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2018年4月20日(周五)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學佛的法益之137)
2018/04/20 09:06:49瀏覽79|回應0|推薦2

學佛之人,不可和世俗人一樣性喜輕言戲論,說話不牢靠,要有「說的到、做的到」的直下擔當。

因為歷代的覺悟者,皆會窮極畢生的心血,留下修行歷鍊,對宇宙、生命的實相,提出自己成熟心境的感言偈頌,來提供後世學佛的佛子們參考印証。

但大多數的人,只喜歡朗朗上口、推理禪意的去憶測,卻不知身體力行的去實証實修,印証真理的所在,窮極一生的研究,終究只是鸚鵡學舌在自欺欺人的學佛。

嚴謹的說,必須實踐到達此一境界的「覺悟者」,才夠資格說出「我即一切、一切即我」的話,也才能真正體悟到「我的心包融宇宙、宇宙在我的一心之中」的涅槃實境,領悟不生不滅的無生真理。

否則學佛鍛鍊之旅,只會變成拾人牙慧的眷戀依賴,不僅無法放下染執,反而增長了一切學佛的迷障與困擾。 本師 釋迦牟尼佛,就是創立三位一體心、佛、眾生學說的覺悟者。

佛陀經過了漫長的修行實驗,才终於証實了「心靈」的體會與運用,並完成了宇宙三千大千世界一體論「三個大我」的思想體系。 因此佛陀身歷其境的印証了,任何人都本自具足真如佛性的「成佛覺悟」本質,皆能藉由獨特的精神訓練,也就是無上瑜珈的冥思,而達到了悟靈性生滅的最高境界,即是了生脱死之境。

換言之,「生」即代表靈性的覺醒、「死」即代表靈性的顛倒昏沉。 靈性覺醒的生命,心懷無私的慈悲誓願、去利益他人 ; 靈性死亡的生命,充滿著顛倒昏沉、自私自利的身(行為)、口(說話)、意(想法),過著行屍走肉、可有可無的生命,所以稱其為靈性心死的狀態。

故,生(覺)死(迷)的了生脱死之境,和肉體的生死毫無關聯,而是形容法身慧命的生與死之義。(未完待續) (文圖 : 青蘋果園,漂亮的小青蘋果,掛滿了樹梢,充滿清新療癒的蘋果綠~)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1157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