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教中國化』的大略過程
2014/02/27 12:27:30瀏覽3200|回應4|推薦18

文是我取材潤飾自 《一本書讀懂中國美術史》楊琪著, 2012, 中華書局。

文末並有吾人所發想的幾個思考問題。

我認為該文寫得簡明扼要,淋漓痛快,特引該文以為誌。

下文中如果有括號加了下底線套綠色粗體字,則為吾人所自行批註以資各位區別。另,所有的文字套色及粗體字,皆為本人所自行標示。


傳統佛教與中國實際社會狀況的矛盾有三個:

 

第一個是政治矛盾,也就是佛教與中國最高統治者的矛盾。

佛教與中國最高統治者的矛盾突出表現在:誰是中國大地上最高權威主宰?

佛教回答說:大地上的最高權威和主宰是,不是君主。佛教明確地說:『沙門不敬王者。』這裡的沙門,就是和尚。沙門不敬王者,就是和尚只敬佛,不敬國王。在佛教看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皇帝與一般人沒有區別。(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王者也是。沙門只敬“佛”,那麼“佛”是否也為平等的人?

中國的最高統治者說:大地上的最高權威是皇帝,不是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佛與皇帝到底是什麼關係(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老大?),是佛教中國化的首要問題、根本問題。只有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佛教才能夠得到政治的支持,用政治的力量推廣佛教,至少不反對佛教。不解決這個矛盾,佛教就無法在中國生存、傳播。

東晉咸康六年(340年),成帝年幼,庚冰輔政,代成帝下詔,要求沙門致敬帝王。斥責沙門不向王者致敬是“違常務,易禮典,棄名教”,因此要“禮重矣,敬大矣,為治之綱盡於此矣。”就是說,治國的根本,就是講究所謂禮,就是敬帝王。但是,沙門破壞了禮。致使“尊卑不陳,王教不得一。“為了統一國家的禮制,維護國家的統一,沙門必須敬王。這個詔書,把國王、皇帝的意志表現得清楚明白。應當說,這是如何處理處理政治與佛教關係的第一次高層大討論。

這個詔書有一個問題:佛教主張佛是最高權威,錯了嗎?如果錯了,佛教還能夠存在嗎?

南北朝時代的慧遠,寫了一篇《沙門不敬王者論》,既承認了佛是最高權威,論證了沙門不向帝王致敬的理由,又承認了皇帝的權威,驗證了佛教應該政治與佛教為王權服務。他說,佛教有兩大任務,一是處俗弘教,二是出家修道。這兩件事,都是為了“弘教”,教人忠孝節義。起什麼作用呢?“道洽六親,澤流天下”;“協契皇極,大庇生民”。就是說,佛教可以協助皇帝,保護百姓。慧遠的這個思想,確定了佛教為皇帝服務,以後,這個方向沒有發生重大的變化。

對這個道理,玄奘看得十分清楚。他說:『不依國王,則法事不立。』玄奘回國後,一直跟唐太宗保持良好關係。唐太宗勸玄奘還俗,協助自己處理政務,玄奘不肯,但又不能得罪皇帝,他說:『仰唯陛下上智之君,一人紀綱,萬事自得其緒。』既拒絕了唐太宗的要求,又恭維了唐太宗。至於他寫的《大唐西域記》,一定要唐太宗作序,不斷地稱聖明,『四海黎庶,依陛下而生

中國人解決皇帝與佛教的矛盾,還有更巧妙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就是宣布:皇帝就是佛。皇帝=

在釋迦牟尼圓寂之後,在中國的大地上,佛在哪裡呢?不在印度的山林裡,也不在西方的極樂世界裡,就在金鑾殿金鑾殿亦即太和殿。此為中國第一殿,為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重大儀式的場所,為人間皇權主宰的具體象徵。裡。今天的佛,就是皇帝

北魏和尚法果說,聖上,『即是當今如來,沙門宜應盡禮』。並且,進一步說,王就是佛。『能弘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禮佛耳。』今天,能夠弘揚佛法的是誰呢?就是當今的皇帝。皇帝就是佛。我給皇帝跪拜,就是給佛跪拜。如果以此標準,所以即便是殺人不眨眼的暴君,荒淫朝政的昏君、亡國之君(在亡國前)也仍應該就是佛才對。

在雲岡石窟中,佛是什麼樣子?國王、皇帝是什麼樣子,佛就是什麼樣子。皇帝臉上有一顆黑痣,佛的臉上就有一顆黑痣。皇帝的腳下有一顆黑痣,佛的腳下就有一顆黑痣。《魏書》上說:『是年詔有司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顏上下足各有黑石,冥同帝體上下黑子。』(把“人”提升到“佛”,這樣在拍皇帝的馬屁會不會拍的太過火了?

更直接的辦法,就是皇帝自己宣布,我就是佛。武則天自稱,自己就是彌勒佛下世。但是,自己宣布,畢竟是有缺點的,因為沒有文獻的根據。人們會帶著懷疑的口吻問道:事情真的是這樣嗎?佛經上這麼說過嗎?

為了解決人們的懷疑,沒有文獻根據,可以創造文獻根據,因為佛經也是人寫的。那麼,當我們相信佛經的時候,我們所相信的對象,到底是佛,還是人?僧人懷義,法明就”創造“了一部佛經,叫做《大雲經疏》, 在這部佛經裡鄭重宣稱,武則天是彌勒下世。這樣,武則天是佛,就有了文獻的根據。武則天看到《大雲經疏,十分高興,如獲至寶,立即詔令全國,各州都要建立大雲寺,藏大雲經,並且由高僧宣講這部經。

這件事,不僅深刻地影響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而且深刻地影響了敦煌佛教石窟藝術的發展。在敦煌石窟中,最大的佛是北大像,在96窟,彌勒佛高35.5米,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彌勒佛兩腿自然下垂,兩腳著地。目光下視,高大威嚴。右手上揚,亦即拔除眾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亦即滿足眾生的願望。這就等於是一個『符號』。就好像『和平鴿』,鴿子被人類延伸賦予為代表『和平』的意義如果符號真的”等同“於真實的話,那麼、很多人喜歡吃鴿肉,豈不是代表他們踐踏了『和平』的『理念』呢容納佛的洞窟,是一個高聳的空間,上圓下方,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天圓地方,上小下大,很容易讓我們想起無盡的蒼穹。不僅佛的高大,而且,佛所處的空間,使佛像具有一種震懾人心的氣勢,人們會覺得佛的莊嚴偉大和自己的渺小卑微。

這座彌勒佛像是武則天時代建的。這座彌勒佛就是武則天

第二種辦法,就是宣布皇帝高於一切,甚至高於佛。根據維基百科對於佛的定義: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除一闡提[1]﹞,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修行,一一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的成因,非一生中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身妙覺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所以一切諸佛如來一定都是十號具足。)那麼說來,皇帝豈非就是高於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了?皇帝可以給老百姓下命令,也可以給佛下命令。

維摩詰病了,皇帝去看望維摩詰,皇帝頭戴冠冕,昂首闊步,不可一世,群臣小心翼翼,謹慎侍候。這哪裡是去看望病人?這是給病人下命令,要他做自己的謀臣。唐太宗不就是給唐僧玄奘下過命令,叫他:『助理俗務』嗎?

一句話,中國與外國不同。外國宗教的神是至高無上的,皇帝要服從神;但是中國的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神要服從皇帝

這樣,敬佛與敬皇帝的矛盾就解決了。

第二個文化矛盾,即佛教與中國儒家的矛盾。

佛教與中國儒家的矛盾表現在許多方面,試舉一例:怎樣對待父母?

傳統的佛教主張:”沙門不敬父母。“他們認為,家庭與世俗社會是痛苦和煩惱的根源。應當脫離社會,脫離家庭,不能娶妻生子,不受法律和煩惱的約束,方能求得解脫。和尚應當出家,青燈黃卷,暮鼓晨鐘,而不是孝敬父母。

假如A是得道高僧,佛教徒基於印度習俗對此高僧A的跪拜,對象並不是對這位A本人,而是對這位高僧背後代表的三寶的跪拜。

假設這位得道高僧A的老父老母是佛教徒。那麼,這位A該不該接受他的父母的跪拜?

如果信仰高於倫理,那麼A的父母應該跪拜這位高僧,因為這是對三寶的尊敬;
如果倫理高於信仰,那麼這位高僧A不應該接受跪拜!

如此,對於佛教高僧A的父母而言,到底是信仰比較重要,還是倫理比較重要?唐太宗對此曾經明確下令,禁止高僧接受父母的跪拜,因其違反儒家入世倫理,成為發出禁令的第一人。

中國的傳統文化主張”孝“。儒家認為,出家修行,背離父母,超出世俗道德的約束,是無父無君。儒家主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而佛教使『父子之親隔,君臣之義乖,夫婦之和曠,友朋之信絕。』

只有這個問題解決,家庭才能夠不反對佛教,甚至喜歡佛教。

只有使佛教中國化,緩和佛教與儒家之矛盾,佛教才能在中國發展。

怎麼樣才能夠緩和佛教和儒教孝悌觀念的矛盾呢?

