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三三三(埔光)旅
2013/01/25 15:01:34瀏覽6584|回應0|推薦0

籤號90878

 本部隊原為黃埔教導團第一團第二營,1924年5月9日黃埔軍校成立。9月3日教導第一團籌備10月12日,蔣介石命何應欽兼任教導團第一團團長,陳繼承為教導團第二營營長(本部成立)。11月14日,蔣介石任命軍校教練部教官王俊為教導團第二營營長。11月20日,教導團第一團正式成立,全團人數約1500人。

1925年2月1日兩個教導團在校長蔣介石、校政治部代主任周恩來率領下,從黃埔島出發東征,討伐陳炯明。何應欽率領黃埔軍校教導第一團,2月15日親自指揮教導第一團參加對淡水城的主攻,在粵軍第二師(師長張民達,參謀長葉劍英)及教導第二團(團長王柏齡)協同配合下,攻克城高牆厚的淡水城,獲得黃埔學生軍參戰第一仗的勝利。3月,廣州國民政府由許崇智任總司令,廖仲愷為黨代表,蔣介石任前線總指揮,組織發起對陳炯明部粵軍的第一次東征討伐作戰。東征軍右路參戰部隊主要有:由黃埔學生軍組成的教導第一團、第二團,粵軍第二師(師長張民達,參謀長葉劍英)、粵軍獨立第七旅(旅長許濟,該旅欠一團兵力)等部。黃埔軍校教導第一團是該役攻堅主力軍,何應欽任團長的教導第一團其時滿員為1900餘名官兵。3月12日何應欽率教導第一團進駐在廣東省揭陽(揭西)縣與普寧縣交界的棉湖地區。3月13日,陳炯明部粵軍第一軍(軍長林虎)的黃任寰、王定華等部已先到棉湖西面和順一帶,佔據有利地形,且兵力強於東征軍十倍以上。其時,東征軍以黃埔軍校教導團第一團(何應欽)正面攻打大功山林虎部;第二團(錢大鈞)由梅塘攻打里湖劉志陸部;粵軍第七旅由塔頭繞攻和順右側,形成先掃除外圍小股敵人,後形成三面包圍的態勢。3月13日8時,教導一團在新塘村與敵遭遇,展開激戰,而正面敵軍多其近10倍。何應欽指揮全團3個營的兵力投入戰鬥,命令第一營為前鋒,向敵正面進攻,第三營向敵左側背攻擊,第二營為預備隊殿後。敵軍借人多勢眾,將第一營包圍,何應欽親臨指揮第一營官兵沉著應戰,以至用刺刀肉搏,但因寡不敵眾,傷亡頗多,何應欽急令預備隊第二營拚死向敵衝鋒,並命令以陳誠為連長的炮兵連向敵陣開炮,終將敵暫時擊退。11時,敵又糾集兵力圍攻教導團,敵軍一度進攻到何應欽所在的團指揮部僅200多米處,形勢十分危急。何應欽即指揮留守團部的特務連奮勇反擊,戰鬥相持一晌。午後,負責左側攻敵的第三營被敵包圍,何應欽一面即令學兵連增援,集合團部所有人員,包括警衛、勤務兵、伙夫都投入戰鬥;一面設起空城計,命令士兵在陣地周圍插遍東征軍的旗幟,迷惑敵軍,又命炮兵將剩餘的炮彈猛烈射擊。戰鬥持續到17時,所幸擔負抗擊鯉湖之敵的教導第二團(代理團長錢大鈞)趕來和順增援,直接攻擊林虎的司令部,林虎軍受前後夾擊,看前方又旗幟遍布,疑有伏兵,不敢戀戰,率殘部敗走。黃埔軍校校軍在此役中傷亡達1/2強。該役由教導第一團、第二團以3000多兵力擊潰陳炯明部粵軍20000精銳部隊,堪稱軍事史上以少勝多典範戰例。此次戰役在軍事史上稱「棉湖戰役」,是第一次東征中最激烈的一次戰役。棉湖大捷戰後不久,3月30日何應欽兼任黃埔軍校教導第一團及第二團指揮官,統轄兩個團三千多兵員裝備。

合編為第1

4月13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以黃埔軍校教導第1、第2團編成第1旅,何應欽任旅長。4月23日,敎導第3團組成,錢大鈞任團長,歸第1旅編制。

擴編為第一師隸屬第一軍

4月底擴編成國民革命軍第一師,師長何應欽。教導第1團編為第1師第1團5廣州商團事變,回師鎮壓,至12日協同友軍肅清叛軍。8月26日第一師(由教導第1、第3團編成)和第2師(由教導第4、第5團編成)合併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8月26日第一師(由教導第1、第2團編成)與第2師(由教導第4、第5團編成)合併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改編第十四師與改編為第二師

1926年5月第1師改編第十四師

第4旅第7團從教導第一團至第二師成立初期,這隻部隊曾經參與了東征、北伐、中原大戰、豫鄂皖大別山區進攻共軍根據地作戰,以及抗日戰爭。(52軍)

