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西點軍人口述:是誰把美軍趕出了朝鮮
2015/02/28 21:26:03瀏覽1545|回應6|推薦10
美國西點軍人口述:是誰把美軍趕出了朝鮮


資料圖:參加朝鮮戰爭的美軍士兵


資料圖:朝鮮戰爭美國空降兵部隊從空軍C-119運輸機上跳下


資料圖:參加朝鮮戰爭的中國志願軍部隊


原標題:西點軍人的口述:是誰把美國趕出了朝鮮

西點軍校是美國軍人心目中最神聖的殿堂,它為美國培育了眾多青史留名的軍事將才,是美國的第一軍校。

在西點校門外的游客接待中心,有一個簡介軍校今昔的展覽。擔任講解的主要是中心的工作人員,偶爾也會有軍校的師生前來做義工服務客串講解的。

那天為中國軍事記者做講解的,恰恰正是一位現職的軍校教員。這次巧遇給軍事記者提供了一個深入探討心中疑問的好機會。開始明顯是出於職業習慣和禮貌,後來則越談興致越濃,相當痛快地回答了我們中國人想知道的問題。提的問題主要是圍繞著1950年代那場朝鮮戰爭的(也稱韓戰)。


:美國人為何不願提朝鮮戰爭?與鬧的紛紛揚揚的越南戰爭相比,真好像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其中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對我們美國軍人來說,這兩場戰爭的意義和意味都是完全不同的。越南戰爭是政治上的失敗,並不是軍事上的失敗。美國軍隊是在被束縛手腳的情況下打仗。由於懼怕中國參戰,不准許美軍越過北緯17度線對北越的目標和基地進行有效的軍事攻擊。終於打成了一場爛仗。最終只能撤出了事。

而朝鮮戰爭則是完完全全的軍事失敗。一個世界公認最強大的國家的陸海空三軍聯合立體作戰,卻沒能打過一個貧窮國家裝備原始的陸軍。尤其是在對我們有利的大兵團野外攻防戰而不是游擊戰的狀況下失利,而且輸的很慘。這是我們美國軍隊和美國國家永遠的恥辱和瘡疤。不堪回首,不談也罷。是不難理解的。


:你為何要直言是失敗呢?很多說法都是「始於三八線,終於三八線」,算是個平局嘛。

:那是自欺欺人。美國軍方從沒說過是平局這樣的話。南北韓之戰的情況可以不談。我們重看的是中美兩軍交手的這一部分。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美八軍的一支先頭分隊已經抵達鴨綠江邊。中美兩軍的戰鬥接觸是在中朝邊境地區展開的,單從地理上講,始於鴨綠江而終於三八線,勝負之勢是不言自明的。沒有必要歪曲和掩蓋。


:美軍失利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指揮失誤?還是部隊戰鬥力有問題?

:兩個原因都有。先說部隊戰鬥力。參加韓戰的美軍部隊均非等閑之旅。美八軍、陸戰一師、騎一師都是美軍中響當當的王牌軍、常勝軍。官兵又剛打過二次大戰,富有實戰經驗。裝備有世界最新型的坦克、火炮和各種輕重武器。並且擁有絕對的制空、制海權。

除了第一次戰役有措手不及的原因外,實在沒有什麼其它的借口可找。美軍在韓戰中一再失利,不但在戰役初期遭受突襲時失利,在中後期的兩軍對壘攻防中也勝少敗多。就只能得出一個令人很不舒服的結論:裝備占優的美軍在戰場上的作戰表現不如中國軍隊。


:戰爭後期,尤其是第四、五次戰役呈現了互有進退的拉鋸,或說是趨於平衡的狀態。是兩軍戰鬥力各有消長的原因嗎?

:與部隊戰鬥力沒有直接關系,更多地反映的是部隊的後勤能力問題。李奇微將軍接任總司令後,改以攻勢防御,使得戰役的被動態勢有所好轉。

中國軍隊越過三八線後,拉長的運輸線和惡劣的交通條件,加上美國空軍的「扼殺戰」狂轟爛炸,是延緩中國軍隊攻勢,從而穩定態勢的關鍵。在中國軍隊備足糧彈發起攻擊時,美軍擋不住他們的前進。只是在對方糧彈耗盡時,美軍才有機會向前做有限的突進。

換句話講,假如中國軍隊並不是只有僅能維持一線部隊作戰一周(即李奇微將軍所說的星期攻勢)的糧彈,而是有足夠一月之用的後勤供應,戰爭應該早就結束了。


:再談談戰役指揮上的得失好嗎?

:這涉及我們的老校友麥克阿瑟將軍。麥將軍戎馬一生,戰功無數,是西點軍校最傑出的校友之一,也堪稱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可惜一世英名毀於朝鮮戰爭。

單從戰役指揮的角度看,麥將軍犯下了輕敵冒進的兵家大忌。有一點我要說明,當時對中國軍隊的無知和輕視是美軍上下的通病,並非一人之過。中國軍隊在二戰中的拙劣表現給人留下了太深的印像。

比如:五十萬中國軍隊不加抵抗,就讓兩萬日軍占領了東北三省;河北、山西一線的三十萬中國軍隊被區區三千日軍像趕鴨子一樣趕的到處逃跑。

在美軍官兵的心目之中,中國軍隊是「鴨子」,是不堪一擊的弱旅。否則,麥將軍也不至於說那樣狂妄自大的話。


:此國軍非彼國軍也。三年內戰中,毛澤東揮師橫掃敵軍八百萬。你們難道一點都沒注意和研究?

