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價值
2016/08/01 04:42:20瀏覽731|回應0|推薦19

今天我們共享這個團聚喜悅的日子,很榮幸在此為傑出、熱情的同學和寶眷致感謝詞。

在故總統經國先生「今天不做明天後悔」奠定臺灣經經濟奇蹟之後,國家一直處於政黨利益紛爭內耗的狀況,如何再創造臺灣更美好未來?方法是研究過去,所謂「如果不瞭解歷史,將對國家民族一無所知,如同一片樹葉,不知道自己只是樹的一部分。」要瞭解我們是誰,就得瞭解我們的過往,瞭解我們祖父母的過往,以及這個國家現在、過去是什麼模樣。回顧歷史是為鑑古知今,唐太宗的名言是:「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臺灣過去發生的事情,被傳述成一篇一篇故事,它的價值並非文學的構想,而是一切歷史的核心,是真實存在過這塊土地上。

佛家說:「我們心雖是佛、雖有神性,然這要因修而顯;如礦雖金,不假鍛煉終究是礦不能成為100%的黃金。」俗話說:「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們清楚記得官校入伍訓練那段人生沒有綵排,每一刻都是現場直播刻苦銘心的日子。麥克阿瑟說:「用一百萬買我入伍時的回憶,我不賣;用一百萬叫我再入伍一次,我不願意。」

很幸運的,18歲時我們清楚要做什麼?投筆從戎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或許當時我們試圖解釋告訴父母想成為軍人,是愛父母化大愛愛台灣的具體表現。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說,「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而我認為,了解臺灣的人不如去喜歡臺灣的人,喜歡臺灣的人不如去實踐愛臺灣的人然後樂在其中。因為我們知道,彼此在這塊土地上息息相關,唯有穩定的軍隊才有穩定的國家。所以接下來我們選擇「投筆從戎」的事稱為「角色定義時刻」

我們十分熟悉也多次經歷「角色定義時刻」。例如我們意識到自己愛臺灣的信念,這信念讓我們戰勝死亡的恐懼、跨越痛苦的籓籬,選擇勇敢面對「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要當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要先學會被人領導」的入伍訓練、官校教育。退伍後回到社會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每天都會面臨這樣「角色定義時刻」,例如,有人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解甲歸田成為國家民生糧草生產者農民;也有人成功經營產、官、學界的紅頂商人;更有人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才的以身做模範的好老師;還有同學是維護公共安全、秩序,除暴安良的司法人員;更有同學擔任平衡人與自然生態永續經營的環保尖兵。這就是人生,而人生就是一連串深刻而漫長的『角色定義時刻』。

我要表達的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定義時刻」是當一個軍人。我意識到當軍人是一個使命;是社會、國家的穩定者;是承先啟後的改革者、推動者、領導者和歷史守護者。深層的意思是人民可以亂,我們軍人不但不能亂,還要忍辱負重穩定民心。因為國防的穩定,是奠定經濟、政治、社會民主發展之基礎。

所以,軍人是一個見證歷史、參與歷史的「角色」。而支持、勇氣、愛,這一切都是軍人的裝備,就是「親愛精誠」,但軍人還需要一件裝備,用來征服歷史洪流中充滿的種族仇恨、階級仇恨、政治仇恨與宗教仇恨的世界,那就是「同理心」。這種同理心不僅是我理解妳的感受,也是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體會他人、傾聽表達尊重。有這同理心我們才能體會當初先烈們是如何面對民族危難時刻,心裡有「人溺己溺」的負擔,犧牲奉獻成為愛家人、愛臺灣的行動力,一個光有說法而沒有行動那是假慈悲。

93軍人節前夕,我們要記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生命,他們的血深埋在這塊土地裡。諷刺的是,我們站在他們的熱血上,卻有很多對軍人難以置信種層出不窮的暴行。不僅質疑:「這些仇恨何時停止?」也質疑:「它因何而起?目的何在?」

面對劇變的社會,看看忠烈祠的先烈們的牌位,他們的犧牲,不是我們這一代黃埔軍人能償還的債務,而是每一代的黃埔子弟都應有所回饋,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些為自由、人權而戰的先烈,請繼續記念並發揚他()們的精神,別辜負了他()們。

最後,我們黃埔人離開部隊,走進社會、融入社會,要彼此繼續給予支持、勇氣和愛,就是「親愛精誠」,讓黃埔精神成為臺灣歷史見證者、生態永續經營的保護者。

筆者回應

感謝承辦人「憂民所憂、樂民所樂」,將本次同學會舉辦在尼伯特颱風最大的受災區“臺東”,將愛心實際付出行動。

照片介紹

1、報到處之一。

2、報到處之二。

3、等候之一。

4、等候之二。

5、等候之三。

6、愛台東登山健行之一(背景,風災後滿目瘡痍)

7、愛台東登山健行之二。

8、愛台東登山健行之三。

9、愛台東登山健行之四(背景,風災樹倒令人怵目驚心)

10、凱道英雄踢正步下山。

11、凱道英雄踢正步進餐廳。

12、凱道英雄踢正步上火車回家。

13、煮溫泉蛋之一。

14、煮溫泉蛋之二。

15、頒凱道踢正步英雄人員。

16、探望同學。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wakau&aid=6846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