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波德萊爾的《惡之花》 文/鄭克魯
2006/01/16 16:52:26瀏覽3948|回應0|推薦5

.〔轉貼〕

《憂鬱惡之花》

關於《惡之花》

文/鄭克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2-2 8:55:00  

  沙爾‧波德萊爾(1821 1867)在法國詩歌乃至歐美詩壇上的地位是劃時代的,他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被稱為現代派文學的鼻祖。

  《惡之花》(1857)是波德萊爾的代表作,也體現了他的創新精神。創新之一在於他描寫了大城市的醜惡現象。在他筆下,巴黎風光是陰暗而神秘的,吸引詩人注目的是被社會拋棄的窮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橫陳街頭的女屍。波德萊爾描寫醜和醜惡事物,具有重要的美學意義。他認為醜中有美。與浪漫派認為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滿和諧、優美的觀點相反,他主張“自然是醜惡的”,自然事物是“可厭惡的”,罪惡“天生是自然的”,美德是人為的,善也是人為的;惡存在於人的心中,就像醜存在於世界的中心一樣。他認為應該寫醜,從中“發掘惡中之美”,表現“惡中的精神騷動”。波德萊爾在描繪人的精神狀態時往往運用醜惡的意象。以《憂鬱之四》為例,詩中出現的意象全部是醜的:鍋蓋、黑光、潮濕的牢獄、膽怯的蝙蝠、腐爛的天花板、鐵窗護條、卑污的蜘蛛、蛛網、遊蕩的鬼怪、長列柩車、黑旗。這些令人噁心的、醜陋的,具有不祥意味的意象紛至沓來,充塞全詩,它們顯示了“精神的騷動”。總之,波德萊爾以醜為美,化醜為美,在美學上具有創新意義。這種美學觀點是20世紀現代派文學遵循的原則之一。

  創新之二在於展示了個人的苦悶心理,寫出了小資產階級青年的悲慘命運。在詩歌中表現青年的這種心態,是別開生面的。浪漫派詩歌表現愛情的失意、精神的孤獨、政治上的失落感,在挖掘人的深層意識方面僅僅是開始。波德萊爾從更高的意義上來理解憂鬱,他認為美的典型中存在不幸。憂鬱是《惡之花》要表達的最強音。從整部詩集來看,詩人寫的是人在社會中的壓抑處境。憂鬱像魔鬼一樣糾纏著詩人。忱鬱是對現實生活不滿而產生的病態情感,也反映了小資產階級青年一代命運不濟,尋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悲觀絕望的心境,正如詩集初版時廣告的說明和評論所說的:《惡之花》“在於勾畫現代青年的精神騷動史”,“表現現代青年的激動和憂愁”。

  憂鬱苦悶這種精神狀態是詩人身世經歷的產物。他的一生是一系列悲劇的組合。波德萊爾六歲喪父,母親改嫁。波德萊爾不滿於母親的改嫁,與繼父關係一直不好;繼父嚴厲而狹隘,使敏感的孩子陷入深深的憂鬱之中。波德萊爾讀書時忍受著憂愁和孤獨之苦,上大學時生活放縱,以反抗家庭的管束。為此,他的家庭要他到印度去旅行,他由於思鄉而半途返回。不久,他把父親的遺產花光了,只得自食其力,寫作文藝評論和詩歌。1848年革命曾經激發起他的革命熱情,隨著拿破崙第三發動政變,他又消沉下去。他的不滿現實和反抗情緒,正是當時的小資產階級青年的心態流露。《惡之花》表現的就是這種精神苦悶。

  波德萊爾有一套詩歌理論,運用到《惡之花》中。首先是通感,同名十四行詩指出了不同感覺之間有通感:“香味、顏色和聲音在交相呼應。”隨後詩歌作了具體的闡發,表明一切感覺是相通的。在其他詩歌中,波德萊爾提出詩歌應該同別的藝術相通(《燈塔》、《面具》)。波德萊爾認為通感是一種“聯想的魔法”,屬於“創作的隱蔽法則”,藝術家由此能夠深入到藝術的更進階的殿堂。雨果稱讚波德萊爾“創造了新的顫慄”。

  波德萊爾主張運用“藝術包含的一切手段”,他主要運用的是象徵手法:以具體意象去表現抽象觀念,其含義是豐富的、複雜的、深邃的,具有哲理性。在他筆下,時間、美、死亡、偶然、羞恥、憤怒、仇恨……都擬人化了,也就是運用了象徵手法。為了捕捉大量的意象,詩人需要發揮想像:“想像是真實的母后。”波德萊爾將想像看作各種才能的母后,認為是天才的主要品質,能把抽象的精神現象和各種概念以具體的意象傳達出來。

  波德萊爾在詩歌創作上的創新慾望是非常強烈的。他一開始詩歌創作,就明確意識到要理解藝術的“現代性”。所謂“現代性”,就是要從現實生活中抽取出具有歷史性的內容,抽取出反映現代本質的具有詩意的東西,也就是從現時事物中抽取出具有永恆價值的東西。這種現代意識,是導致他提出一系列新觀點,取得傑出成就的主要原因。

  波德萊爾十分注意語言的錘煉,挖掘語言的寶藏。他反對寫長詩。布瓦洛在《詩的藝術》中寫道:“一首沒有瑕疵的十四行詩,抵得上一首長詩。”這句詩可以用作波德萊爾的座右銘。《惡之花》中以十四行詩和短詩組成,體現了他的這種主張和錘字煉句的功夫。

內容簡介

  選擇法國詩人波德萊爾詩作一百首,並有譯者長篇導論綴於前,從中既可對波德萊爾的文學生涯有個大致了解,又可細細品味惡之花的魅惑。

  聲明:本文轉載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網站。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kolalo&aid=15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