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04 15:02:46瀏覽282|回應0|推薦2 | |
雖然慢活哲學是目前很推崇的topic,我個人倒是很贊成幽默大師林語堂的觀點。 林語堂尊崇中國人是偉大的悠閒者,消閒過日,不過他加上了重要的註解:「這種消閒的浪漫崇尚,絕不是我們一般想像中的那些有產階級的享受,這種休閒生活是窮秋潦倒的文士所崇尚,他們有的是性愛悠閒生活,有的是不得不如此。在中國,消閒生活者並不是富有者、有權勢者和的權利(美國的成功者更形匆忙了),而是那種高尚自負的心情產物,這種高尚自負的心情與極像那種西方的流浪者的尊嚴的觀念,這種流浪者驕傲自負到不肯去請教人家,自立到不願意去工作,聰明到不把周遭的世事看得太認真。」 如何?幾行文字已然揭露忙碌者是沒有權利享受輕鬆的生活。如果你肩負使命,或者喜歡有夢追逐,甚至正要邁入成功關卡者,你必須要相信輕鬆自在是別人權利的觀點,不要刻意追求輕鬆過日,也不能心生怨言,因為輕鬆是高尚自負的心情產物,和要達成目標的現實面是全然相左的狀態。不相信,受傷的是自己,真正的瞭解及認同,才有資格追求輕鬆的一面。 紛擾迷亂的生存空間,我絕對相信輕鬆自在能夠舒解密密麻麻填滿的壓力,不過我更瞭解真正進入分秒必爭,與忙碌合而為一的緊張狀態時,輕鬆真的只是心底最強烈的活動,不會浮在表面,所以只能不間斷採用渴望心情轉換難以實現的境地。你輕鬆嗎? 我常常試著問周遭的朋友。不用開口,眼神及肢體語言已道盡沉沉的重擔,哪敢奢望輕鬆。 我是羨慕輕鬆,但那不實際,寧願告訴自己肩頭滿滿的壓力,看清真實面貌,才能在分與分、秒與秒的空隙之間嘗到輕鬆的珍貴,「閒暇之時間如室中之空隙」,運用內在能量的創意,外象的忙碌才能轉換成內在的輕鬆自在。 內心真正的輕鬆,是無所求,沒有壓力,那不容易。不如做一名輕鬆的渴望者,從渴望的能量中獲得享受輕鬆的滿足。我認為那很實際,一點都不矯情。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