,開不出新興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邇來,台灣佛教界裡出現些許上人中人下人高僧低僧者,弄出一些風波來,餘波蕩漾,漣漪碰撞得厲害,歸因於事業做太大,難免橫生枝節,引人詬病佛不是外在於我心的一個偶像,而是超脫一切攀緣一切形式,任心自然的一種心靈境界是以「宇宙大覺者」本來無此物,為何惹塵埃?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尤其企盼台灣佛教諸大「山頭」反躬自省,回歸佛教本性、本然、本務、本來面目,還給佛教界一個清淨、清靜空間,阿彌陀佛,善哉!        百岳老查 2015.03.09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2137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