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念三千
2014/09/26 14:10:49瀏覽230|回應0|推薦0

   

佛陀有一個弟子,叫須跋陀羅,家裡貧窮孤苦,心懷憂悶,想隨佛出家。有一天走到佛陀住的地方,剛巧佛陀外出,諸大弟子為他觀察往昔因緣,八萬劫中,未種善根,於是不予收留,叫他回去。

   須跋陀羅苦悶已極,行至城邊,自忖業障如此深重,不如一頭撞死,免受痛苦。正要尋死,正巧佛陀到來,問他原因,須跋陀羅一一答覆,佛陀就收他為弟子,回到住所,七天之內,證得了阿羅漢果。

   諸大弟子不知其中原委,請問佛陀。佛陀說:

   「你們只知八萬劫中的事,八萬劫外,他亦曾種善根呢!他那時貧窮,砍柴為生。一日,在山上遇虎,無所逃避,急忙爬上樹,虎見他上樹,就圍繞囓樹,樹快斷了,他心中非常焦急,又無人救援,忽而思惟大覺佛陀,有慈悲力,能救諸苦,於是忙稱;『南無佛快來救我!』虎聞南無佛聲,就遠遠避開,不敢傷他命。由此種下正因佛種,今日成熟,故證果位。」

   諸大弟子聽到佛陀這段話,心懷喜悅,歎未曾有。

 

          六祖惠能曰:「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人的起心動念,往往介於善惡兩境,徘徊天堂地獄之間,往復相續,永不稍歇;時而快樂,時而煩腦,莫不由心所生、由念所化!

   就只一念之間,影響所及,竟是千年萬載,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因此,我們平日修道,實乃修心、正念為首要之課題,而如何去落實修行工夫,則有賴吾人的智慧與勇氣了。

   瞭解別人與被人瞭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個不起眼的小沙彌,或許是未來的佛呢!本文的主角須跋陀羅,即是一很好的例證!

 

           

   所謂「覺」就是清醒,就是照明一切心物,不為物慾所蔽,氣稟所拘,內外通徹圓融,率性而為,破愚痴,除貪瞋,去毛病,改脾氣。如果修道辦道沒有覺的存在,往往會誤入岐途,或者人心用事,不然就會另有目的,貪圖虛名,產生不良的思想,造成心裡不平衡,忽好、忽壞、忽善、忽惡,不是忽輟,就是半途而廢,考倒別人,陰睛不定。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6449lcky&aid=17597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