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從軍行 – 詩意的聯想與結束
2017/07/28 11:12:09瀏覽5675|回應0|推薦8

【漢坊聽詩語】 舊愛新歡‧之二十四 

 作者:朱玉昌(元智大學中語系兼任助理教授‧漢光教育基金會顧問)

歷史上,才氣縱橫、開疆闢土,文治武功均強的盛世帝王,贏得再多的稱頌,也免除不掉負面的聲浪。封建時代,言論不似當今民主社會得以無所顧忌地大鳴大放,「借古諷今」便是古代知識分子批評時政,又技巧性規避罪責的一種常用方法。

漢武帝劉徹,這位締造空前大帝國的君主,拜太史公(司馬遷)《史記》毫不留情地處處加以批判之賜,成為後世詩文中,經常出現的頭號男主角,尤其唐詩裡,眾人朗朗上口的詩作就有一長串。

白居易〈長恨歌〉,劈頭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說他沉迷於女色;杜甫〈兵車行〉「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講他窮兵黷武、好大喜功,讓老百姓飽受戰火摧殘。這些作品罵的明明是唐明皇,被拖下水的卻是漢武帝。連詩鬼李賀寫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名句的詩作〈金銅仙人辭漢歌〉,詩裡還要加添一句「空將漢月出宮門」,詩名及詩句都要借他來消費一筆。

受明代史學家王士貞讚譽為「盛唐七言詩,老杜外,王維、李頎、岑參耳」(《藝苑卮言》卷四)中的詩人李頎,作品秀雅雄渾,體裁廣博,尤擅寫音樂詩、寄贈詩,最膾炙人口的當屬邊塞詩,豪放激昂風格中,帶點沉鬱悲涼之感,顯揚於世人的代表詩作為〈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詩名〈古從軍行〉是源自樂府古題〈從軍行〉,因詩作批駁玄宗皇帝不甘於當個守成的君王,為展現抱負,從開元二年起,不斷地大規模對外用兵,連年征戰結果,百姓生命如螻蟻草芥,在顧忌內容觸怒天顏下,佯裝成前朝憶往,又在詩名上特別加個「古」字,達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借古諷今」的奇效。

這首詩的最佳男主角當然又是漢武帝,連用了三個武帝為達目的不計代價的手段故事,第一個典故為第四句「公主琵琶幽怨多」,出自《漢書‧西域傳》,記述大漢元封六年(公元前一○五年),武帝為收編烏孫國,賜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為公主,首開與西域國家和親先例,命嫁烏孫國王昆莫,由於雙方語言不通,漢胡習慣不同,細君公主常感孤單煩悶,所以命制琵琶作樂,以解思鄉之苦。

第二個典故是第九、第十句的「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典出《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大漢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武帝酷愛大宛寶馬,任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率領六千騎兵及不良少年數萬人討伐大宛,到貳師城取回寶馬,因路途遙遠,糧食短缺,沿路小國都不肯供應食物,強攻城池又攻打不下,折騰二年,士兵饑勞死傷兵力剩不到十分之二,將軍上書請求暫時收兵。武帝大怒,派使者警告軍隊,膽敢踏回玉門關者一律處斬。殘兵只好跟著將軍繼續拚命。

第三個典故在最後一句「空見蒲桃入漢家」,故事延續著第二個典故,詳載於《漢書‧西域傳》武帝派李廣利前後共領兵十多萬人,攻打大宛長達四年。大宛人內鬨斬殺宛王毋寡,獻馬三千匹投降,李廣利另立新王,因新王過度親漢,再遭大宛人誅殺,自立毋寡之弟蟬封為王,派王子到長安作人質,武帝遣特使封賞蟬封,並約定每年進貢漢朝大宛馬二匹。漢使回程除了大宛馬,也帶了葡萄和苜蓿種子,武帝命人栽種在離宮別館旁,成長數量多到一望無際。

〈古從軍行〉新譯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看著白天忙著輪番登上山頂,瞭望守哨、關注敵情的士兵,暮色前,又趕著戰馬到城池邊上的水源處喝水。他們絲毫無法鬆懈,夜裡繼續拿著刁斗在昏天暗地的風沙中巡更守夜,敲擊出的報時節奏,宛如去年無從抗命的細君公主,在和親路上彈奏的琵琶樂聲,帶有一絲蒼涼與無限愁恨的況味。

