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密集恐懼症與空白恐懼症
2017/04/23 17:26:19瀏覽1321|回應1|推薦5

密集恐懼症與空白恐懼症
沈政男

有人問我密集恐懼症該如何治療,我的回答如下。我記得小時候玩家家酒,會把克寧奶粉罐的白鐵底面打出一千個小孔,翻過來以後當成鍋子,罩住燃燒的蠟燭,然後在上頭翻炒高麗菜葉,很是好玩;只是,看著那白鐵片上一大片洞洞相連彼此挨擠的畫面,越看越感到雞皮疙瘩逐漸豎起,腳底有些發冷,好像那些小洞都打在自己皮膚上頭一樣。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望見一片密集挨擠的小洞洞,比如洗澡用的蓮蓬頭,明明就是一個沒有威脅的景象,卻讓你感到噁心不適,渾身不自在,想要趕緊將視線移開?除了小洞洞,也有人對點狀物黑壓壓聚集的畫面覺得可怕,比如鼻頭上的一千顆粉刺,或者燒餅上的一千顆芝麻什麼的,當然如果是大腿上被小黑蚊叮出一千顆蚊子包,就更讓人皺眉了。

有人說對這些小空洞或點狀物聚集的畫面感到不快、難受,甚至害怕的表現,叫密集恐懼症,就好像有的人怕高、怕黑、怕血、怕蛇、怕蟑螂什麼的,也是一種恐懼症,亦即害怕的病,而有了病就要看醫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是這樣嗎?錯了!基本上密集恐懼不是病,不能冠上「症」這個字,因為這樣的心理反應頂多只是一種嫌惡、討厭,還談不上怕高、怕蟑螂那樣嚇到雙腿發軟、驚聲尖叫的害怕程度。就好像臭水溝也讓人噁心、想要逃離,但不能說有臭水溝恐懼症。

然而一千個小洞洞黑壓壓聚集起來,確實會讓很多人感到不舒服,這是為什麼?很可能是一種演化而來的天生嫌惡,因為那樣的畫面在遠古時代可能代表食物腐爛、傷口長蛆,或者其他什麼有害的事物,因此逐漸在大腦衍生出那樣的嫌惡機制,讓人天生對類似畫面反感而做出反應,以趨吉避凶。就好像絕大部份人天生怕蛇,或者喜歡大眼睛的人,都有類似的演化機制。當然,這只是可能的解釋之一,不是定論。

如果有密集恐懼這樣的傾向,怎麼辦?就好像怕高、怕蟑螂一樣,躲開就好了,基本上對生活不會造成多大影響。能不能扭轉這樣的傾向?當然可以,任何畏懼症狀都能治療,而且也都會減輕,只是有沒有必要耗費工夫這麼做,就是一個問題了。

畏懼症的治療,比如怕高、怕蟑螂,原理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分級曝露、反應阻止與認知重塑幾個要領。分級曝露是從最不怕的畫面開始接觸,習慣了以後逐步升級,一直到面對百分百畫面,比如可以先看幾個小洞洞或小芝麻聚集,然後慢慢增加數目。反應阻止乃指施行曝露以後,當事人會想要逃離、不想看,這時就逼其正視畏懼之物,讓當事人知道,其實最大的恐懼就在恐懼本身,當你習慣了恐懼,就不會那麼恐懼了。當然在曝露期間,當事人必須反覆告訴自己,這些畫面不會造成傷害,更不會把我吃掉,只要忍受一段時間,那樣的焦慮就會消退,而這些自我說服的想法必須在平靜時事先演練與預備。這樣的治療方法叫認知行為治療。

哪裡有在做密集恐懼的治療?理論上可以做畏懼症治療的精神科都做得來,問題是基本上幾乎不會有人因為這樣的問題去看精神科,因此也沒有誰在做這樣的治療。

就像臭豆腐有人愛也有人怕,同理,密集之物,有人畏懼當然也有人喜歡。

有沒有聽過空白恐懼症?畫圖一定要把白紙填滿,一點點空白都不能留;寫計算紙一定要寫到密密麻麻才肯丟棄;書架、CD架、衣櫥,一定擠得滿滿,才不會感到空虛;還有人把自己身體刺青到完全不見皮膚才甘願。害怕空白。不少藝術作品與建築,似乎都是空白恐懼症的產物。其實這也不是病,而且與其說害怕空白,不如說喜歡密集,因為密集代表充實飽滿與完美。


附圖是密集恐懼的源頭,還是害怕空白的表現?

(圖片取自網路)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101264196

 回應文章

shee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4/24 16:11
奶粉罐炒高麗菜葉...
請問您小時候曾住五常街附近嗎
(現在的民生東路一段23巷) 崇拜
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ever.~by John Keats
沈政男(thegloberover) 於 2017-04-24 21:35 回覆:

可惜不是呢。你也玩過相同的家家酒遊戲啊?寫出來讓大家可以一起懷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