辦法有二:

第一,就是編造一部”偽經“,將儒家的忠孝思想納入佛教的範疇。

佛教有一些經,把”孝“融進佛教理念,例如《大方便佛報恩經》、《孝子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等。這些經,都是中國人假託佛祖而寫的”偽經“。(只要書名有寫上”、、經“這個字就可以相信,這就是”形式主義“的表現。)

這些經雖然是中國人寫的”偽經“,但是,要一個佛祖的真實的故事。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人乃萬物之靈,理論是人寫出來的,故事也是人寫出來的《報恩經》開頭就這樣說:佛到王舍城說法,大比丘二萬八千人同去,食物缺乏。佛的弟子阿難道王舍城乞討食物。他遇到一個婆羅門的兒子也在乞討,討到的美食就孝敬父母,逃得的不好的食物就自己吃,阿難心中特別高興。回來時遇到一個壞人大罵佛祖不孝,阿難回到山中就問,佛法中有無孝養父母?佛說,佛教最主張孝敬父母。何以為證?有一部經,你們不知道,叫做《報恩經》。阿難於是要求佛講《報恩經》,於是,佛說了《報恩經》。

第二,就是深入挖掘、宣傳佛教的孝悌觀念。

佛教不是排斥一切孝的觀念,只是佛教的孝與儒家的孝有根本的區別。在佛教剛剛傳入中國後,遭到儒家學者的責難,認為佛教根本否認“孝”。其實,真是冤枉了佛教。佛教認為,“孝”有三個層次,供養父母,使他們免於飢寒,是小孝;功成名就,使父母高興光彩,是中孝;引導父母遠離煩惱,解脫生死,才是大孝。所以釋迦佛的做法是真正的大孝。我常常親眼看到,很多人把癌症末期、只剩一息尚存的父母丟著,既不願陪也不願管,卻一直在忙著張羅父母死了要找哪些法師,進行哪些法式!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大孝?

經過以上兩種辦法,佛教與儒家的矛盾緩解了。在佛教中孝敬父母的故事逐漸多了起來,佛教的小於中國傳統的孝結合在一起,使佛教逐漸走入了中國普通百姓的心中。

比如,《目蓮救母》的故事就表現了佛教與儒教相結合的孝據《盂蘭盆經》中說,目犍蓮證得阿羅漢果,就想救度父母,報答養育之恩。於是,他以道眼觀察世間,發現自己的母親已經墜入地獄,沒有飲食,餓得骨瘦如柴。目犍蓮非常難過,就盛了一缽飯給母親送去,哪知飯未入口即成炭火。目犍蓮悲痛至極,求佛救度

告訴他說:『你母親在生時,謗佛罵僧,不信因果正法,所以受到報應。這樣的重罪,不是你一個人的力量能夠救的,只有仰仗十方僧眾的力量,才能夠使你母親脫離苦海。每年七月十五日,可準備五味珍饈時令鮮果,供養眾僧。以此功德,可使父母脫離苦海,享無盡福樂。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會,就說明佛教告誡弟子要奉行孝道。

佛教與儒家學說的融合是佛教中國化的重要標誌。

佛教主張五戒(不生、不竊、不邪、不飲酒、妄語)。

儒家主張五常()。無論是佛教,還是儒家,都說它們是一致的。

佛教徒湛然說:“乖仁,。”

儒家《顏氏家訓》說:“仁者,不殺之禁也;義者,不盜之禁也;禮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

協調佛教與儒家的矛盾,是關乎佛教命運的一件大事。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還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後梁明帝在江陵建天皇寺。著名畫家張僧繇畫了盧舍那佛以及孔子及十大弟子。梁明帝問,佛教聖地,為什麼畫孔子像呢?張僧繇說,這個像可以決定這個寺的命運。。當時大家不明白怎麼回事。後來,周武帝尊儒滅佛,毀掉了天下寺塔,只有天皇寺倖免遇難。因為在寺裡有孔子及其弟子像。可見,是否能夠協調佛教與儒家的矛盾確實關乎佛教的命運。

而儒教與道教的融合也是佛教中國化必須解決的課題。最後,確實到了釋道合流。顧歡說:『道者佛也,佛者道也,、、,佛是破惡之方,道是興善之術。興善則自然為高,破惡則勇猛為貴。佛跡光大,宜以化物,道跡密微,利用為己。優劣之分,大略在茲。』

第三個信仰矛盾,即佛教與廣大信徒之間的矛盾。

佛教主張,累世苦修』

信眾主張,方便通達』。只有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佛教的信徒才能信仰佛教,喜歡佛教。方便通達的信眾等不等同佛教累世苦修的信眾?

佛教的根本出發點是人應該怎樣避免痛苦,獲得歡樂。佛教以為,人生就是痛苦,生老病死都是痛苦。那麼,人能不能避免痛苦呢?什麼時候才能夠避免痛苦呢?

釋迦牟尼說人可以避免痛苦,用什麼方法才可以避免痛苦呢?必須經過『累世苦修』,經過人們無法想像的艱難痛苦,具有無比的犧牲精神,才有可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時候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呢?今生今世是無法到達的。只有經過累世的修行,在遙遠的未來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

釋迦牟尼成佛的過程,就是累世苦修的過程,可以說驚險異常,絕對不是常人可以做得到的。

應當說,這樣的佛教並不適合多數人的需要。

信佛教的人,都想成佛,進入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如此困難,這實際上等於告訴人們成佛是不可能的。那又何必信仰佛教呢?

所以,佛教的大發展,一定要找到一個死後成佛、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方便的途徑

社會需要什麼,就會找到什麼!如此豈不是先有箭,再畫靶?

到了唐代,表現西方極樂世界的壁畫,赫然立在眼前,那不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虛幻目標,而是一個邁步就可以走入的世外桃源

人們想成佛是個很容易的事。有所謂《法華經變相(方便品)》告訴人們,成佛有什麼方便的途徑。

人們往往以為成佛要通過十分艱難的途徑:出家、吃齋、念佛、苦修等等。其實,這樣的看法是不對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管過去有什麼惡性,只要放下屠刀,沒有必要經過“累世苦修”,就可以很方便地“立地成佛”,進入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強盜都能夠立地成佛,那麼,作為普通人應當更方便地成佛,人們尋找能夠幫助普通人成佛的神仙,誰能夠使人方便成佛,誰就是好神仙好像書上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良藥就不可以是苦口了嗎?

這時,作為佛教的創造者,釋迦牟尼成佛的道路,反而被人們淡化了。實際上,只有這樣的佛,才是受大眾歡迎的佛。而可以不必經過類世苦修,立地成佛,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神佛,反而被強化了。實際上,只有這樣的佛才是最受大眾歡迎的佛。

本文作者楊以為,中國人最喜歡的佛有兩個:

一個是維摩詰

在佛教中,修行的人可以出家,就做比丘。就是我們俗稱的和尚。當了和尚,不結婚,吃齋,念佛,棄絕各種享受,經過各種苦難。

但是,還有一種修行的人,他不出家,不脫離世俗生活,在家修行,他們依然可以結婚,不用吃齋,念佛,(或者只在初一、十五吃齋、焚香、打坐、念佛),這就是居士。當居士就比當和尚有更多的世俗的享受但是當居士依然要受各種限制,至少初一、十五要棄絕人生的享受。就是平時可以享受人生時,也不能夠理直氣壯、明目張膽地花天酒地,自己的行為要受各種佛禮的約束,成佛的道路依然艱難。

有沒有能夠成佛,但又能夠理直氣壯、明目張膽地享受人生的方法呢?有。神仙之中有一位光輝的榜樣。那就是維摩詰。

在古代的印度,有一位最著名的居士,叫維摩詰。他不但精通佛法,而且口才極好,博學善辯。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維摩詰成了中國歷代文人學士的偶像,深受推崇。我們熟悉的唐代大詩人王維,名維,字摩詰,他的名字就取自維摩詰。

按照佛教教義,維摩詰本來就是一個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他便成了一個居士來到塵世。

維摩詰最令人們喜歡的是他有兩大本事:一是“善於智度”,二是“通達方便”。所謂善於智度就是說他精通大乘佛教哲理,善於辯論,就是釋迦牟尼手下的大菩薩、大弟子都辯不過他,可以說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句話,維摩詰能說善道。但是這不是沒維摩詰最使人感興趣的地方。最使人感興趣的是所謂“通達方便”,就是說他可以利用大乘佛教的哲理,為自己的所有作為進行辯解。他有許多與出家人不同的行為,例如,佛教徒不許有私人財產,可是他卻資財無數。佛教徒不許娶妻立室,可是他妻妾滿堂。

佛教要求四大皆空、清心寡欲,他出入宮廷,結交權貴,更有甚者,他跑賭場,逛妓院、喝酒吃肉,賭博狎妓,又能夠成佛,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另一個佛是阿彌陀佛

人們看到了壁畫《西方極樂世界》,熟悉了西方極樂世界,那裡是沒有貧困,沒有戰爭,沒有流血、沒有死亡的理想世界。那裡黃金鋪地,樹木花草都是珠寶裝飾,還有用金銀瑪瑙等珠寶砌成的寶池,吃力充滿具有澄潔、甘美、清涼等八種公德的水,水底金沙鋪底,池中蓮花,大如車輪,奇珍異鳥生活於此,鳴叫如音樂般悅耳,人們聽了它的歌唱,就從心底歌頌佛法。

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的主宰,就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叫無量佛,因為這個佛能發出無限量的光,照亮四面八方,所以叫“無量光佛”因為這個佛和在佛國生活的人們的壽命也是無量的,所以又叫“無量壽佛”。

怎樣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呢?人們問阿彌陀佛,成佛、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比較簡單的辦法?

