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特里克堡就是美國的731部隊
2020/05/16 16:59:41瀏覽740|回應0|推薦0

美國的德特里克堡就是美軍731部隊

渣渣刀&锹锹刀 · 2020-05-16 · 来源:补壹刀

  5月2日,中國媒體向美國政客提出的十個問題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德特里克堡生化武器基地是美軍最大的生化武器研究中心。關閉後不久便出現了一連串肺炎或類似肺炎病例。

  幾乎同一時間,美國H1N1流感爆发;2019年10月,美國多個機構組織了一次代號為‘Event201’的流行病演習;12月,武漢首名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出現癥狀;2020年2月,疫情在全球多點爆发。這些事件是否有內在關聯?”

  美國德特里克堡生化武器基地(資料圖)

  這些問題已經夠某些口無遮攔的美國政客回答一陣子,但關於德特里克堡,他們需要解釋的可能遠不止這些。

  1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當中國人民舉國歡慶戰爭勝利時,遠在太平洋東岸的美國卻在暗中謀劃著什麽。

  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同年10月偷偷派遣了一只科研隊伍前去日本執行秘密任務,帶隊者為時任麻省理工學院校長卡爾·康普頓,而他要去見的人正是前731部隊的創始人、頭目,“惡魔醫生”石井四郎。

  “惡魔醫生”石井四郎(資料圖)

  臭名昭著的731部隊是舊日本帝國陸軍關東軍防疫給水部本部的稱號,在石井四郎的領導下在侵華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了包括細菌實驗、活體解剖、毒氣實驗等一系列毫無人道突破底線的人體實驗,據731部隊要員供認,至少有3000人在這里被殘害。

  但一些研究者認為受害者至少達上萬名。隨著侵略戰爭的擴大,731部隊在中國浙江、湖南以及山東、廣東等地實施大規模慘絕人寰的細菌戰,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然而就在1946年到1948年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上,包括石井四郎在內的十幾名731部隊主要成員卻無一受到起訴,這不免讓人心生疑竇。

  2

  作為戰勝國的美國在二戰一結束便千里迢迢去到日本,到底在打什麽算盤?

  據美國國家檔案館文獻記載,早在二戰結束前,美軍便已獲悉日軍在中國進行細菌戰的事實,並在1945年到1947年期間,前後五次派遣科研隊伍調查並嘗試用各種渠道得知相關實驗“成果”。

  1945年9月,美方派遣的細菌專家莫瑞·桑德斯中校審訊了“731部隊”的主要成員內藤良一、金子順一和增田知貞等人,以此完成了有關731部隊的研究報告(《桑德斯報告》)。該份報告現存於美國國家檔案館(390/18/24/02)。

  1945年10月3日,由杜魯門總統親自指派的卡爾·康普頓回到美國並向其匯報和提交了一份六頁的情況匯總。該份報告現存於杜魯門博物館。

  杜魯門(資料圖)

  1946年5月31日阿爾沃·湯普森赴東京對石井四郎及25名親信進行詢問,並完成了《關於日本生物戰研究的報告》,提交了對21種細菌戰劑、4種細菌攻擊方式的研究報告以及10張細菌炸彈圖紙。該份報告現存於美國國家檔案館 (270/09/07/04)。

  1947年4月德特里克堡的諾伯特·費爾博士奉命再次赴日本調查,並在6月29日发回的《日本生物武器新信息匯總》里稱“目前在德特里克堡研究的實驗日本人已經做過,並且還有許多新的研究,包括真菌、細菌、線蟲對滿洲以及西伯利亞地區谷物和蔬菜的影響。”“報告還沒有在德特里克堡研究,但是在初步瀏覽後可以確信里面包含了很多有趣且有價值的信息。”

  據稱此份報道長達60頁,包括對炭疽、鼠疫、傷寒、甲乙型副傷寒、痢疾、霍亂、鼻疽等的感染或致死量、感染方式、炸彈實驗、噴灑實驗、穩定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該份報告現存於美國國家檔案館( 290/03/19/02)。

  費爾博士《日本生物武器新信息匯總》

  1947年10月29日起,德特里克堡的埃德溫·希爾博士開始了對於731部隊的主要成員的面談共76次,內容包括植物、動物、人體實驗、各類病毒以及生物武器在戰爭中的運用。

  在12月12日提交《埃德溫·希爾報告》並在報告中極力為石井請願免罪。面談實錄和材料全部收藏於美國國家檔案館。

  而日本慶應義塾經濟學會1991年发表的論文中,也十分明確地提到了桑德斯、湯姆森、費爾以及希爾四人前往日本調研的經歷,以及他們在面談後留下的報告材料。

  美國國家檔案館里的訪談記錄節選

  3

  石井四郎和其他731部隊主要成員把研究成果拱手讓人,是科學家的無私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對於科學家來說,研究成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石井四郎怎麽忍心就這麽把自己培育多年的孩子拱手送給美國?這不禁讓人聯想,莫非美國和石井及其部下做了什麽交易?

