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幾莖頭髮留遺種—感懷
2017/08/10 04:39:11瀏覽1993|回應2|推薦61

   清朝留辮    http://www.ifuun.com/a2016913344592/ 

洪繻(棄生)第一排右三          全家合影

灌園先生日記 林獻堂遊西方世界,博物館展出物,深感不快者為中國纏足、留辮髮之記錄。日記中發抒感慨。

http://herhistory.ith.sinica.edu.tw/Story06.html

 1927年《灌園先生日記》。(檔案來源:《灌園先生日記》,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幾莖頭髮留遺種—感懷

 

感懷(十二首選二)——洪繻

 

懷古傷時劇可哀,中華氣替莫登臺。

千秋人物歸何處,一世英雄作棄材。

公子太原今不出,虯髯海國昔曾開。

淒涼此日為危卵,孤負聲名在九垓。(其三)

蓬萊城市閱興亡,戎馬當時一戰場。

萬古衣冠為贅痏,百年文物付傖荒。

幾莖頭髮留遺種,不世心懷鬱倒藏。

誰道我生今似此,中途摧折盡剛腸。(其五)

【作者簡介】

洪繻(1866-1929),原名攀桂,學名一枝、字月樵。日據後,痛恨時局,改名繻,字棄生。彰化鹿港人。彰化縣生員,乙未之役與丘逢甲同倡抗日,失敗,潛歸鹿港,自此閉門潛心著述,大正11 年(1922 秋,曾遊故國,有《八州遊記》、《八州詩草》記其事。洪繻工詩文,亦有詩話傳世,兼擅多體。臺灣省文獻會集結出版套書《洪棄生全集》,含:《寄鶴齋詩 集》、《古文集》、《駢文集》、《詩話》、《八洲遊記》、《中東戰紀》、《瀛海偕亡記》等書,詩歌包括各體,題材廣泛。子炎秋曾任立法委員、臺中師範校長等。

--(以上錄自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語譯】

懷念古代的人事物,時局境遇不如所願。中日甲午戰敗,中華氣數衰微而遭凌替。切莫登臺遠望,徒惹傷感。

名垂後世的英雄人物歸往何處,不被時局所用,成了廢棄之材。

以往明鄭芝龍囑咐鄭成功或可效法唐朝俠義虯髯客,避居海外荒島。而今缺乏太原公子如隋末李世民、唐末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那般英勇的亂世英雄。

目前臺灣處境危殆,如同堆疊之卵,隨時跌破,十分淒涼,辜負歷來在全國的聲名(其三)

臺灣城市經歷興亡變化,兵戈四起,成為戰場。

日本統治臺灣,視臺灣的讀書人為身上毒瘡和眼中釘。百年文物、衣冠禮制多被忽略破壞。

日本據臺,厲行剪辮政策。我堅持不剪辮髮,表達效忠清朝的非凡決心。

誰知性格耿介正直的我,走到這步田地,人生半途竟受到壞亂時局的考驗與打擊(其

此二首為七言律詩,選自《全臺詩》第拾柒冊。

作者洪繻(棄生)生於清末,自幼遍讀聖賢書,民族意識格外強烈。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憂時不輟,感懷無已。第一首寫中國遇強梁欺淩,氣衰道微,戰爭失利,淪為刀俎魚肉,英雄不世出,有志者無所用而形同廢物;歷史上有傳奇人物重造新局,而今處境如危卵,徒留淒涼,悲觀無奈,憂傷難禁。第二首寫臺灣於抗日戰役成為戰場,經歷變故,慘遭割讓。日本挾殖民者之盛氣,破壞中華文物、衣冠禮制,書生無力,只能消極抵抗,不願服從日本剪辮政策,總想保有一番骨氣,卻深深憂慮時局終究難改。末尾感嘆自己耿介正直、不屈不撓,竟被百般摧折。情狀低迷,語詞至為沉痛。

日據時期的台灣,「風俗」是非常敏感並涉及政治屬性的場域,殖民者可利用「差異」風俗的定製、描繪與設計,作為「殖民地」差異統治的根源,形塑日本內地與台灣之間不可逆的人種區辨邏輯。

當時,臺灣人嚮往日人鼓吹的「文明」、追求「進步」,希望藉由改正「陋習」以換取與日本內地人齊頭平等的權利,但殖民統治下,主從關係的心理反應及執行方式、對待立場和結果並不單純。

自古有華夏夷狄之辨,頭髮服飾有別,象徵民族文化與審美之認同,以被髮左衽為野蠻,束髮右衽為正統。綰髮結纓戴冠,演繹繁縟之禮演繹繁縟之禮削髮則為懲戒之用。自秦漢至明清,頭髮不可毀傷的祖訓根深蒂固。

服裝與髮飾標記身分與地位,也是「同族」文化符碼與特殊政治屬性的表徵。清朝起於塞北,或因騎馬之故,滿人早有結辮之習。滿人祖先金人,剃髮蓄辮,髮式是「半剃半留」,額角引一直線,線前頭髮全部剃光,線後頭髮結辮垂於腦後。剃髮留原非中原舊制,然而行之兩百餘年,漢人已無形接受其形象代表宗主國的意義。