阿彌陀佛告訴人們,成佛有非常簡單的方法,不必累世苦修,不必青燈黃卷,暮鼓晨鐘,不必吃齋燒香,只要生前天天念誦阿彌陀佛,當你死去之時,阿彌陀佛就會帶領眾聖賢出現在你面前,並且帶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前,就可以按照你的意志,逢凶化吉,阿彌陀佛就率領眾神去接你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多麼輕鬆的一件事情呵!所以,阿彌陀佛格外受到人們的歡迎。

在當時,人們用一切手段——銅鑄、泥塑、石刻、刺繡來之所阿彌陀佛的像,不論僧俗,都經常念道:“阿彌陀佛。” 可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

白居易晚年,身患諸種病症,備受煎熬,便開始信奉佛教,看佛經吧,眼睛看不見。到廟裡燒香吧,又走不了道。怎麼辦呢?就是口念阿彌佛陀。甚至不寫詩,也要念阿彌陀佛。他曾寫道:“余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看經費眼力,做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又作什麼?不達又如何?普願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直到今天,有人還把阿彌陀佛當作逢凶化吉的口頭禪。


我最喜歡有附思考問題的書及文章,因為可以讓自己的腦筋動一動,增加一點思考的樂趣。因此,以下我『效仿』一些文後附思考問題的方式,提出我個人由此文延伸出的幾個思考問題,以饗讀者。  

1,佛教『中國化』,意味著『中國化』的佛教與『尼泊爾在地原汁原味的』釋迦牟尼的佛教有異,那麼中國化的佛教與釋迦牟尼的佛教之具體差異何在? 


2,佛教在中國紮根茁壯的原因,在本文中得到了印證。

那麼,什麼原因致使佛教在亞洲大陸開花結果,卻在原生地尼泊爾幾近銷聲匿跡?

其在印度次大陸式微的內外原因為何? 


3,佛教在中國在地生根了,

   a、佛教進入時,當時的中國(公認是在漢代)時代背景為何?

   b、佛教中國化的過程遇到了中國哪些阻力?

   c、本文並沒有著力在道教對佛教的反應。事實上道教在遭遇佛教之時,亦曾大力反抗過佛教,論爭類似於今天的土狗與貴賓狗的矛盾,其『釋』、『道』之爭的原因與過程為何?

   d、佛教與道教的教義具體差異何在? 

   e,如何區別今天的廟宇是佛寺還是道觀? 


4,佛教相對於其他宗教,乃唯一在中國茁壯之宗教。那麼,其他宗教皆未能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原因為何?除了佛教是否在時間佔了先機, 是否也與皇權、儒家、庶民思維衝突有關?有無存在其他因素導致佛教與其他宗教在中土發展的區別?


5,佛教為中國大規模接受外來文化的第一階段,佛教對中國思想文化,以語言為例,例如『心心相印、、、等等』即為源於佛教文化的外來語。那麼,

   a、佛教對中國所產生重大影響,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b、中國第二階段大規模接受外來文化是向哪個國家取經?

        第三階段是向哪些國家取經?


6,每個人都希望進入天堂。窮困的人希望死後不必再作奴隸受苦,權貴希望死後依然有人服侍自己。這些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天堂,那麼,

   a、天堂是為了窮人還是富人而存在?

   b、窮人與富人們的天堂會是同一個天堂嗎?如果不是,那麼天堂到底會有幾個? 


7,根據中國人所熟知的『目犍蓮救母』的故事。

   a,目犍蓮為什麼能夠具有法眼,得知亡母正在受苦?

   b,為什麼『毀佛罵僧,不信因果正法』就該受到報應?受到誰的報應?

   c,救母的方法為什麼只能夠是『供養眾僧』?為什麼【其他的方法都不行】?口念『阿彌陀佛』可不可以救母?

   d,這樣的『經典』是不是【神】所寫的?還是【眾僧】所寫的?還是誰寫的?

   e,這個故事跟虎姑婆的異同何在?哪些人對這個故事深信不疑?

   f,七月十五大拜拜的理論基礎是不是《盂蘭盆經》?

   g,每年到了農曆的七月十五,全台到處都是燒香拜拜,幾乎無一處倖免,空氣中瀰漫著濃得化不開的煙霧,心肺疾病的人無處可逃,這個是不是佛教普度眾生的原意?

8,宗教重在『忠於原味』還是『因勢利導』?如果傳統與現代兩者有衝突,應該以哪一個為準?神應不應該隨著時代的脈動而跟著世俗進化?

 

9,宗教的靈魂在『教義』還是在『儀式』?人們比較需要的到底是教義還是儀式?如果兩者有衝突,應該以何者為準?

 

10、釋迦牟尼是Buddha(覺悟者)之意。他的名字叫喬達摩 悉達多。

a、是人還是神?

b、佛教說釋迦牟尼是他在菩提下自行內在覺悟了人世的道理,抑或是他在菩提樹下聽到了外來的神諭?

c、佛教(Buddhism )有句名言大家絕大多數人皆可以琅琅上口,叫做『色即是空』。該【色】字是什麼意思?【空】字又是什麼意思?準此,佛教是有神論還是無神論?

11、釋迦牟尼及耶穌,都是宗教改革家,

a、他們分別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之下針對什麼宗教的哪一點進行了改革,

b、他們的改革對象及內容,這中之間間有何共通之處?


補充資料:

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中文名
三武灭佛
定    义
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
周世宗时的灭佛
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佛教传入
汉明帝(28年-75年9月5日东汉第二位皇帝)时

1简介编辑

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4张)
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一般认为是于汉明帝(28年-75年9月5日东汉第二位皇帝)时。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曾几度辉煌。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起初佛教极度疯狂,贪奢淫欲,大肆宣传割肉饲鹰、铁钩挂体、剥皮书经、烧身供佛等残忍行为,当时人们对佛教极端狂热,如有人当着大众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遍体流血却颜色不变,又有僧人自以铁钩挂体,燃点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在这样的狂热下,唐朝的僧尼道众、庙宇寺院也是远多于今天。然而盛极必反,佛教的发展,给寺庙和僧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加上佛教寺庙往往享有免税,田地,女婢,奴隶等特权,这造成了社会财富向佛寺的极大集中,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朝会昌灭佛时就说“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另外,由于僧侣不事生产不服劳役,还拥有大量仆役,女婢。在人力资源匮乏的古代这一现象对社会经济和军事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寺院经济力量的过分发展,终于引起了世俗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而僧侣不守戒律霸占田产鱼肉百姓的行为更积累了大量社会矛盾,种种交织在一起的矛盾激烈时,导致通过政治手段加以解决。中国佛教史上所谓“三武一宗”之难,也就是这种矛盾斗争激化的结果。

2魏太武帝编辑

背景

北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那时,由于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所以锐志武功的魏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四三八)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在宰相崔浩的劝谏下,改信寇谦之天师道,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
北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
崔浩出身于著名世族,博览经史,善于阴阳五行及术数之学,历仕魏道武帝魏明元帝、魏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经常参与军政机要,深受太武帝的信任;结识寇谦之之后,信奉道教,受其法术。寇谦之早年就热衷仙道,修持汉末张陵张衡张鲁创立传承的五斗米道,随方士入华山嵩山学道修炼,自诩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谦之从嵩山入平城,结交崔浩,常通宵达旦听崔浩谈论古代治乱史,为之叹美。后来,寇谦之把儒家学说和佛教经律论及斋戒祭祀仪式吸收到道教中来,重新改造五斗米道,以期使后魏帝王容易接纳。
魏太武帝始光初年,寇谦之献上道书,但当时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于是上书劝谏太武帝,使太武帝因而信奉道教,并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太武帝又在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自称太平真君,并亲受符箓,兴建静轮天宫,奉祀太平真君,改年号为太平真君,从此笃信道教。

时间

魏太武帝的废佛行动,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弹压沙门,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翌年,卢水的胡人盖吴杏城陕西黄陵)起义,有众十余万人。七年,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崔浩趁机劝魏太武帝灭佛,于是太武帝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影响

当时太子拓跋晃监国秉政,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劝阻,虽然都不被采纳,但也由于如此,废佛的诏书得以缓宣,而使远近的沙门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史称太武法难。废佛后不久,寇谦之病死,崔浩后来也因撰《魏史》,书中蔑视胡族而遭腰斩,其族人被诛者百余人。废佛后六年,魏太武帝驾崩,魏文成帝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又逐渐恢复发展。

3北周武帝编辑

背景

宇文邕(543—578),字祢罗突,是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他当了十八年皇帝,死时仅三十五岁,史称北周武帝,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这样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什么灭佛呢?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周武帝的出身。宇文护,又名萨保,是宇文泰的侄儿。西魏时,曾任大将军、司空。556年,宇文泰病重临终之际,曾要求宇文护辅佐少主,宇文护表面许诺。第二年,他立宇文觉为帝,建北周。宇文觉“性刚果,恶晋公护之专权”。宇文护见他不服,不久将他毒死,另立宇文毓为帝,为北周明帝。北周明帝在位四年后,宇文护又将他毒死,改立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武帝掌权之前,大权为宇文护掌握。宇文护大力推行佛道,因此当时的武帝也对佛道极力的推崇,这可能也是明哲保身迫不得已之举。
宇文邕宇文邕
天和二年(567),有一个叫卫元嵩的人给周武帝上书,认为“唐、虞无佛图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国,则会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为本,安乐含生,终不苦役黎民。”因此,他建议周武帝灭佛。公元572年,周武帝诛杀宇文护,把大权收归己有后,于次年十二月,又召集道士、僧侣、百官再次讨论佛、道、儒三教的问题。这一次,“帝升高坐,辨释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把佛教抑为最末,事实上已是灭佛的前奏。当时有些佛教徒不知周武帝用意所在,还一个劲地争辩不休,说明佛教当在道教之上,心里很不服气。而另一些明眼人却看透了周武帝的心事,指出:“若他方异国,远近闻知,疑谓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深诚可怪。”他们认为周武帝这样做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为“但顽僧任役,未足加兵;寺地给民,岂能富国”。