  這個懷疑在不少一手二手文獻中得到了驗證。

  美國記者約翰·鮑威爾1980年发表的《日本細菌戰:美國掩蓋戰爭罪》一文中引用了1947年5月6日被派往東京的美國生物武器專家发給華盛頓的一封電報:“石井表示如果他本人以及他的上司和手下可以不以戰爭罪被起訴,那麽他願意詳細描述實驗內容。”

  同年7月1日,愛德華·韋特爾博士寫給美國國務·陸軍·海軍調整委員會(SWNCC)的備忘錄中也提到 “(石井及其同事)願意提供從人體實驗和動物實驗解剖獲得的8000張玻片…任何’戰爭罪’審判都將向所有國家完全披露此些數據,因此,為了維護美國國防和國家安全,應避免(審判)发生。” 韋特爾甚至直接表明“日本生物武器數據對美國的重要性遠遠比(石井及其同事)被起訴更有價值。”

  美國記者約翰·鮑威爾的《日本細菌戰:美國掩蓋戰爭罪》節選

  最有說服力的證據莫過於日本記者青木富貴子所著的《731石井四郎及細菌戰部隊揭秘》中提到的石井與美軍司令麥克阿瑟的秘密的口頭協議。

  青木富貴子寫道自己在美國國立檔案館里看到了“鐮倉協議”,其中包括 “秘密調查報告僅限於希爾博士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中的美國人以及石井四郎和約20名研究人員範圍之內” 和“日本研究人員將受到絕對保護,免於追究戰爭罪責” 在內的等九條協議。

  然而美國不止幫石井及其同事逃脫了戰爭罪的審判,不少史學家懷疑德特里克堡雇傭了石井為美國研究生物武器。

  1995年3月18日紐約時報刊登的一篇名為《731部隊的罪行》的文章中寫道 “美國希望得到日本的生物武器數據以供其用於軍事。(這些數據) 不僅讓731部隊的負責人免於戰爭罪的審判,並且給他們发起了美國的工資。”

  英國衛報在2005年5月10日刊登的劍橋大學講師理查德·德雷頓的《空白的道德支票》中也寫道“曾在滿洲進行人體實驗的日本石井四郎後被美國雇為生物武器顧問。”

  如果說這些指控僅僅是史學家的猜測,那麽1947年7月22日由時任美國情報部門負責人的威洛比將軍秘密发送到華盛頓的電報就是實錘。

  威洛比在電報中寫道 “我必須要指出這是明智地使用MID機密資金的途徑 (也是此資金的主要用途) …… 倘若我們不能留住這些人,丟失臉面或是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將破壞迄今為止已成功发展的關系。”

  威洛比发給華盛頓的秘密電報

  於是在仔細考量了731部隊的實驗成果數據對“美國國防和國家安全” 的重要性後,SWNCC的赫伯特將軍在8月27日的備忘錄里寫道對最終立場文件的一些更改建議, 包括以下內容:“目前的數據…看來不足以構成維持針對石井和其同事的戰爭罪行指控。” 該份備忘錄現存於美國國家檔案館(250/68/05/03)。

  最終1946-1948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中,由於某大國的操控、掩護,在中國犯下的嚴重細菌戰罪行的石井四郎以及所有731部隊參與者因“證據不足”無一被提起訴訟。

  4

  熱度不斷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實驗室與731部隊有什麽關聯呢?

  德特里克堡生物實驗室的官方名稱是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United State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在傳染病的研究和防治領域有著極大的影響。然而近些年來,德特里克堡卻因其他原因頻頻登上頭條。

  根據1989年美國雷斯頓埃博拉事件紀實作品《血疫》的描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德特里克堡的存在。而這本書在2019年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改編成為了影視作品。

  2001年的炭疽熱襲擊,德特里克微生物學家布魯斯·埃文斯(Bruce E. Ivins)取出炭疽孢子並用信寄出,導致5人死亡17人感染。而就在2008年,當聯邦調查局发現他的可疑之處並將逮捕埃文斯時,這位“備受尊敬”的科學家卻選擇自殺。

