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RSS Feed Link 部落格聯播

文章數:62
安份的浪慢
創作散文 2013/03/22 14:55:58

 

        我嚴重的文青時期大概就是在高中短短的幾年。上了大學的我很長時間不務正業,喜歡泡狄斯可舞廳(KissBuffalo TownPenthouse……),歐式自助餐廳(這個有點難解釋…)以及麥當勞(當時還只有民生東路與新生南路兩家)。在八○年代初期身為所謂的台大人,我並不知道自己未來到底要做甚麼。

        高一才算是真正開始讀「文學」,從讀那種水牛出版社的「恐怖故事集」轉到了張愛玲、白先勇、王文興的小說。不懂文學是啥,覺得後者寫的也好看,就開始看起這些東西。然後,因為初生之犢不畏虎,看到《聯副》在轟轟烈烈企劃一個「新人月」專題,第一篇刊出的是一個景美女中學生寫的小說〈明天十七歲〉(你看,到現在還印象深刻),我不太服氣,心想這樣就可以在報紙上登這麼大喔?於是立刻也提筆,完成生平第一篇小說〈飄在雨中的歌〉,寄出後一星期便收到當時《聯副》丘彥明小姐來信,說是被採用了。 

        在只有三大報的年代,毫不知羞的我就這樣「進入文壇」了!因為上了報,被校刊社的學長們鎖定要加入他們,我參與了一期編務(主要是做美編,那時我一直自認,我的美術天份高於寫作的)就被他們嚇跑了。因為看起來很高竿的學長們都在討論我不懂的齊克果和沙特。

        考上台大外文系,心想這是我喜讀的作家們曾念書的地方,殊不知當時的台大外文系的文風已衰,沒人在寫作,教授們高談闊論(還要過幾年才會在台灣如火如荼的)後現代與解構,程度太差的我聽得霧煞煞。王德威教授當時在台大外文系短暫「過境」四年,我上他的英文作文課,把說明文習作當小說來寫,竟然沒被扔回,感恩。記得他捧著我的「英文小說」發出讀後嘆息:「多麼悲傷的故事啊!」我一直對悲傷的故事有興趣,不知是否就是從那時定的調(被看穿?)也記得曾拿著自己發表的作品,怯怯走進王文興教授的研究室,聽見他對我(十年後才發現)影響甚鉅的評語:「張愛玲有毒!」好險這句話一直沒忘,雖然有好多年的確曾被視為「張派」。 

        我所受的文學寫作指導約莫就是這樣了。由於高中校刊社的經驗,我也不太跟同年齡的人討論分享,總之就是一個害羞孤僻的人。但此一同時,我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流連於台北轉型大都會的新穎與瞬息萬變中。真不知該稱當年那群常泡在一起的同學是我的良師還是損友,他們校外兼差,接觸的是早熟的現實,我跟著翹課,成了他們生活中安靜的旁觀者,呼吸著校園裡沒有的煙酒與情仇,喔對了,還有悲傷。我的文藝養份在當時吸汲自整個社會轉型的觀察,要多於文章本身該怎麼寫的思考。

        接著,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並不文藝,是去做中學英文老師(是的,那個年代的文藝青年不敢不謀生,朱天心《擊壤歌》一賣三十萬本支持她專業寫作的生活,太夢幻不可及)。每天都在刻鋼板給學生考試的生活實在有點無聊,於是在荒廢多年後又提筆寫了篇小說。身在台中,寫的是台北都會,其實是畢業求職時應徵好幾家廣告公司所偷偷觀察到的商業人生。這回投到「人間副刊」,又是一周後便接到當時還在報社服務的劉克襄先生的電話。他大吃一驚,以為我應該是商場打滾的中年人,文筆超齡老練。結果,我又被當新人以「人間小說新銳」之名再推薦給讀者一次。這次,好像算升級了,因為還被請去與一些其他成名作家吃了一頓飯。 

第一次被推薦,我心想是誤打誤撞。第二次被推薦,覺得莫非這是命,我才決定,那就來當一個作家吧。這是個對自己一輩子的承諾,要寫下去,而非在江湖行走多了甚麼名號與機會。記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非小說家葛蒂瑪曾說過,作家不能決定題材,是題材在決定作家。你能寫出甚麼,有的時候好像是註定的。你一步步在挖掘屬於你生命中的礦藏,能改變加強的是採礦工具,而不會是礦藏本身。

我奉行的創作守則無他,就是要有生活的底子,讓生活經過思考然後沉澱,結晶。在對文學知識涉獵仍有限的年紀,我寫的就是生活。只能說偶然地,我所描繪出的一種「都會生活」得到了迴響,在台灣小說剛結束鄉土題材、結束戒嚴的那個時刻。(同樣地,創作者也無法控制別人會把你怎麼歸類。)當出完第四本小說後,我覺得暫時沒啥好寫的,就出國念書去。1996年暫停筆小說創作,寫了很多評論與散文,還有舞台劇本,一直要等到2008年我才又有小說的新作問世。不過,一直在寫,正如當年對自己的承諾。偶爾回想,好多當年一起出道的年輕作家,好像都停筆了。

不敢期望太多,默默地等待下一個作品在適當的時機感動自己,於是不得不再提筆。像我這樣的文青,屬於少年老成吧?沒有激憤或頹廢,倒像是很安份地守住了自己的浪漫。


------原載於《文訊》2013 三月號

最新創作
安份的浪慢
2013/03/22 14:55:58 |瀏覽 6428 回應 2 推薦 19 引用 0
          我嚴重的文青時期大概就是在高中短短的幾年。上了大學的我很長時間不務正業,喜歡泡狄斯可舞廳(Kiss、Buffalo Town、Penthouse……),歐式自助餐廳(這個有點難解釋...
文學的冒險家
2013/03/10 21:36:22 |瀏覽 4262 回應 1 推薦 18 引用 0
文學世代之說,曾幾何時不再是從風潮思變的社會年份來劃定,而是轉向了作者的出生年份。沙特與卡繆,前者1905年生,後者1913年生,放在今天就是兩 個世代了,但他們卻同屬於存在主義的里程碑。維吉尼亞.吳...
愛情不能只有一種版本
2013/02/21 21:19:26 |瀏覽 4379 回應 0 推薦 11 引用 0
   讓我讀過後會一直縈迴不去的愛情小說(戲劇),大多都是男或女同志作家寫的——即使他們筆下的主人翁是異性戀男女。 但,如果你要尖酸一點,覺得讀者若沒發覺這些作者藏身櫥櫃是一種無知,那麼所有文學作品都...
張愛玲與夏志清 (下)
2013/02/08 14:41:00 |瀏覽 4193 回應 1 推薦 13 引用 0
張的來信中出現越來越多關於她的病痛與反覆就診的敘述。在美國,全民健保一直到2012年才在歐巴馬的任內通過,像張愛玲這樣沒有醫療保險的人,只好長途跋涉找到類似公立衛生所那樣的地方就醫,每看一次病就是一整...
張愛玲與夏志清 (中)
2013/02/06 14:45:23 |瀏覽 4252 回應 0 推薦 13 引用 0
也許有人會認為張愛玲對於賞識她的夏志清有點不近人情,我在讀完整批信件後發覺,也並不盡然如此。張愛玲初來到美國,何嘗不想融入當地成為道地美國人?因為夏志清教授在當年的華人圈中,已算是打進美國社會的佼佼者...

最新影像 213
惑鄉之人
《我是我自己的新郎》
《夜行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