「烽火」為古代軍事戰爭中用來示警或傳遞軍情的煙火。「望烽火」指觀察敵情。「飲馬」是讓馬喝水。「傍」意指靠近。「交河」為邊境城池名稱,在公元前二世紀,由車師人所建造。「行人」即出外打仗的軍人。「刁斗」古時候行軍攜帶的銅製鍋具,有柄,能裝一斗米。白天當鍋煮飯,夜間用來打更。

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杳無人煙,數千里不見民居的塞外,氣候變化得令人難以忍受,剛才還是曠野薄雲,一望無際的明朗天氣,瞬間大雨傾盆溫度驟降,一會兒又是細雪紛飛,瀰漫住遼闊無邊的戈壁沙漠。夜夜驚飛而過的雁群,發出淒厲的哀鳴,這場非正義的妄戰,打得多少人流離失所,即便抵抗的胡兵,也因生死難卜而垂淚哭泣。

「野雲萬里無城郭」此處採用清康熙皇帝御定《全唐詩》版本,指晴空萬里視野遼闊,四周看不見任何屋瓦城牆。此句與「雨雪紛紛連大漠」相連,寓意著氣候變幻無常。坊間流通版多作「野營萬里無城郭」,加上「雨雪」句則簡譯為:在荒無人煙的野地裡紮營過夜,大雪紛飛覆蓋了廣無邊際的沙漠。意境上略有差別。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朝廷傳來這場仗只能勝不能敗,後退者死的聖諭,軍士們惟有豁出生命,跟著將軍駕著戰車奮力一搏。幾年征戰下來,多少戰死者的骸骨拋撇於異地荒野,任由風沙塵土掩埋,這些犧牲換來的代價究竟是什麼?居然是西域盛產的葡萄,入貢給皇家享用罷了。

「玉門猶被遮」指不準退入玉門關,詳如前述第二個典故,戰士不斷拚命向前的結果,十之八九都戰死。「逐」作跟隨解。「輕車」為漢代將軍名稱,漢武帝元光二年初置,此官主要統領指揮駕車作戰部隊。「蒲桃」即葡萄。

◎ 屬於詩意的聯想與結束

全詩區分成三個構面,第一個構面是一到四句,作者以「動態」和「聲音」兩種側面手法,巧妙營造出戰士在備戰狀態中的緊張氣氛與哀怨心態。前兩句運用兩個關鍵動詞:「望」字和「傍」字,對戰士心底在偵查上的惶恐及趕馬飲水時的焦慮作了烘托式的隱喻描寫。三、四句則藉助「刁斗」及「琵琶」散布的聲音節拍,技巧地抒發戰士內心的愁苦與無奈情感。

第二個構面在五到八句,鋪陳天候「環境」在先,深入探究基本「人性」在後,用變化無常的惡質環境替代殘酷戰爭的場面,從受到驚嚇而哀鳴不止的胡雁,引出被迫應戰的胡人心境,凸顯「懼戰」乃人類本能,以此質疑發動戰爭的正當性。在這層構面上,作者連取「紛紛」、「夜夜」、「雙雙」三組疊韻字,採語意渲染畫面的技法極其生動。

第三個構面為末尾四句,經過前八句醞釀鋪排,終於讓挑起戰端的始作俑者現身,軍士在回頭惟有一條死路的禁令下,只能力拚絕處逢生的機會,但是,這些慘痛代價,取悅的僅是微不足道的帝王好惡,這場建立在滿足個人貪欲的戰爭,作者技術性地透過一枝筆控訴,記下執政者可恥、可恨的暴斂面貌。

詩意充滿濃郁的反戰思想,表面寫著漢武帝因個人喜好,輕率用兵的實事,暗地裡諷刺唐玄宗犯有同樣的大頭症。詩作寫實與想像融合,描繪軍士長年征戰之苦,在攻伐者與被伐者間,全部淪為可憐的輸家,這場昏聵戰爭,血染沙場,導致無數屍骨天葬荒野,換得滿足口腹之欲的葡萄,其結果怎不教人啼笑皆非。

詩人簡介

李頎,唐代詩人,字號不詳,原籍趙郡(河北趙縣),世居潁陽東川(河南登封)。出身士族,年輕結識一群紈褲子弟,嗑藥玩樂、放浪形骸,待傾家蕩產,才立志苦讀。開元二十三年賈季鄰榜進士及第,任命新鄉縣尉,個性不拘小節,厭煩複雜事務,未得升遷,天寶年間辭官歸隱。與王維、高適、王昌齡等詩人時有往來。擅寫七言詩,工修辭,又以玄理為最,著有《李頎集》。今《全唐詩》錄其詩三卷,共一百二十七首。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guang&aid=10733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