日據初期,台灣士紳大多不厲行剪辮,實基於內在情感、文化認同,加上清朝尚未覆亡,台北、新竹陸續成立「保髮會」等組織。民國建立,正是日本積極進行同化政策之時,日本明治維新推行西化,西風吹至臺灣,短髮西服洋裝視為時尚。大多臺灣人開始剪辮,男士先剪辮,仍穿中式衣服,中西式合併,服裝風格較為混雜有些場合須穿著日式傳統服。

「風俗」議題,影響百姓日常生活的不成文規約,帝國議會〈六三法〉延長案也是討論重心。臺灣早期服裝頭髮樣式經日據時代綏撫、同化、皇民化階段的變遷,藉推動台灣士紳「上國」觀光的遊歷經驗,返臺後書寫遊記,媒體刊載宣導傳播、公校演說等等活動,鼓吹實踐「文明」:解纏剪辮;鼓勵就學。總督府利用台灣傳統風俗中展現的「差異」,而形成差別立法統治的根據。各項做法已逐步達成目的。

例如:臺灣島內著名仕紳並富威望之洪以南書香世家,洪以南赴日送子入學,體驗新世界的「文明開化」。旅途得知台灣總督府醫校學生陳德誼為了衛生剪去辮髮,感觸良多,即入境隨俗攜子一同「斷髮」,並作詩植亭漫評〈於京都停車場讀陳君德誼斷髮有感即次其韻以表同情〉,刊登於1907 年 6 月 26 日《漢文台灣日日新報》藝苑,云:

「而今斷去蓬蓬髮。生面別開異昔年。省卻梳頭還打辮。泰西裝束亦安然。

昔除一半今除盡。進化時機逈不同。敢說文明新面目。免他覆頂累愁攻。」

由「生面別開」、「進化」、「文明新面目」透露洪以南因「省卻梳頭還打辮」,果真清爽省事,自覺開始文明的新生活;剪辮消息傳回臺彎,在《臺灣日日新報》上,即有專文題〈洪以南氏斷髮〉加以評論與讚揚,認為此一示範必致群起而效尤。

時至今日,交通便捷,網路即時,資訊與文化交流頻繁,各地來往自如,全球已成世界村,觀念思想互相影響。髮型服裝的改變,可以自由選擇,多半表現個人感覺的喜好、品味、方便、是否留意追逐流行及經濟考量,況且時代背景與國家處境已經不是當年的殖民統治,所以髮服宣達效忠國家民族的心態和精神意義較不敏感而完全淡化了。

日據時期,其他文人日漸隨俗屈從,惟有特立獨行的洪繻(棄生)始終唱反調,固執如一,秉持理念,不改髮服,其〈時俗尚新製感詠〉倭製衣冠短髮裁,喜歡生面一朝開。豈知此是無顏,我輩如何戴得來。不屑倭人的衣冠短髮。自年輕時躲避剪辮二十四年,始終如一,直到五十歲那年被強迫剪辮之後,不顧一切,仍然留著「不歐不亞亦不倭」的長髮而任其飄揚,也依舊穿著寬袍大袖。凡是與日本文化有關者,皆避免接觸;不學日語、不做日本官、在家教授漢學...,終其一生,貫徹到底。在洪棄生心目中,既不能上陣殺敵,至少消極抵抗,髮服不變的不服從,也是表示永不投降的一種方式,這是身為清白守節的讀書人真正在意而非堅持不可的吧。

*

參考  沈士杰「移」風「易」俗-殖民地風俗論下的現代性治理   https://ir.nctu.edu.tw/bitstream/11536/41405/1/951001.pdf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108261779

 回應文章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個別的人,極可能有不同的抉擇,似不奇怪。。。
2017/08/12 18:05

個別的人,背景不同,確實極可能有不同的抉擇,似不奇怪。。。

以洪氏言,那時會花大錢去日本,已經不是普通人了吧。。。,我想?

個人的感受是就通案發言,不免感慨,請勿在意。

譽孚敬白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0 11:30

個人認為,以風習論蓄髮,其實是反映了今人對於歷史的無知;

第一代的我台先民,記憶中的血淚,絕對多過風習的意義;那不是習慣與否,衛生與否吧。。。

那是親見剃髮的人,殺了自身的親友,或是當年日人把我台人用髮辮捆做一堆的印象

極可能是願意與死難者同死去,不獨生,後死的意義。。。

史實中,要到辛亥革命後,在我們島上剪辮的情況,才迅速開展

那是十六七年後,血痕淚影逐漸淡去,中國認同在此岸重起

認同於新中國的起步與盼望。。。

譽孚敬白

謎謎-鈴鐺花(mmty1223) 於 2017-08-11 06:34 回覆:

且不談風習的好壞,殖民政府以風習舊慣不宜為名的強制改造,本來就是一種藉口,主要是要根除被殖民者的本國意識。

斷髮、廢纏足較易推行,的確與清廷被推翻、民國成立有關。國族髮服象徵的變化,當然受到辛亥革命成功後的影響。

而洪以南與其留日之子斷髮是在1907年6月26日之前,並非堅持到最後(1915年)者,較可能是真心嚮往「新文明」呢!也難怪會被有些人以為「親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