时间

建德三年(574)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后,针对继续发展的佛教实体,立即推行灭佛政策,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十分之一的人重新成为国家编户,这对急需兵源和财力的封建朝廷来讲,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影响

周武帝灭佛,时间较长,涉及面广,触动深,成绩可观,这一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此当时有人称赞说:“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灭佛事实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的作用。正因为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国力大大增强,为北周灭齐乃至北周统一北方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佛道二教极度兴盛的南北朝时期,周武帝独树一帜,毁佛断道,但并不屠杀僧侣,显示了其统治的高度灵活性。纵然周武帝个人十分认可甚至是推崇宗教思想,但当宗教的发展与国家机器的运作发生冲突时,他能清醒认识,挈重量轻,果断抉择而不拘泥于传统,实为难能可贵。对比同一时期,即北齐、江左政权的各位封建君主,大多不能正视宗教特别是佛教过度发展给国家带来之不利而盲目推动,更可衬托周武帝统治政策之灵活。

4唐武宗编辑

背景

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之排佛事件。世称会昌法难
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敕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狂热。是时,“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养者”(《资治通鉴》卷二四○)。
唐武宗唐武宗
对此,韩愈儒家立场出发,予以坚决反对。他上表认为,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国所固有,因而不合先王之道。又说,佛教的流行使“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对封建统治有害而无益。他着重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于是他断然提出:“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惑。”(《谏迎佛骨表》,《韩昌黎全集》卷三九)并表示,“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此表正与宪宗的奉佛心意相抵触,且历数前代奉佛之君运祚不长,因而招致宪宗的盛怒,欲处韩愈以极刑。后经裴度崔群等人的说情,最后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反佛是在佛教势力达于鼎盛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比唐初傅奕反佛更为深刻的影响。史称韩愈“素不喜佛”,信奉孔孟之道。他有感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力量强大,中央政权削弱,又有感于儒学的衰微和佛、道的蔓延,曾写下《原道》、《原性》、《原人》等论文。他在这些论文中认为,只有大力扶植名教,提倡忠君孝亲的孔孟之道,限制佛、道的传播,才能有效地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他在《原道》中指出:“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意思是说,佛教背弃纲常名教,有碍国计民生,不合文化传统,务必予以排斥。
韩愈反佛的出发点和立论根据,是为了强化中央政权的政治经济利益,确立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比傅奕涉及的社会和思想问题要深刻得多。为了实现他的儒家政治理想,他在《原道》中提出“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口号,试图以行政手段彻底废除佛教。这一思想为此后唐武宗的灭佛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他所提出的儒学独尊和儒家“道统”,则对宋代理学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宪宗在唐中期还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此后朝政腐败,朋党斗争,国势日衰,而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唐武宗继位后,在整顿朝纲、收复失地、稳定边疆的同时,决定废除佛教。(《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的唯一办法。这是武宗决心灭佛的主要原因。
唐武宗即位后,武宗开始了对佛教的整顿。而赵归真因曾遭京师诸僧的诮谤,常感“痛切心骨,何日忘之”(《宋高僧传》卷十七),这时便利用武宗对道教的偏信,于宫中“每对,必排毁释氏”(《佛祖历代通载》)。他向武宗荐引了道士邓元起、刘玄靖等人,以声气相求,同谋毁佛,加强了唐武宗灭佛的决心。
会昌三年(843)四月,朝廷“命杀天下摩尼师,剃发令著袈裟作沙门形而杀之”(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会昌四年三月,以赵归真为“左右街道门教授先生”,而“归真乘宠,每对,排毁释氏,言非中国之教,蠹耗生灵,尽宜除去。帝颇信之”(《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

时间

唐武宗灭佛,实始于会昌初年,而至会昌末年达到高潮。早在会昌二年(842),武宗已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违戒者还俗,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充入两税徭役”(《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会昌四年七月,敕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还俗。
会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又令勘检所有寺院及其所属僧尼、奴婢、财产之数,为彻底灭佛作好准备。同年四月,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面毁佛运动。僧尼不论有牒或无牒,皆令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摧毁;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铸钱,铁交本州铸为农具。八月,下诏宣布灭佛结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同时还“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以使“不杂中华之风”。

影响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会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到会昌五年(845),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灭佛。他下令僧侣40岁以下者全部还俗,不久又规定为50岁以下,很快连50岁以上的如果没有祠部的度牒也要还俗,就连天竺和日本来的求法僧人也被强迫还俗。日本圆仁和尚在他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次“法难”的情况。 根据武宗的旨意,这年秋七月裁并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废毁;下州寺院全部拆废。长安和洛阳开始允许保留10寺,每寺僧10人。后来又规定各留两寺,每寺留僧30人。京师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天下各地拆废寺院和铜像、钟磬,所得金、银、铜一律交付盐铁使铸钱,铁则交付本州铸为农器,还俗僧侣各自放归本籍充作国家的纳税户。如是外国人,送还本处收管。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在“废佛”的过程中,对其它外来的四教:祅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废除手段。凡国中所有的大秦寺(景教),摩尼寺,一并撤毁;斥逐回纥教徒,多半道;京城女摩尼七十人,无从栖身,统统自尽;景僧,祅僧二千余人,并放还俗。 武宗灭佛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主要原因是当时佛教的势力非常强大,唐武宗在他的旨意中说,佛教寺院的规模比皇宫还要大,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寺院不纳税,对国家财务是一个重大损失。同时僧人过多亦会影响生产活动,造成田荒民饥等后果,影响国家稳定。另一可能是唐武宗本人更加信奉道教,因此打击佛教。[1] 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

5后周世宗编辑

背景

由于佛教寺院僧尼构成了国家财政上的负担,世宗下诏禁止私自出家;订立严苛的出家条件,并规定必须在国家公认的戒坛受戒,否则无效;不许创建寺院或兰若,违反的僧尼,课以严刑;未受敕额的寺院,一律废毁;民间的佛像、铜器,限五十日内交由官司铸钱,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处死。总计,废毁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大量的佛像及钟、磬等法器被铸成通钱,世称一宗法难。

时间

第四次法难发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九五五)。

影响

相传 世宗下诏毁坏佛像时,镇州有一尊铜制观世音菩萨极为灵验,因此无人敢去毁损。世宗乃亲自前往该寺,用斧头砍毁菩萨胸部。在这几次灭佛事件中后周世宗灭佛,是最有影响的一次。其实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都前后采取过一些禁佛的措施,但其中周世宗灭佛则是比较大的一次。从现有的资料上记载,周世宗此次灭佛,并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而是带有一种整顿佛教的性质,还保留着很多寺院与僧尼。但由于整个中国佛教的发展,已经走向了勉强维持的阶段,经过这一个打击之后,就更显得萧条衰落了。在这一背景之下,三教之争,就更趋于缓和从,这之后,儒佛道三教之争,已不像过去那么尖锐,也不像过去那样明显,虽然还是有,但相对而言,规模都比较小。

6综述编辑

据以上史书记载“三武一宗”这四次灭佛的主要原因,各帝王动机不一,情况各不相同,但如出一辙。无非是政治原因;思想文化领域的冲突;僧团道风方面的缺陷;僧俗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方面等问题。宋代宗颐禅师为此做过检讨:“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古德云:“要想佛法兴,只有僧赞僧。”又《百丈清规》云:“道场以无事为兴旺”;佛陀曾经说过,我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破坏僧团,不守清规,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
东晋名僧道安大师说:“不依国主,法事难立”;太虚大师提倡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人生佛教理念……也都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四次废佛以后,在中国还保留着兴旺的佛教宗派——禅宗。禅宗历史上著名的百丈怀海禅师,制定了一套《百丈清规》。除僧人立守戒律外,还提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理念,这和当时社会背景相契应,故禅宗在灭佛中影响不大。也是契合当时社会因缘的。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面对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佛教如何与社会相适应,共建和谐呢?如何做到道场兴旺,海众安和呢?如何发挥佛教在新形势下的积极作用呢?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是决定万物之本,只有固本求原,万物才能滋长,海众方能受福。所谓固本即是僧伽队伍的素质建设,是否符合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和要求,有没有起到引领社会、人心、和谐、净化的作用!寺院本是选佛场,是否有发挥其应有功能和作用,还是作为一种“文物”或“神庙”来供奉?尤其从四次灭佛中看出经济是灭佛的共因,当今社会经济繁荣,寺院香火、弘法亦“水涨船高”。但规范、如法、利用、管理好……,为社会和谐、佛教发展,不得不“三省”吾身。终归究底,保持佛教僧团的清净庄严是关键,发挥佛教社会价值是维护佛教兴盛的根本。
在前两“武”之法难中,确实与儒学有涉,但这种关涉主要表现为政治,而不是宗教。魏太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鉴于当时汉人即将鲜卑族视为“胡”或“戎”,而他欲一统天下,成为统治以具有高度文化传统为主的汉族组成的整个中国的皇帝,所以要推崇儒学和道教来标榜自己他称佛教为“胡神”、“胡经”,以明自己非“胡”。其灭佛诏令中说由于“鬼道炽盛”,致使“政教不行,礼义大坏”;“王法废而不行”,而他自己“欲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俨然是一个汉族之王道正统的形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推尊儒学,并没有把儒学视为宗教,反而认为儒学必与鬼神和迷信相对立。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的诏令中说:“愚民无识,信惑妖邪,私养师巫;挟藏谶记、阴阳、图纬、方伎之书。又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孳。非所以一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魏书·世祖纪》,同书《释老志》载为太平真君七年、即公元446年。)这里,“方伎”乃神仙道教之源;而“谶记、阴阳、图纬”不唯道教所有,也在两汉以来的儒学中兴风作浪。太武帝的灭佛不仅针对佛教,也把混进儒学的“妖邪”和其他蛊惑人心的“师巫”一并扫除,客观上起到使儒学纯正化的作用。
北周武帝的排佛与魏太武帝的灭佛有相似之处。从历史看,周武帝也表示自己不在五胡之列,故无心敬佛。为了表现与汉文化的认同,他不但崇儒,本来也是偏袒道教的。但在建德三年(574)五月他所召集的佛道辩论会上,经道安、甄蛮、智炫等人的揭发,使周武帝认识到道教的教义虚妄和迷信方术,所以连道教一并罢黜但他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态度,没有杀人;对高僧量才任用,委以官职;鼓励继续探讨佛、道的哲理,这些皆表明对汉文化和儒学认识的深刻。北周武帝灭佛,同时也灭了道。这也是和当时北周武帝后来推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北魏末年,社会动荡。公元 515 年爆发过冀州沙门法庆聚众造反之事,其众多达 5 万以上,法庆自称“大乘”,鼓吹“新佛出世”,所至即毁寺、杀僧、焚经、烧像,故此对当时的僧俗地主统治阶级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北魏镇压了“大乘起义”后不久,在公元523年,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六镇起义”,接着各处纷纷出现反魏起事,群雄并出。当时北方地区的僧、道阶层过于庞大。根据《魏书》称,正光(公元520-525年)以后,不少原属国家的编户民众,为避苛役重赋,相继投入空门;此外,其时社会政治动乱的加剧,亦令普通百姓寻求相对安全的宗教实体之庇护。以致全国的佛寺竟有3万之多,僧、尼数目则有200万之巨,这在当时北中国的人口比例上,达到了极高的程度,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6分之1。士这促使封建国家政权采取极端手段,以扩大经济来源来充实国力。
唐武宗灭佛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在其次道、佛之争但与儒家无关。
而五代周世宗灭佛则主要是经济原因促成的。周世宗即位后,继承后周建立者郭威的改革政策,在劫后余灰、民生凋弊的情况下,欲一统天下,采取了均定赋税,发展生产等措施增加财政收入。是时中国乏钱,他想到毁铜像铸钱的方法。周世宗谈到其灭佛的理由时说:“吾闻佛说以身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既然佛可以舍身救人急难,为什么不舍铜像救天下呢?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可以看出其主要原因在经济,而不是其他。事实上,周世宗也未敕禁绝佛教。佛教在五代的衰败,实为战乱所致。