1928年12月北伐完成於安徽蚌埠,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師(師長顧祝同)

以上紅色部分經2018/1/4 POM1061225035國防部陸軍司令部查閱各軍師呈報之沿革校正登之。

1940年2月第二師第4旅第7團(原教導第1團)改編為第二師第4團。抗戰勝利後開赴東北投入內戰。 1949年5月參加上海保衛戰後,8月由上海轉進至台灣。

1952年10月於新竹湖口與四十師之一部併編為陸軍步兵第三十三師(第2師第4團(原教導第1團)改編為第33師第97團)(第四十師之一部為陸軍步兵第三十三師第九十八團)。 

 在八二三砲戰期間戍守小金門,後來本師調回台灣。

52軍所轄第2師、25師、40師整編為33、34師兩個師,由33師承續第2師,34師承續25師。(40師是從空軍警衛旅改編的步兵師,從金門調台後歸入52軍之下)。

1959年4月,改編為前瞻師。國軍共編有15個重裝步兵師.6個輕裝步兵師,333師是重裝師之一。

1969年,「嘉禾案」改為裝甲步兵師:四個戰車營,五個裝步營。其編制不適合擔任外島防務而停止輪調前線。

1969年8月,撤團改旅。

1970年,改編為重裝步兵師1976年,各師採三碼數變更番號為陸軍第三三三師。

1979年後,333師又改回步兵師,又開始輪調前線。

中庄師在濁水溪以南但跟嘉義軍歸台中十軍團管轄的。新化師也是十軍團的編制之下,作戰管制歸陸戰隊。

民國六十八(1979)年7月1號陸訓部改編為八軍團,南部地區〈第四作戰區〉指揮權回到陸軍。

1980年4月本師998旅步5營參加旅對抗,行軍到南投松柏嶺,接著參加師對抗,從台南知母義營區,行軍到後龍溪沿岸,總共走了約1週,後來撤退到大甲一帶。

1980年秋,15年從未移防外島的333師,從知母義營區出發和127師換防,移防金門金西

9月本師移防外島金門。到大金門時先跟127師換防,到小金門時再跟117師換防。本師997旅步1營第1連第3排守建功嶼6個月,島上有1支50機槍,1門57戰防炮。移防回台駐原九曲堂,後被117師進駐後,移防知母義。

1982年5月158師任金西地區守備任務,當時烈嶼為陸軍步兵333師守備。7月時158師才移防烈嶼,333師則回台,金西地區守備任務交給由台灣前運而來的127師。

1982年9月,127師再度和333師換防,啟程移防金門金西,而127師的部隊番號,127從此就沒再回到臺灣。

1984年10月部隊從金門移防回臺灣,師部就是在虎踞營區

新式的虎踞營區在民國60年代末70年代初改建完成,新式的虎踞營區改建完成後,緊接的就是知母義老式營區的改建,南考部在知母義營區改建時期,曾移至那菝林營區,民國74年知母義營區全部改建完成,南考部再遷回知母義營區,在南考部營測驗的步兵營單位

1986年五月初,剛打完師對抗,一營二連立刻駛向鳳山,到陸軍官校向步四營營長報到,參加5月15日的「陸軍部隊射擊比賽」』(本師步四營高玉丘營長率該營在陸軍官校當教勤營,可提供後勤支援)。

1996年接教召

精實時期

1998年7月1日,因實施「精實案」,第三三三師第九九八旅(原教導第一團第二營、第二師第五團、第三十三師第九十八團)改編成陸軍摩托化步兵第二九八旅。

2000年7月1日,因實施「精實案」,陸軍步兵第三三三師改編為陸軍第三三師,僅作為指揮機構,已非實兵部隊,所部單位被精簡成一個998旅。

精進時期

2004年4月1日,因實施「精進案」,摩托化步兵第二九八旅於屏東萬金營區與裝甲步兵第三九五旅併編為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二九八旅,部隊代號「埔傳」。

2007年1月1日,因實施「精進案」,陸軍第三三三師裁編。1月,陸軍步兵一一七守備旅併入機步第二九八旅。

2012年4月18日,機步第二九八旅實施漢光廿八號跨區增援課目,北上增援協力第三作戰區發起連續反擊。

2012年5月2日,陸軍司令李翔宙二級上將,頒授機步二九八旅榮譽旗旒及榮譽標章,表彰該旅官兵在「漢光廿八號演習」中執行「跨區增援作戰任務」之傑出表現。

精粹時期 

2013年7月1日,因實施「精粹案」,第二九八旅更銜為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三三三旅以傳承三三三師番號,代號「埔光部隊」。在北部的249師.中部的109師與南部的333師都分別成為當時各軍團手中與獨立裝甲旅同樣重要的機動打擊兵力。

2014年6月16日,三三三旅支援陸軍官校九十週年校慶,派出二支機步連編成「演習黃埔教導第一團第二營」。

2015年9月10日,漢光31號演習聯興演習中,擔任藍軍的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三三三旅首度公開驗證CM-32雲豹裝甲車在沙灘戰場上的機動力。

回首頁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