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閱讀到寫作-基督教書展有感
2019/09/02 20:39:36瀏覽336|回應0|推薦7

從閱讀到寫作─基督教書展有感

 

      年度基督教書展和兩年舉辦一次的金書獎頒獎即將舉行,這項書展活動從早年參與台北國際書展到如今獨立舉辦,已經成為基督教出版界的年度大事。以規模而言,基督教書展當然無法和北國際書展同日而語,前者是基督教出版界自家人的活動,後者則有政府資源的挹注。雖然規模略遜一籌,但是以獨特性和影響力來看,基督教書展仍應有其價值和作用,如今應當思考的,是如何將這樣一個具有特色又兼具福音性質的書展活動,推動成為一個受到普羅大眾,至少是基督徒關注且樂於參與的年度活動。

        我從事文字工作多年,又受邀擔任今年金書獎的評審之一,對於基督教書展的關注與期許不在話下。在談及基督教書展的價值和影響力之前,筆者先提出一個問題:書展是一個商業性活動嗎?當然是。從形式來看,書展就是召聚大眾至特定場域參觀與選購產品,在這個場域展示的商品就是與出版有關的各式產品。那麼書展只是一項商業活動嗎?當然不是,君不見每年的書展都賦予看似儼然的年度主題,甚至高舉文化使命,這就說明書展應負有商業活動以外的一些功能,至少這應該是主辦單位的期待。

       延續對書展性質的提問,可以繼續提出一個類似的問題:出版品是商品嗎?是商品,絕大部分的出版品若產出後無法銷售,就不會再有出版品。出版品只是商品嗎?不是,也不應該是。出版品至少應該有一些文化內涵與使命,若出版品只淪為單純的商品,將會是整體社會的損失與悲哀。

        從上述的提問切入思考,筆者願意對台灣基督教書展提出一些省思。既然名為基督教書展,舉辦的宗旨當然是為展出與基督教相關的出版品,但如前所述,這項展覽具有商業活動的性質,但又不能只看到商業活動。具體而微地說,基督教書展及其相關的活動應該負有一些使命,最基本的期待應該是帶動閱讀,亦即期望藉由書展活動提升閱聽人對基督教出版品的閱讀興趣。而在論及閱讀時,現今的閱讀方式當然已不限於紙本,各種形式的數位閱讀愈來愈受到關注,不過這只是呈現的方式改變,最根本的內涵仍然在於「閱讀」。

        從帶動閱讀的角度來說,有幾項數據值得注意,遠見雜誌在2010年所作的全民閱讀大調查顯示,平常有閱讀習慣的人口占47.2%,比2007年增加5.5%;平均每人每週看書3.1小時,即每天26.6分鐘;在閱讀數量方面,18歲以上民眾,每人每月閱讀2冊,有閱讀習慣者,每人每月閱讀3.2冊;閱讀類型以散文小說為最大宗(28.6%),其次為財經企管(25.2%)、生活嗜好(24.9%)

         另外,根據國家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五都圖書館和全國文化局(處)共同合作的101年臺灣閱讀習慣調查,101年(2012年)民眾走入各地公共圖書館逾7,273萬人次,年度借閱冊數達6,162萬餘冊,相較民國100年5,709萬冊,成長8%;年度借閱人次逾1,602萬人次,相較民國100年1,589萬,成長8.5%。針對閱讀人口分析,青壯年(30~50歲)借閱冊數最高,占年度總借閱冊數的44.2%;女性讀者全年的借閱冊數逾3,601萬冊,占總冊閱量58.8%,較男性讀者2,560 餘萬冊 (41.5%),明顯勝出。而在各類的書籍中,語言文學是民眾最有興趣的閱讀主題,占年度總借閱量52.9%,至於非文學類借閱排行榜中,民眾明顯對升學與教育表示關心;對生命價值、環保與生態議題相當重視。

        以上兩項調查都是針對紙本類的閱讀,有一共同的現象就是閱讀人口有增加趨勢。同時在遠見雜誌的調查中顯示,17.7%的人有數位閱讀的經驗,51.8%透過電腦閱讀,這對發展數位閱讀應當有些參考價值,這不是筆者探討的重點,不作論述。

        如果兩項重要的調查都顯示台灣的閱讀人口增加,那麼基督教出版社和基督教書展的主辦單位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有閱讀習慣的民眾關注基督教的出版品,當然也要思考如何開發潛在的讀者群。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自問,現今的基督教出版品是哪些人閱讀?我們可以直覺地認為,一定是以基督徒讀者群為主,那麼在基督徒讀者群中又是哪些人閱讀當今基督教的出版品?是神學教育者?教會的牧者、同工?基督徒文字工作者?一般的會眾?

