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台北內外環界稜登山步道探勘、開闢與串聯之必要性
2014/05/27 08:36:27瀏覽313|回應0|推薦0

大台北地區之內外環界稜登山步道探勘、開闢與串聯之必要性

 

自然觀察家劉克襄先生日前撰文指出:「不知今年台北市長候選人,有無可能提出山徑的規劃政策?當一座城市被豐饒的郊山環繞時,我一直以為,都該擁有一條以上,長長的開闊山徑,橫跨市區的邊緣或核心。那山徑既安全又明亮,且視野良好,可以瞭望整座整市。」

誠哉斯言,百岳老查與另二位山友曾於20111月時,有幸能與新北市許副市長面談有關「新北市內外環界稜登山步道探勘、開闢與串聯之必要性?」當時百岳老查的構想是:「新北市幅員遼闊,與周邊縣市交界多為郊山或中級山稜脈,適合發展登山觀光旅遊事業。經登山界數十年之努力與開發,方使國內登山風氣蓬勃發展,新北市環境得力於交通方便,各登山步道均極易親近,加之市府近年來已將轄區各步道整修完畢,更有助於登山風氣之推展。據新北市官網資料顯示,區內計有81處山景據點,其中內含28條登山步道,惟此諸多景點與步道分散於各區,缺乏有效整合與串聯,難以帶動區塊帶狀發展,較難提升旅遊觀光效益,殊為可惜。其中,台北市為新北市所環抱,「雙子城」之間亦有內環稜脈相界,由之亦可發展出兩市間之另條「內環山界步道」來,此又與市政建設之「三環三線」相呼應。是以,有探勘、開發內外環市界稜脈之必要,加入濃厚之地方文化、特有生態,藉之與現有各步道、各山景充分整合與串聯,形成環狀山林界道,開全台環山市界步道串聯之先河。」許副市長是個能做事、願做事的政府官員,惟後來不知何故竟「不了了之」,殊為可惜與遺憾!

劉克襄先生說:「我們推動的不是登山活動,其實是在拉升台北的高度,不再以經濟開發為唯一導向,也不盡是強調生態環保的重要,而是以休閒品質為先,同時創造生活價值的認同。這些山徑可以包裝為台北新風貌的一部分,促發更多公民議題的關心,也帶動不同內涵的觀光旅遊。」可惜了,又有幾位政府首長願意把建設經費花在少為人知、少為人用的山區?看看自己,想想別人,日本參議院院會於今年523日通過《國定假日法》修法案,自105年起,811日為「山之日」節的國定假日。身兼日本山岳導覽協會會長的法務大臣谷垣禎一表示,山是信仰、美術的對象,也是構成美麗的日本列島的大要素,希望新訂節日能讓民眾多多思考山給生活帶來的各種意義。

阿爾卑斯俱樂部創始人之一,萊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 ),在十九世紀中期,他把巍峨的阿爾卑斯山稱為「歐洲的運動場」,這個說法,直到今日還深得人們認同。我們深切的期待,大台北地區之內外環界稜登山步道(其他縣市亦同),早日得見!      ~ 百岳老查

 

PO文引言:

環山步道、環市步道該不該重視?該不該開闢、整理與串聯?恐怕已不是該不該而是為不為的課題了。審視今日之政治人物(或稱之為政客),又有那幾位願意籌措經費去偏僻山域整建人民休閒娛樂的基礎工程?尤其大台北地區之環境「得天獨厚」,經費也比其他縣市相對的豐厚,透過這樣的整建與倡導,拉高市民的視野高度,創造生活價值的城市認同,在煩囂的市儈牢籠裡,多出一條綿延的環狀綠色廊道,讓這屬於綠色生活的藝術深入每一市民的心靈,王爾德說:「通過藝術,唯有通過藝術,人類能臻於完美。」這很難嗎?

 

百岳老查的回應意見:

01.開發是不是等同於破壞,這是可以討論的,端賴開發的地點、程度與動機而定,的確,人類的很多開發是過度的、浪費的、無意義的、特定私利的,這應當嚴予譴責甚或制止,但,若是「實需」的,那怎麼辦呢?

開發,多少罪惡假借你而生,但也有少許因你而亡。百岳老查之所以提出此看法,就是想藉此引發更多討論,或可作為政府政策擬定之參考,當然一個開發案,得經過相當之醞釀、挑戰、批判、審查與監督,絕非也絕不可隨「興之所至」而驟以執行。

山友們若是有心、有興趣,不妨打開大台北地區之地形圖,從而你會發現,在縣市交界稜脈上或附近,早已有很多步道、山徑存在(其中當然有些是經過私人土地的),只是未加以整理、串聯與運用,這種「工程」並不很大,只要政府有心,相信有一些山會、社團會有興趣去把它用最低「破壞度」給整理出來,這是可能的!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1366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