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洛伊德的未竟之志:科學心理學計畫
2017/05/21 08:00:01瀏覽911|回應0|推薦3

佛洛伊德的未竟之志:科學心理學計畫
沈政男

 

大家都知道佛洛伊德發明了精神分析,也就是充斥著潛意識、防衛機轉、伊底帕斯情結、原我、本我、超我等等,這類抽象難解、玄之又玄、無法用科學驗證的專業心理名詞的學科。然而比較少人知道的是,在創立精神分析之前,佛洛伊德曾寫下〈科學心理學計畫〉這篇論文,也就是企圖打造一個奠基於自然科學的心理學。

 

1895年寫成的〈科學心理學計畫〉開頭這麼說:這項計畫的用意,在於提供我們一個應當是自然科學的心理學,它的目標也就是,將精神過程以特定物質粒子的量化狀態來表示,並因此闡明它們而且沒有矛盾。

 

青年佛洛伊德在心理學上的雄心壯志,從這篇論文可以清楚窺見。佛洛伊德在文章中,試圖用神經細胞的電流的種種物理特性,來解釋心理現象,比如意識、思考、做夢等等。這些心理現象,在後來的幾十年間,佛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語言重新詮釋了一次,然而在〈科學心理學計畫〉這篇文章裡,他卻是用生物學與物理學名詞來說明心理現象。

 

為什麼後來佛洛伊德放棄了「科學心理學計畫」?如果你不清楚原因,你就不能真正了解佛洛伊德與精神分析。常見的解釋是,一百多年前,腦科學相關知識與探索技術太少,佛洛伊德掰不下去了。比較少人提及的是,其實佛洛伊德在臨終前所寫的〈精神分析大綱〉那篇論文有講:「人類的精神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器官與作用場地,也就是腦,另一個則是意識的動作,而那些動作是最直接的資料,無法再進一步描述。兩者之間,我們一無所知,而即使知道,頂多也只能提供意識的確切方位,對於我們了解它們沒有幫助。」

 

為什麼知道意識產生的機制,無助於瞭解意識?如果這一點你無法了解,那麼你就不能了解佛洛伊德與精神分析,當然也無法真正了解哲學上的「心物問題」。

今晚重看了〈精神分析大綱〉才發現,佛洛伊德是「心物問題」的「功能論」的始祖!「功能論」是說,精神現象是腦運作的結果,腦宛如顯微鏡或望眼鏡那樣的機器,而心就是看到的影像。佛洛伊德說,先前有人這樣提過,但他最先清楚又一致地闡明這樣的概念。

 

佛洛伊德放棄了「科學心理學計畫」以後,轉而專注於心理運作,不再用生物學或物理學語言來說明心理現象,然而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論裡,還是可以看到不少類似生物學或物理學的概念,比如張力釋放、能量守恆等等。

 

人的精神領域本來就有心理與腦兩個層面,執其兩端,齊頭並進,倚天劍與屠龍刀一起出鞘,才能完整描繪精神世界,但佛洛伊德沒有腦科學的武器,只能靠著想像力,在心理層面大做文章。佛洛伊德的偉大創造力就在這裡—精神分析的語言,看似沒有科學根據,其實背後都有佛洛伊德的科學假設存在。

 

一百多年過去,佛洛伊德本來認定的,我們對腦與心之間關係一無所知,已經因為腦科學知識與技術的進步,比如神經生化學、神經心理學與腦影像學等,漸漸累積了粗略的了解。很多人因此都在問,如果佛洛伊德再世,他會不會重拾「科學心理學計畫」,繼續把未竟之志完成?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當今的認知科學、認知神經科學,就是繼承了佛洛伊德的遺志,希望進到腦內,把腦功能運作,怎麼產生各種精神現象的過程與機制弄清楚。當然,今天的精神分析學家已經不做這樣的事了,他們專精於意識層面的探討,不管腦部運作了。而認知神經科學家,如果不懂佛洛伊德的貢獻,也會以為他們比佛洛伊德科學太多,誤認精神分析不過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人文學科。

 

事實上早已有人在試驗,讓病患做完精神分析以後,馬上接受功能性磁振造影,看看腦部功能變化。當然,目前的腦影像學技術,相對於複雜多變的腦功能還是笨拙粗略,只能看到皮毛,但意思到了,如果佛洛伊德再世,看到功能性磁振造影上的腦部色彩變換,一定會大吃一驚。

 

你可以去看佛洛伊德怎麼解釋幻聽。為什麼正常人只能聽到聲音,無法「想出聲音」?聲音可以進到腦內,但腦內無法產生聲音;你再怎麼想破頭,都無法「想出聲音」。而精神病患為什麼可以「想出聲音」?因為產生聲音的神經歷程,本來是單行道,只進不出,但精神病患因為腦的生物性變化,打通了雙向管道,能讓已經存到腦中的聲音資料,逆向回到聽覺中樞。

 

佛洛伊德的解釋,就是目前對幻聽最先進的認知科學解釋,只是描述方法不大一樣。所以說佛洛伊德當然是科學家,他的「科學心理學計畫」,已經一步步要被實現了。

順帶一提,心理系是不教佛洛伊德的,為什麼?因為讀不懂啊。心理學後來變成了行為科學,而只講行為,人之異於禽獸就幾稀矣了。還好近三、四十年認知科學出現,一點一滴充實了心理學家對人腦運作的了解,才不再把人腦視為「心理黑盒」。

 

打開心理黑盒,你會看到佛洛伊德從裡頭走出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10303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