的極是。當時美國沉湎於二戰勝利後的喜悅,對當時的中國軍隊完全沒有意識到,蔣介石統領下的一群「鴨子」,在毛澤東的統帥之下竟成了一群「獅子」

對中國軍隊在朝鮮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戰勝困難的勇氣、視死如歸的氣概和精明有效的戰術,我是非常欽佩的。

作為一名軍人,我自然是希望己方能獲得勝利。但是作為一個客觀論證的學者,我以為無論從戰役指揮和戰場表現來評判,中國軍隊獲勝都是合理的。

我不認為美軍敗於有毛澤東這樣卓越的統帥和彭德懷這樣傑出的司令官的中國軍隊是什麼丟臉的事

:韓戰對於以後美軍以至美國的對華方針究竟有何影響和啟示?

:美國人從朝鮮戰爭的失利得知,中國已不是過去的中國,中國軍隊也不再是過去的中國軍隊了。我們必須以極其審慎的態度來重新研究中國,重視中國。尤其是毛澤東的中國,絕不能再犯輕敵冒進的錯誤。在金門炮戰,以及越南戰爭中,美國都表現出了這種審慎。這就是接受了韓戰教訓的直接結果。

以我個人的願望,中美之間不要再打仗;否則將會是兩敗俱傷,後果不堪設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話,我只能祈望那時的中國軍隊不再有太多的毛澤東色彩。

:此話怎講?

:美軍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因為在這方面他們永遠趕不上我們。怕的是中國軍隊的毛澤東化,或按中國術語叫革命化。中國軍隊離毛澤東越遠,美軍的勝算也就越大。

毛澤東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善於以弱擊強,以弱勝強的軍事家。毛澤東的軍事思想體系及實戰應用是非常的精妙獨特,至今還沒有好的應對破解辦法。雖然我們是在把他當做對手來研究,但是我對中國的毛澤東始終懷有最深的敬意。

西點軍校崇敬的兩個中國的也是全人類的兵家泰斗,一個就是最傳奇的軍事思想家毛澤東,還有一個是孫武

北京東博文化研究院
2015-02-28
http://news.qq.com/a/20150228/025910.htm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person2&aid=21192209

 回應文章

reaizuguo*😻黃陵祭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韓戰的傷亡人數
2015/12/06 07:43
有人總是在韓戰的傷亡人數上做文章
時間越久遠,越見真相
志願軍傷亡的總數,聯合國公布的是65萬左右,中國公布的是36萬多人,韓國公布的是70萬人,美國公布的是75萬人,應該最多在70萬人左右
但是美國官方刻在碑文上的數字顯示,聯合國軍傷亡數字在250萬人。
就算加上湊數的朝鮮部隊的傷亡,美軍為首的聯軍是中方為主之對手的2倍多!
這就是歷史的真實。

reaizuguo*😻黃陵祭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nminbao
2015/12/06 07:41

樓下內褲外穿的那位提到的在美國發行之renminbao“人民報”,
是想魚目混珠人民日報吧
看看各方的評論:

“这也是我们的官话霉体”
   - 法轮功对人民报(中文)的评论

“实际上没有人要看”
   - 中国人对人民报(中文)的评论

“我们拿了是用来包便当的”
    - 美国人对人民报(中文)的评论


bajo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18 04:26

所謂的鴨子,是指基本上已赤化的東北軍和雜牌軍,不是正規的國軍!歷史證明紅軍在抗日前後的數量天差地別!被稱為鴨子自然是一分抗日的結果!別污衊國軍!怒怒怒


華軍
是 美國人
2015/03/03 07:34

朝鮮人都說是在 金日成 偉大領導下,把美軍趕出了朝鮮

中共只在開始出其不意間,大舉南下,嬴些初步勝利,後繼己無力了。

其實是美國人不想再打扙了。中國還應感謝 杜魯門 總統 不用原子彈 對付中國。

俄國佬佔最大便宜(不得不承認,俄國人最聰明,不但拿中國土地,還能要中國人賣命為她守邊)。

中國人 死的最多(不過領導人並不在乎)。

朝鮮人 把 戰功獨攔,  拒說中國的血汗幫助,還把中國陣亡紀念碑都給拆了。中國似也不敢吭一聲。

人人【都=是】上帝選民(superson2) 於 2015-03-03 09:01 回覆:
好人做對的事,他們不感謝也無所謂,朝鮮畢竟是一個很重要的緩衝地帶。

超級不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1 14:34

http://www.renminbao.info/235/12132.htm

蘇俄只供武器不派一兵一卒

美軍死5

中國解放軍死100

中國人頭腦真好真聰明

中國大勝利

人人【都=是】上帝選民(superson2) 於 2015-03-03 08:59 回覆: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PLA武器彈藥還很落後!
老蔣堅決反對用原子彈,他做的很對!
老美對自己的死亡人非常在意,只能撤退。

reaizuguo*😻黃陵祭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章 !!!!!
2015/03/01 08:41
中國志願軍不僅是打贏了韓戰,
事實上,實質裡,志願軍也等於是打贏了後來的越戰
並且把中國的陸軍打成了世界第一強!
韓戰對中華民族而論,是名垂千古的一戰!
人人【都=是】上帝選民(superson2) 於 2015-03-01 08:58 回覆: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