7评价编辑

北周武帝灭佛运动确立了沙门必须尊重皇权的政治的原则,断绝了佛教寺院与平民政府分权抗仪,发展成为政教合一政权的可能,确立了中国皇朝政教分离的传统,使中国在此后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得以在国家制度上保持了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在周武帝废佛以后,部份僧侣混迹民间,或逃匿山林,另有部份僧人则南渡陈朝,因此促进南北朝佛教的交流。
唐武宗灭佛,佛教寺院财产被剥夺,僧尼还俗,寺庙遭废,经籍散佚,佛教宗派因失去繁荣的客观条件,从此也由极盛而走向衰微了。但是大量僧尼还俗,寺庙土地与财富受过政府所有,客观上也减轻了人民供养僧尼的经济负担。
魏太武与周武帝灭佛仅限于北方,南方佛法依然大炽。周世宗时也未统一天下,势力有所不及。但经历这些大规模的灭法运动,中国佛教的两大重要支派(南传佛教、西传佛教)受到严重打击,此后再也不复国教气象。中国佛教的大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也在这些运动中毁灭。禅宗佛教因其特殊的教规(自耕自食),在这些运动中损失最小。此后迅速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与此后随蒙古、满清入主中原而来的藏传佛教,隐然并驾齐驱。
三武一宗的教难,虽然使得佛教几经摧残而致衰微不振,但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以后,思想已深植社会民心,因此,在遭受重重打击之后,却始终屹立不摇,并很快地复兴佛法。

8佛道争端编辑

首先是佛教外来宗教造成的种族冲突。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自然就会引起华夷之辨十分严格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反感。南朝萧齐的顾欢就曾经撰文《夷夏论》谴责佛教说:“道则佛也,佛则道也。其圣则符,其迹则反。……是以端委搢绅,诸华之容;剪发旷衣,群夷之服。擎跽磬折,侯甸之恭;狐蹲狗踞,荒流之肃。棺殡椁葬中夏之制;火焚水沈,西戎之俗。全形守礼,继善之教;毁貌易性,绝恶之学。……今以中夏之性,效西戎之法,既不全同,又不全异。”顾欢是南齐时代信奉道家的名士,他将佛道的争端上升到了夷夏之辨,华夷之防并不是偶然的,佛教在传入中国那一刻起就一直受到这样的责难。道教更是站在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上去攻击佛教。
其次是佛道孰为上的争执。两晋南北朝时,佛道并盛,统治者往往出于自己的需要,对两教或有取舍,或调和并倡,这就使两派开始争夺宗教势力的主动权。这个时期,佛教被官方认可甚至大力提倡,南朝自东晋时期一直到宋齐梁陈各个朝代,帝王大多都非常崇信佛教,梁武帝更是对佛教推崇有加,甚至舍身入寺(事实上他入寺后大臣们都要凑钱把他“赎”出来,所以说为了钱更加恰当),佛教在南朝有了蓬勃的发展。北朝从后赵的石勒、石虎时代开始支持佛教,中间虽然经过魏太武帝灭佛,但此后佛教再度兴旺,更有甚者如魏孝明帝崇佛抑道,大大推进了北朝佛教的发展。因此,佛教在南北朝由于自身的日趋成熟和统治者的扶持,大大地扩展了势力,而此时道教刚刚从民间走向上层社会,刚刚向正统化转变,力量相对薄弱,但道教毕竟是本土的,传统的宗教,因此道教在这一方面就拥有相对的优势。两教就产生了“孰为上”的争执。
由此可见,佛道争端,其实并不是两教的教义和宗教哲学的冲突,而是两种不同文化在融合中的冲突,是两种宗教间的利益的冲突。