  2011年到2016年,周邊的居民請願關閉德特里克堡,請願人寫道“德特里克堡的武器滲入地下,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影響了成千上萬人,讓我的家人,朋友和鄰居得了罕見的癌癥。它已奪走了2500多個生命。”研究人員在德特里克堡附近发現的泄漏的橙劑、炭疽、武器化肉毒桿菌中毒和放射性碳十四。

  德特里克附近居民发起的請願書

  有趣的是,上述這些大多數都曾在石井及其同事的731部隊研究過。上文提到的美國記者約翰·鮑威爾的《日本細菌戰:美國掩蓋戰爭罪》一文中對此也有詳細敘述:“顯然,在德特里克堡的研究者從日本同行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 有研究者稱 (得到的報告) 是’無價之寶’。美國後來研发的生物武器與日本已開发的武器極為相似,例如用羽毛感染孢子病毒就是石井的想法之一,後來,羽毛炸彈成為美國生物武器庫中的基本配置。”(如圖)

  而鮑威爾書中的這段話,正出自腳注標記為42的這篇來自德特里克堡的報告。

  而在越南戰爭中投入實戰的橙劑,根據曾幫助美國農業部整理橙劑相關文獻的學者阿爾文·楊(Alvin L. Young)所著的《橙劑的歷史、用途、特性及環境歸宿》一書記載,研发、測試所謂“戰術除草劑”(包括橙劑在內)的牽頭機構即德特里克堡的化學武器研究實驗室。

  而這本書當中,也留下了很多關於德特里克堡在“戰術除草劑”研究中的圖片和文獻資料。

  的確,從美國國家檔案館數據庫的記錄中可以看到,在1946年到1949年期間,近60份731部隊相關采訪和研究都是在德特里克堡進行的。這些美國從“惡魔醫生”石井手里獲取的研究成果,輾轉來到德特里克堡並再次“大放異彩”。

  2019年7月到8月,德特里克堡內部報告了兩次泄漏,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在現場檢查和評估之後,停止了該實驗室的研究項目。

  新冠疫情爆发以來,美國少數政客不斷地指控這個來源還沒有調查清楚的病毒是中國的實驗室中制造出來的。盡管他們言之鑿鑿、信誓旦旦,甚至指控的表述前後不一。但證據就像他們口中的象牙一樣虛無縹緲。

  相反,德特里克堡給了我們太多未知和不確定。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個坐落於“空氣香甜”馬里蘭州的基地,接手了對中國人民有著最大傷害的731部隊的“研究成果”,用來做什麽,我們不得而知。而其病毒曾經泄漏的“實戰經驗”,更讓人不寒而栗。因為這里保存了比新冠病毒更讓人擔憂的,危險性更強的其他病毒。

  寫在最後:美國掩蓋石井等人的戰爭罪,德特里克堡接手731部隊,在這個國家重要政客都可以毫無根據的隨意造謠的時代,即使真相為真又有多少人看得到呢?也許就如英國病毒學家阿拉斯泰爾·海博士在2004年《自然》雜志里寫道的一樣:“遺憾的是,很少有在這一領域研究的中國學者有權限瀏覽相關的檔案。”

  現在再看美國駐華大使館2018年2月28日的微博,耐人尋味。

  【參考文獻】

  美國國家檔案館日本戰爭罪節選文獻

  https://www.archives.gov/files/iwg/japanese-war-crimes/select-documents.pdf

  Byrd,G.D, General Ishii Shiro: His Legacy is That of Genius and Madman, 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https://dc.etsu.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167&context="etd"

  Guillemin, J. (2017). Hidden Atrocities: Japanese Germ Warfare and American Obstruction of Justice at the Tokyo Trial.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oi:10.7312/guil18352

  Hay, A. Japans secret weapons. Nature 427, 396 (2004). https://doi.org/10.1038/427396a

  John W. Powell (1980) Japans germ warfare: The U.S. cover-up of a war crime,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12:4, 2-17, DOI: 10.1080/14672715.1980.10405225

  Reed C (2006)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Japanese Mengele: Payoffs and Amnesty for Unit 73, The Asian-Pacific Journal.

  New York Times (1923-Current file).The Crimes of Unit 73. Mar 18, 1995;

  Shahid M.(2016). 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Our Institutions Fail to Protect Us. https://time.com/4289156/fort-detrick-lawsuit/

  Sheldon H. Harris. Factories of Death: Japanese Biological Warfare, 1932-1945, and the American Cover-up.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2

  731石井四郎及細菌戰部隊揭秘 作者[日]青木富貴子

  圖片均來自網絡

https://xw.qq.com/cmsid/20200515A0QZD000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link&aid=1356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