        從閱讀普及性和市場性來說,若無法引起一般會眾的閱讀興趣,整個基督教的出版將會持續慘澹經營,當然更難以受到非基督徒讀者群的關注。到目前為止,台灣基督教出版界還沒有一項完整的閱讀習慣調查,因而基督教出版品的閱讀情況無從得知,但是筆者相信出版業者與文字工作者都能隱約感受到,基督徒的閱讀動力仍嫌不足。即使有閱讀習慣,或許整體的涉獵範圍也不夠寬廣,舉個例子來說,若有心觀察就會發現,多數願意閱讀的會眾多半選擇暢銷書,其中許多暢銷書都是「話題性」或「議題性」的產品,亦即這些書籍極可能只是「淺碟式」的閱讀,熱潮過後就不再受青睞,甚至被束之高閣。

        那麼神學教育者、傳道人與教會同工又如何呢?是否「唯讀聖經和釋經書」呢?因為沒有具體的數據,因此不能輕易下結論。但是應該要思考的是,如果教會與基督徒想要與社會和非基督徒對話,就必須走出自己的框架,就不能「唯讀聖經」,對「世上小學」也要有些涉獵,要在彼此間建立話題,才能「向什麼樣的人,就做什麼樣的人」。

        如果期待基督徒讀者擴大閱讀範圍,進一步的思考是,現今基督教出版品提供什麼樣的閱讀素材?如果在現今的基督教出版品中仍然宥限於自我框架,只能以「基督徒式的語言」闡述理念或創作,那麼可以預見,基督教出版品仍無法跨越藩籬,進入非基督徒讀者領域;閱讀這類出版品的基督徒讀者也很難與非基督徒建構話題。因為在基督徒圈內的熱門話題,出了這個圈子就極可能讓人覺得言語無味。

        因而基督教出版界想要提供什麼樣的素材給讀者群,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或許我們應該跳脫框架,重新定義「基督教出版品」。真正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藉著具有信仰內涵的出版品讓人認識基督教的信仰與價值。好的出版品能夠不帶有一句基督教術語而傳達基督教信仰嗎?當然可以,《納尼亞傳奇》是明顯的例子。

        當然,想要不著痕跡地在字裡行間船地基督教信仰,確實需要一些功力。這就帶出另外一個問題,目前華文基督教出版品中的主要作者群是哪些人?台灣曾經有一名基督徒作家的書籍受到一個政府部門的青睞,甚至列為指定閱讀書籍,因而成為暢銷書,該名作者也擠身熱門作家之林。當然這對推動整體基督教出版品來說是有助益的,但是容筆者說一句話,這樣的暢銷書仍難以受到廣大讀者群的青睞,因為其中的用語仍是基督徒式的,熱潮過後就難以引起共鳴。

         好的暢銷書難尋,有深度的作者更難尋。為了市占率,也為了營利考量,台灣基督教出版品中有相當比例的翻譯之作,筆者從今年評閱的金書獎書籍中更是感受深刻。如果華文基督教出版品主要仰賴翻譯之作,那麼整體的華文基督教出版前景確實堪憂。筆者本身也從事譯作,並不否認翻譯作品的價值,也深知好的譯者和好的作者同樣難尋,但基於華文基督教出版品的長遠發展,筆者仍然極力主張應該培養華文作者,而且要培養能夠跳脫思考框架,有深度內涵的基督徒作者。這當然是一項艱鉅的工作,而且從利益觀點考量,也一定所費不貲,在這名作者成熟之前,必須大量投入時間、金錢和耐力。筆者曾與一家非基督教的出版社接洽,他們為了培養好的譯者,願意以預支稿費的方式讓有潛力的譯者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心翻譯。台灣的基督教出版社能有這樣的遠見和胸襟,願意投資一名有潛力的作者嗎?

        帶動閱讀,擴大閱讀層面是基督教出版品的生存根基,也應該是舉辦基督教書展和金書獎的效益之一。從華文基督教出版品的長遠發展角度,筆者提出兩點建言,當然也是一名讀者、譯者和文字工作者的期許:

    一、   長期培養華文作者:一名好的作者需要時間淬煉,除了作者本身的條件外,出版社的支柱也極為重要。作者、出版、讀者是一個鐵三角,經過時間淬鍊的成熟作者將會受到讀者青睞,當然也會給出版社帶來利益。但是在成熟之前的孤寂與艱困卻需要有人支柱,為了邁向成熟,作者必須忍受這段孤寂旅程,出版社要能陪伴與協助,讀者要能等待。若有人願意投資,誰說不會出現華文的魯益師呢!但是「十年磨一劍」,磨劍的日子要人陪,也要有人願意等,包括作者本身也要願意等,等待自己成熟。

    二、   建立書評制度:和國際間比較,台灣的出版市場或許還不夠大,但是每年華文出版品也絕對是汗牛充棟,足以讓人迷失在書海中。許多好的出版品可能就在書海洪流中被淹沒,還來不及受到注意就銷聲匿跡了。為了避免遺珠之憾,台灣基督教出版界可以考慮建立書評制度,如同國外重要的書評一般,成為讀者選書的重要參考,也成為作者寫作的重要指標。筆者要提出的是,書評制度與現今各出版社介紹自家出版品是大異其趣的,書評是為了向讀者介紹值得一讀的好書,必須跳脫利益考量。當然,撰寫書評的人如同好的作者一樣,必須有深厚的功力,還要有足夠的寬廣度,這又是另一個等待「十年磨一劍」的浩大工程。

          今年的基督教書展即將開始了,在這之前將舉行金書獎頒獎,對於得獎作品給與何種的實質獎勵?又要如何帶動閱讀風潮?這是主辦單位應該思考的另一議題,而對廣大的讀者來說,這是一場書香盛宴,走一趟吧,或許可以在其中發現一些驚喜。(寫於2013年台北基督教書展前)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ven01tw&aid=12908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