9共性编辑

起因基本相同

佛教初入中土,寺院由布施而得到的财产在当时为寺院集体所有,主要用于维持僧人的日常生活和佛事活动,后来随着寺院财产的不断私有化和富有僧人的出现,寺院地主经济才最终形成。寺院地主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寺院地主经济是添加了佛的风韵的封建地主经济,但它的高速发展却给世俗社会的地主阶级增加了现实中的竞争机制,也给国家经济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而封建国家又是由世俗地主们建立和把持的,经济利益关乎根本,所以当佛教势力严重威胁其根本利益时,作为世俗地主的总代表--皇帝,为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不得不对佛教痛下杀手锏。
首先,佛教寺院大兴土木,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统治者信奉佛教提倡佛教的主要原因是:佛教和僧众可以帮助他们麻痹人民,佛教不但可以“敷居导俗”,而且其“济益之功,冥及存没,神踨遗轨,信可依凭”。可以说,统治阶级对寺院的布施,实际上是支付宗教为其统治服务的报酬。参与布施者,上至皇帝,下至王公贵族,构成了寺院经济急剧膨胀的输血队伍。
其次,寺院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严重影响了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寺院经济主要以田产为主,而寺院一般靠施舍和兼并与掠夺两种手段来获得土地。无论国家还是王公贵族兴造寺院,一般都随之施舍一些土地。比如唐高祖时,少林寺因助唐平王世充而被赐田40顷。除皇帝外,大量的王公贵戚也争营佛寺。另外,自南北朝以来,由于社会动荡和王朝更迭频繁,阶级矛盾尖锐,为寻求精神寄托,士族地主和普通民众也将田产大量施舍给佛教寺院,使寺院田产大增。寺院除靠施舍获得土地外,还大肆兼并和掠夺土地。
第三,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政府的税役。寺院经济的突出特点即寺院在占有大量土地的同时,还拥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人民之所以愿意投身佛教寺院,主要是因为寺院有免役调租税的特权。僧尼不但“寸绢不输官府,升米不进公仓”,而且“家休大小之调,门停强弱之丁,入出随心,往返自在”。
除上述危害之外,寺院经济的发展还使寺院内部阶级矛盾尖锐,甚至诱发起义,威胁封建统治,这也可能是封建政权灭佛的一个重要原因。佛教中,佛法平等,但实际上,佛寺中等级十分森严。在僧侣中,寺主和各种神职人员构成了统治阶层,而下层僧侣及依附于寺院的人口则构成了被统治阶层,这两个极不同的阶层,体现了寺院经济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对抗关系。原先,寺院可作为救济场所,然而,后来寺院的救济事业渐渐变成了高利贷剥削。
寺院依附民所受的剥削压榨,比起世俗界农民所受的并不轻。寺院剥削的主要方式是租佃制。比如北朝时,封建政府将罪犯和官奴给予寺院的仆役——佛图户,除“供诸寺扫洒”外,还要“岁兼营田输粟”。又如北魏的僧祗户,他们每年需向僧曹输谷六十斛,其被剥削率最低也该是见税十五。身受沉重经济剥削的同时,他们又被套上了一条神权枷锁,这样双重的重负使他们的处境比俗界农民更凄惨。因此,残酷的压迫剥削,也就激起了僧众的反抗。僧尼有免役调租税特权,寺院的依附民也不向国家纳租税出调役,这已播下官方和寺院间矛盾的种子。当僧众人数少,依附人口不多,僧众又能劝人为善,服从统治时,这矛盾还不突出。等到僧众人数多,严重影响官方税收,僧众又在民间不是起劝化的作用,而是煽动人民反抗,甚至领导人民暴动时,政府和寺院间的矛盾就突出了。限制壮年劳动者出家,强制僧尼还俗,严厉取缔佛教寺院的“灭佛”也就出现了。如上所述,佛教增多一个僧徒,即朝廷损失一个丁男的赋役,凡是多少有一些政治头脑的帝王和一般士大夫,总要感到佛教是侵夺人口的无底巨壑。还有一种威胁,即佛教从思想上俘虏中国人作佛奴:生活、礼仪、思想完全被天竺佛徒同化。寺院有其法律(僧律),有其武装(僧兵),不受国家律令的约束,一个寺院等于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佛国。佛国愈多,对当时政治统一的威胁就愈大,所以说,朝廷废佛是有理由的。朝廷灭佛实际上是封建世俗地主与寺院地主之间矛盾激化的反映,但从侧面也反映了儒佛道三教之间的激烈斗争。
三教的冲突以儒道联合反佛为主流,儒道之间的冲突较为缓和。因为儒道同为中土文化,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民族土壤,分别以“自强不息”和“无为而治”相辅相成,相互间没有大的文化隔膜。而佛教则不然,它是印度宗教文化的移植,属一种异质文化,儒道两派从民族心理上都难以容纳佛教。另外,佛教通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的广泛传播与发展,给儒道形成了无形的压力。儒道若要抬高自身的地位,必须首先以压倒佛教、打击佛教势力为前提。首先我们来看儒佛冲突。
从思想文化方面看,佛教是外来宗教,同中国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思想有若干背离之处。从总的说来,儒学是处世治国之学,佛教是出世离俗之教,二者是对立的。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重视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故而要求从个人本身开始,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积极入世的思想。而佛教则认为人生是痛苦,社会是苦海,要求人们出家,脱离现实,以达成佛的目的,这是消极的出世思想。而佛教主张的弃世出家,实际就是抛君弃亲,与儒家忠孝之道完全背离。所以儒佛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特别是对父母的关系上有极大的距离。儒家认为孝是“至德要道,百行之首”, 佛教却别有说法,认为禽兽虫蚁可能是自己的七世父母,今世的父母,可能来世是自己的子孙,这样的怪谬思想,儒家和受儒学影响的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确立为正统思想后,就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人们的行为准则,均受儒家思想影响。加之魏晋及以后的封建统治者仍以儒学为治国之本,故佛教在中国的生根发展,首先遇到的阻力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由于儒家礼教向来是统治阶级维持政权的基本工具,帝王治国的礼法刑政总得依据儒家,朝廷官吏也多半算是儒家中人,因此正是有了这样两种强大的力量支持,才使得儒家反佛的力量十分庞大。
北魏的统治者致力于启用儒士,在安邦治国思想上,以儒学为根据。太武帝提倡儒学,要求王公以下百官,其子弟都要到太学学习儒经。北周武帝时,曾招集群臣亲讲《礼记》。公元573年,周武帝“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唐初以政府的名义颁定五经正本,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使儒学在三教对峙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唐高祖时把儒学当作经世治国之道,广置国子、太学生员,以培育“儒臣”。唐武宗也认为:“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执此二柄,足以经邦。” 所谓“以文理华夏”,也就是以儒家思想治国。除“三武”反佛外,社会上许多儒学之士也加入到反佛的队伍中来。他们从治国安民,维护纲常名教出发,主张整顿佛教,限制佛教。比如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太史令傅奕站在传统的儒家立场上,指责佛教“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军民逃役,剃发隐中,不事二亲,专行十恶”,建议唐政府采取措施,“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避役之曹,恒忻效力”。
佛教在中国生根发展遇到的第二种阻力就是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虽然佛道二教有相近的一面,如佛教的息欲出俗与道教的清心寡欲相近,但二者也有矛盾的一面,如佛教的生死轮回说与道教的长生成仙说相对立。为了争夺宗教的传播阵地,佛道二教的矛盾是很难调和的。而道教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可以说与统治者为了抑制佛教的发展而扶植道教不无关系。由于佛教的兴盛对封建统治不利,所以必须借助道教来削弱佛教的势力,于是道教迅速发展。而道教反佛正是通过皇帝崇道抑佛和道士排佛来进行的。皇帝何以崇道?希冀长生和祈福禳祸可能是重要原因。因为道教具有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并辅以祈福禳祸的功能,而正是这一点,既适应了统治者麻醉人民的需要,又迎合了统治者奢求长命富贵的欲望,所以许多帝王才大力扶植道教。
魏太武帝时,有道士寇谦之明确提出道教应辅佐北方太平真君统治中原人民。魏初宠臣司徒崔浩,“奉谦之道,尤不信佛”。太武帝“及得寇谦之道,帝以清净无为,有仙化之证,遂信行其术”,“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而崔浩常在太武帝面前非毁佛教,谓其“虚诞,为世费害”, 故太武帝对佛教已有不满。而盖吴反魏时佛教私藏兵器,使太武帝感觉到佛教势力对自己政权的威胁,遂下决心灭佛。
北周武帝的灭佛之举,与受到身边道士张宾和卫元嵩两人的影响有关。卫元嵩原籍成都,幼年出家为僧,后入关中,在长安结识一些北周的达官贵人。早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就向周武帝建议“省寺减僧”。周武帝在屡辨三教后,最终确定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在建德三年(574年)的僧道廷辩中,道士张宾被沙门释智炫辩败后,周武帝甚至亲自出马,与沙门斗嘴。虽然接着便是并废佛道,但不久即恢复了道观,道教依然受宠。
道教与李唐王朝有着特殊的关系,唐代皇帝为了提高其门第出身,便宣称自己是道教太上老君李耳的后代,借以把他们的统治说成是“奉天承运”。唐高祖对道教倍加推崇,并正式宣布:道一,儒二,佛三,从而确立了道教在唐朝的特殊地位。唐武宗曾“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修金箓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箓”。而唐武宗利用赵归真等道士主要是道教长生不死的骗术对他产生的诱惑作用。《旧唐书·武宗纪》载:“归真自以涉物论,遂举罗浮道士邓元起有长年之术,帝遣中使迎之,由是与衡山道士刘玄靖及归真胶固,排毁释氏,而拆寺请行焉。”由于武宗迷信道教,所以,当赵归真等在武宗面前“排毁释氏”时,“帝颇信之”。加之宰相李德裕等人的赞同,朝廷从会昌四年(884年)起,便开始毁佛。次年,赵归真又请求与佛教徒论,在武宗的支持下,参加辩论的佛教徒因奋力抗争被驱逐回乡,佛教惨遭痛击。
所以,正是因为佛教有很大的势力,并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尤其是它的经济力量的恶性膨胀日益造成了对政府的威胁和民生的残害;它的自成体系,不敬王者触犯了至高无上的君权;它的不拜父母、剃发染顶又违逆了儒家伦理观念;而佛道两教为争夺宗教主导地位的矛盾又无法调和,才使得社会上反佛有三种强大的力量:一是朝廷与佛教发生利害冲突,因而用政治手段废佛;二是儒家礼教排斥异端;三是道教与佛教争夺宗教上的统治地位。佛教以一敌三,势单力孤。

