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年夜、大年夜(除夕)、過小年、過年、小過年
2019/01/19 13:32:59瀏覽34743|回應0|推薦1

除夕、大年夜

除夕又稱大年夜或年夜是過年前的最後一個晚上。

因陰曆一年最後一個月(十二月),有時二十九天,有時三十天(曆法之緣故),所以閩南人常稱除夕為二九暝或三十暝。除夕晚上,家人都會圍在一起用餐(圍爐)、發紅包(壓歲錢),還會一起等著午夜的來臨(守歲)。

 

小年夜、小年、過小年

小年夜為傳統的節日,但各地略有不同。南方地區如台灣以大年夜(即除夕)前一夜為小年夜;北方則以祭灶節為小年夜,即農曆十二月廿三日或廿四日。

 

在臺灣,小年夜是大年夜的前一天。因大年夜時全家要圍爐,通常外地的家庭成員都會提早回家,所以大年夜前一天,幾乎就已經全員到齊,開始圍爐團圓,因此稱為小年夜。

 

北方以謝灶日為小年,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就是官家的小年是十二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二十五。

 

實際上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有的在二十三有的在二十四。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當日主要習俗為掃年和祭灶。掃年即掃塵,實際上打掃家裡。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節或灶王節。

 

 

小過年

小過年即元宵節或上元節。

古代稱一月為元月,而夜間稱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節。元宵節是春節慶祝活動的最後一個高潮,到處熱熱鬧鬧,好像過年一樣,古代農業社會,通常過完元宵節才開始工作,因此也叫它小過年

 

正月十五也是上元節,是祭拜天官大帝的日子。

天官大帝是三官大帝之一,三官大帝又稱「三界公」,是指掌管天、地、水三界之三位神明,地位崇高僅次於玉皇上帝,一般認為天官大帝是「堯」、地官大帝是「舜」、水官大帝是「禹」。中元節是七月十五,下元節是十月十五。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c743d56&aid=12421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