措施基本相似

灭佛时,“三武”无一例外地动用了国家的行政手段,采用暴力措施禁佛、毁佛。“三武”均连下诏书,强行灭佛,虽然各自在灭佛的程度上有所差异,但其采取的措施却是相似的。
为了能有效地控制足够的人民群众以从事兵役、徭役和缴纳租调,而佛教僧众又有免役免租调之特权,因此在僧众的数量上必须加以控制,故“三武”均下诏强令大批僧尼还俗。北魏末,僧尼有二百万左右,而北齐、北周僧尼总数三百万左右,占当时北方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以至出现了“佛法诡诳,避役者以为林薮” 的现象。魏太武帝于太延四年(438年)三月命50岁以下的沙门还俗。北周武帝也于建德三年(574年)下诏“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广弘明集》卷十曾载,灭齐后,他又使“五众释民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唐武宗令僧尼还俗历时较长。他于会昌二年(842年)十月下敕,要求天下所有僧尼解烧练、咒术禁气,背军身上杖痕鸟文,杂工巧,曾犯淫、养妻、不修戒行者,并勒还俗。若僧尼有钱谷田地,应收纳入官。如惜钱财,情愿还俗,亦勒还俗,充入两税徭役。会昌四年(844年)七月,武宗敕令没有敕额寺院之一切僧尼全部勒令还俗。会昌五年(845年),自四月一日起,令年四十以下僧尼禁勒还俗,递归本贯。每日三百僧还俗,十五日方讫。自十六日起,令僧尼五十以下还俗。至五月十日方尽。十一日起,无牒者还俗,最后有牒者亦须还俗。五月终,长安僧尼尽。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受此牵连,那些流布于波斯、中亚一带,又传入华夏,在唐朝颇受统治者礼遇的外来的宗教如袄教、景教和摩尼教等,也同遭禁止,这些中土传习的外来宗教也共有僧侣二千余人被勒令还俗。武宗废佛,前后共“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还“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然而,僧尼还俗还不足以泄皇帝心中对佛教之恶,他们甚至向僧众们举起了屠刀。魏太武帝的措施是最为残暴的,他采用“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的方法来打击佛教徒。幸运的是虔信佛教的太子拓跋晃时为留守平城的监国,他利用秉政之机,有意缓宣太武帝的灭佛诏书,使远近各地的僧侣得到消息后亡匿免死。但这只能是平城地区僧侣的幸运,其他地区的僧侣却在劫难逃。《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记载:“初,佛狸讨羯胡于长安,杀道人且尽。”《高僧传》卷十《昙始传》也载:“以伪太平七年,遂毁灭佛法,分遣军兵,烧掠寺舍,统内僧尼悉令罢道,其有窜逸者,皆遣人追捕,得必枭斩。一境之内,无复沙门。”北魏太武帝甚至连为僧尼提供避难之所的俗人也不放过。据《魏书·世祖纪》称:“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在其家者,皆遣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唐武宗也下令,如有僧尼不伏还俗者,科违敕罪,当时决杀。会昌三年(843年)四月中旬,武宗令杀天下摹尼师,将剃发及著袈裟作沙门形杀之。由此可见,措施是严厉的,手段是残暴的。但太武帝却以灭佛是“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乃“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 而津津乐道。
佛教寺院和佛像是佛教的物质载体,大量的佛经则是佛教的精神载体,而佛教崇建寺塔,“倾竭珍财,徒为引废”, 所以为了从物质和精神上同时打击佛教,“三武”在强令僧尼还俗的同时,都大肆拆毁寺院,焚毁经像。北魏太武帝灭佛,要求“有司宣告征镇诸军、刺史,诸有佛图形象及佛经,尽皆击破焚烧”,以致“土木宫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矣”。北周武帝并废佛道,“经像悉毁”, 灭齐后,他又“融刲佛像,焚烧经教”。对寺观他没有采取拆毁的极端措施,而是采取了“寺观塔庙,赐给王公” 的措施,但同样达到了灭佛之效果。唐武宗在会昌四年(844年)七月,敕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两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等。会昌五年(845年),又下诏所有非保留的寺院一概限期拆除。武宗前后共拆寺四千六百余所,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而对佛像却另有处置,寺院的铜像、磬、钟统统销毁,用于铸币。所有铁像,交给本州,铸做农器。金、银、鍮石等像,销付度支。甚至衣冠士庶之家所有的金、银、铜、铁像,敕出后限于一月之内,一律缴官。如有违反,由盐铁使依禁铜法处分。而与此同时,佛教经典的散失也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天台宗和华严宗的著作,有些中土已经失传,只能从新罗、日本转抄过来。据《佛祖统记》卷二十四载,唐宣宗八年,潭州岳麓寺僧往太原求大藏经事,中云河东节度巡官为之记,言潭州僧因天下经典武宗严旨毁灭几尽,乃往太原求藏经五千四十八卷以归。此亦可见会昌毁法之严厉。
“三武灭佛”的根本原因是佛教寺院经济的膨胀和封建世俗地主经济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而“凡厥良沃,悉为僧有” 的现象已遭皇帝所忌,所以“三武”对寺院财产的处理上都采取了没收的政策。虽然史料中没有关于魏太武帝对寺产处理的明文记载,但从“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的严厉措施和“土木宫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的灭佛结果看,寺产也逃脱不了被“灭”之列,不被焚毁,即被没收,因为封建政府对过分膨胀的寺院财富早已觊觎很久,夺其资财也在所难免。而北周武帝则措施独特,不是单纯地收归国有,而是先通过“三宝福财,簿录入官”, 然后把“三宝财富,散给臣下”, 最终将寺产“登即赏赐,分散荡尽”。唐武宗对寺产则大张旗鼓地没收充公。他于会昌二年(842年),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违戒者还俗时就开始没收了其钱谷田地,充入两税徭役。会昌五年(845年)又下诏,要求被拆寺院的财产,一律没收充公。这次大规模灭佛使唐政府“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 佛教资财,没收殆尽。
从总体上看,“三武灭佛”的措施是严厉的,尽管“三武”各自采取的措施严厉程度有所不同。北魏太武帝和唐武宗为灭佛不惜动用国家刑律,而北周武帝则主张会通三教,措施稍有和缓,但都使佛教蒙受了巨大损失。

结果大同小异

从“三武灭佛”的结果看,“灭佛”确实有利于发展生产和增强国家的财政军事实力。大量僧尼还俗,并被编入民籍,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从而利于发展生产,而且为封建国家的税收提供了不竭之源,而国家的征兵之源也得以保障。同时,大量的寺院财产被没收充公,给国家提供了不少资财,这就增强了国家的的财政军事实力。所以才有拓跋焘命50岁以下的沙门还俗,北周武帝“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周灭齐后,他又尽废齐境佛教,《广弘明集》卷十言,武帝使 “五众释民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唐武宗废佛,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而唐武宗还将废寺的铜像、磬、钟,统统销毁,用于铸币。所有铁像,铸做农器,金、银、鍮石等像,销付度支。可以说,毁佛毁得其所了。还是北周武帝用一句话道出了灭佛的好处:“自废以来,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岂非有益?” 因为废佛,僧众还俗,出租调服徭役的人增多了,才能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
“灭佛”在给社会和国家带来好处的同时,却使佛教事业惨遭重创。魏太武帝灭佛,将 “佛图形象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后来虽消息泄露,沙门逃匿,佛经秘藏,但“土木宫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矣”。北周武帝废佛道,“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北周武帝灭齐后,继续推行灭佛政策。《历代三宝记》卷十一曾载:“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第宅。三方释子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周武法难为期虽短,但北方寺像扫地悉尽的结果,使僧徒流离颠沛,困难莫可名状。他们或以身殉法,或隐迹尘俗,或遁匿山林,或逃匿海隅,或入通道观。而从唐武宗对金属佛像、法器的处理以及拆毁寺院,没收寺院财产等措施来看,佛教遭受打击可谓惨重。总之,灭佛给佛教以沉重打击,在削弱佛教势力和影响等方面意义巨大。由于寺院经济被剥夺,僧尼被迫还俗,寺庙被毁,经籍散佚,佛像被销,致使佛教失去了繁荣的必备条件,中国佛教于当时就不得不暂衰下去。
然而,历史好象与毁佛的武皇帝们开了个莫大的玩笑,“三武”死后,佛教便迅速复兴起来。北魏太武帝后,文成帝复兴佛教,认为太武毁佛是“有司失旨”。其恢复的措施是:“制诸州郡县,于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任其财用,不制会限。其好乐道法,欲为沙门,不问长幼,出于良家,性行素笃,无诸嫌秽,乡里所明者,听其出家。” 北周武帝灭佛禁道后,周宣帝即位,很快就“初复佛像及天尊像”。后外戚杨坚掌权,“复行佛、道二教,旧沙门、道士精诚自守者,简令入道”, 自此佛教正式恢复。唐武宗死后,宣宗即位,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下诏:“会昌季年,并省寺宇。虽云异方之教,无损致理之源,中国之人,久行其道,厘改过当,事体未弘。其灵山胜境,天下州府,应会昌五年四月所废寺宇,有宿旧名僧,复能修创,一任主持,所司不得禁止。” 朝廷反佛的力量,表面上打击力很重,但接着便是佛教的迅速恢复和更大的发展,原因何在?这不得不令人深思。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佛教兴盛的社会基础,即阶级压迫并没有什么改变。由于沙门享有免除政府赋役的特权,寺院就像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乐土,对下层劳动人民当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佛教之所以迅速再兴,还在于统治者的扶植。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佛教也往往有助于最高统治者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列宁曾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需要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刽子手镇压被压迫者的反抗和暴动,牧师安慰被压迫者……” 君王扶植佛教原因在于利用佛教,他们看准的正是僧侣阶层不可低估的“牧师职能”。皇帝用暴力“禁人为恶”,防止人民犯上;僧侣帮其“度人为善”,让人民自觉地放弃暴力,冀存来世。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的目的,即在于此。所以上层人士信佛可以附庸风雅,穷苦平民信佛可以立即得到实惠的同时,佛教教义又使其精神得到慰藉,民众信佛何乐而不为?
另外,儒道的说教远不如佛教的吸引力大,可能也是佛教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儒学让穷苦平民循规蹈矩,对来世也不抱什么希望,佛教虽然是外来宗教,但其教义的理论深度远远超过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故而能够取得上层社会人士的信仰。从另一方面说,佛教却能解开儒教所造成的精神枷锁,让穷苦平民精神上获得解脱,对来世充满美好希望。教义的某些内容颇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例如,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说,可使受苦受难的人们寄希望于来世。只要信佛,一切罪过,甚至死罪,也可幸免。这些方面,道教都相形见绌。另如,人都不免一死,佛教就从不说只要信佛便可不死,只而说信佛死了有个好去处,反正是否真有死无对证;而道教却公然扬言修成神仙可以不死,可以白日飞升,到天上或海上仙山去永远享乐,这种奇迹当然无从实现,于是宣传不免破产。这就决定在争取广大群众方面道教也不如佛教。
所以从佛教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打击、抑制任何一门宗教仅仅靠消灭信徒的肉体是不能奏效的,重要的是如何改变信徒的信仰。而问题的关键是“三武”都不能深刻剖析佛教泛滥的根源,把佛教泛滥的根源仅仅归因于佛教本身,而没有意识到由于封建专制统治所造成的劳动人民赋役负担过重从而皈依佛门这一重要因素。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封建统治者的灭佛并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佛教,而仅仅只是一种以强硬面目出现的对佛教发展的控制。一旦佛教发展速度减缓,重新纳入封建统治能够实施有效控制范围之内时,便又重新抬出佛教,用来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作为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之一。对此,吕思勉先生曾有论述:“佛狸废佛,别有用心;周武则特欲除宗教之弊,而非欲去教化之实。唐武宗,世皆言其废佛,实亦仅限制而已。限制则去其流弊之谓也。知宗教之不可无,而特欲去其流弊,可不谓之合于理乎?武宗之废佛固不久即复。然┅┅经此一番矫正,宗教之流弊遂渐祛,于物力少所耗费,而弊之中于人心者,亦日澹矣。” 因此,在“三武灭佛”时,佛教一度受到抑制,但并未消失,“三武”一死,佛教依旧普遍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武灭佛”主要与当时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间日益突出的经济利益矛盾有关,也大多与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汇相关。也就是说“三武灭佛”一方面是佛教的发展已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佛教与中国儒家正统文化和道教文化争夺思想统治权的结果。当然,“三武灭佛”更直接与统治阶层,尤其是最高统治者个人的意志和决断密切关联。而在封建专制集权机制的运作下,皇帝对佛教所持的态度,对佛教的兴衰程度甚至可起决定性作用。由此,笔者认为,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其衍变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时,就必然受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而中国社会所固有的那种“神权绝对服从王权”的政治特性,都在表明佛教这一宣扬出世思想的宗教文化,根本无法游离于中国社会严苛的具体条件。而佛教作为一种日益中国化了的意识形态,又是无法从物质上加以毁灭的。虽然佛教在浩劫之后便迅速复兴,显示了其极强的生命力,但“三武灭佛”毕竟用残酷的事实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增添了坎坷的悲剧色彩。但灭佛也表明,当佛教的发展对封建统治有利时,便会得到支持、扶植;一旦脱离或偏离封建政治轨道时,便会受到打击、限制。一句话,神权必须服从王权,宗教必须为封建统治服务。佛教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曲折地发展,这成为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成为推动佛教汉化的客观原因之一。总之,神权和王权这一对封建社会的孪生子,为了各自的发展最终还得走向合作而相行共生,佛教适应了中国社会,学会了“依国主”,则“法事立”;而封建政权则继续利用佛教的“劝化”功能,使政权得以巩固。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UDNYU&aid=11233720

 回應文章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人的需求 宋志明 《太原师范学院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17 11:49
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在学术界尚无定论。有一种大家比较认同的说法,就是在公元58年~公元75年,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当时朝廷派人到西域迎取《四十二章经》,这就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满足西域来的商人信仰和精神的需求,对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不大,没有登上中国哲学的大雅之堂。佛教真正对中国人有影响,还是在魏晋玄学以后。佛教比玄学更“玄”,思辨性更强,丰富了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在中国哲学史上,玄学家扮演了把佛教引入学术殿堂的角色。佛教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融入中国哲学发展的长河呢?显然不是偶然现象,有其必然的原因。中国人之所以引进和接受佛教,根本原因在于有了精神、政治和理论多方面的需求。

一、 文化精英层面的精神需求

对于文化精英来说,言论自由和精神解放是一种普遍的诉求。然而,在中国固有文化系统中,这两种诉求不能得到满足。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文化精英拥有独立的话语权,可以自由地思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可是,自从汉朝进入“独尊儒术”时代以后,文化精英已经丧失了独立的话语权,一切皆在皇权的掌控之下。在西方中世纪,文化精英依托教会,始终保有独立的话语权,在精神领域可以同皇权抗衡。在西方,有“恺撒管的归恺撒,上帝管的归上帝”的说法。可是,在中国,汉代以后的文化精英并没有宗教组织可以依托,不可避免地丧失了言论自由。同西方中世纪相比,中国的皇帝更为霸道,他不但管该恺撒管的事情,也管原本该上帝管的事情,文化精英的话语权完全被剥夺了。中国的文化精英,只能在皇权允许的范围内跳舞,只能在名教的话语系统中言说。

经学衰微以后,玄学家讨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试图突破名教的话语系统,找回不受皇权限制的独立的话语权,但是,他们并未获得成功。除了少数玄学家之外,大多数人仍旧以名教为主流话语。佛教为文化精英们指出一条寻回话语权的道路,那就是借助寺院的力量与皇权抗衡。出家成为僧侣之后,意味着不必再受纲常伦理的束缚,尤其不必受“君为臣纲”的限制,可以在皇帝面前抬起头来,维护自己的尊严。慧远写了一篇《沙门不敬王者论》,强调僧侣不必向君王下跪。僧侣们谈论佛法,拥有独立的话语权,不必像儒者那样,要受到朝廷的干预。由于佛教有这样的优势,自然会对文化精英形成吸引力。即便不出家,在谈论佛法的过程中,也会体味到言论自由的快乐。

玄学家既追求言论自由,也追求精神自由。在如何实现精神自由方面,他们也没有找到好的办法。玄学家找到的实现精神自由的办法无非是清谈、喝酒、吃药,放浪形骸,做一些与众不同、索隐行怪的事情,这些办法只能暂时满足精神自由的需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佛教为他们指出一条比较彻底的路径:放弃世俗生活,出家为僧,选择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由于这个缘故,魏晋以后,佛教的影响力很快超过玄学。一些文化精英不再在玄学中寻找精神自由,而是转向佛教。他们出家当和尚,并不是为生活所迫,也不是身陷逆境,就是为了找到精神自由。

玄学家针对经学家只抓末不抓本的倾向,强调名教以自然为本,特别重视本体论研究,并且看到本体对于现象的超越性。但是,按照中国固有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从肯定了世界的真实性出发,很难把本体的超越性讲得十分透彻。要突破本体的超越性问题这一理论环节时,中国固有的思想资源已经不够用,有必要引进外来的思想资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佛教获得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发展的空间。佛教的哲学思维模式不是天人合一,而是真俗“二义谛”:从真谛的角度看,本体表示终极意义上的本真,佛教称为“真如”,称为“空”;从俗谛的角度看,世界为假有。因此,要证成“空”的本体,必须接受真谛,破斥俗谛,改变人们的世俗观念。用佛教术语来说,佛教的这种讲法叫做般若学。般若学关于本体超越性的论述,显然比玄学家的“贵无”论深刻得多,透彻得多,也复杂得多。佛教以其超越本体论的理论魅力,赢得文化精英的重视,顺理成章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主流。玄学家提出的本体论话题,为佛教超越本体论的传播做了铺垫。许多学者是在接受玄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佛教本体论学说的。玄学培育起来的超越的精神需求,为引入佛教超越本体论,提供了一个最主要的思想诱因。继玄学之后,佛教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涌现出一批大师级的人物。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YUUDNYU) 於 2014-04-17 11:49 回覆:
(續)
二、 大众层面的精神需求

中国哲学在发端时期,就走上了精英文化的路向,只关注上层社会的理论需求,热衷于“治国平天下”之类的政治哲学问题,很少有人关心大众的精神安顿问题。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基本上都是为上层社会着想的,很少为普通民众着想,几乎都属于精英文化类型。儒家哲学鼓励人到朝廷去做官,有强大的激励功能,而安慰功能比较弱。道家哲学鼓励人们到山林去修行,对文化精英来说,有一定的安慰功能,可是对本来就在山林中劳作的贫苦大众来说,并没有安慰的作用。中国的原始宗教在春秋时期就被解构,没有从中发展出有理论形态和组织形态的宗教,没有形成一种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哲学早期的理论构成中,大众文化一直处在缺位的状态。

魏晋以前,政治哲学是主流话语;魏晋以后玄学兴起,转向人生哲学,但玄学家只讲出士大夫所需要的“官”生哲学,也没有讲出有普适性的人生哲学,普通民众的精神安顿问题,依旧无人问津。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普通民众在生活上痛苦得很,在精神上也痛苦得很,特别需要用一种“精神鸦片”来安慰一下,来缓解一下精神上的痛苦。可是,在中国固有文化中,找不到这样一种精神安慰剂。由于这个缘故,当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自然会受到劳苦大众的欢迎。佛教同中国固有哲学的区别在于,它在起步阶段选择的就是下层路线,而不是上层路线。它从生、老、病、死等人生中的痛苦讲起,形成一种适应大众精神需求的宗教文化。佛教所描绘的佛国、净土、极乐世界,有强大的精神安顿功能,可以暂时缓解人的痛苦,对深陷苦难之中的普通民众有极大的吸引力。佛教的这种精神安顿功能是中国文化中所缺少的因素,是需要引进的因素,这就决定佛教在中国有非常广袤的市场。人的精神是需要安抚的,佛教的优势恰恰就在这一方面。

三、 统治集团的政治需求

东汉覆灭以后,经学家倡导的纲常名教的根基已经动摇,社会影响力大大减弱,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下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玄学试图引入道家的自然学说,用以加固名教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玄学家沉溺于过分思辨的哲学话语,并未达到提升名教社会影响力的目的。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出于维系政治统治的需要,必须找到一种有效途径,强化伦理约束力,解决儒家名教失效的问题。佛教适应了统治集团的这种政治的需求。

佛教既有强大的精神安慰功能,也有强大的维护社会道德的功能。在佛教中,有一个以戒律为核心的完整的宗教伦理体系,发挥着劝善止暴的作用,对于优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极有帮助。佛教倡导不杀生、不奸淫、戒贪、戒嗔、戒痴等戒律,都有维护社会伦理关系的意义,归根结底是劝人做一个善人,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鼓励人们造反。佛教虽然否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但抱着一种顺世主义的生活态度,对统治者来说,自然有益而无害。同纲常伦理相比,佛教伦理也有自身的优势。纲常伦理是一种权威主义的伦理诉求,建立在规范上面,侧重于他律,有强制力,但感召力差;佛教伦理是一种信仰主义的伦理诉求,建立在“觉悟”上面,侧重于自律,有很强的感召力。另外,佛教的地狱构想和报应理论,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这也是纲常伦理所缺少的。由于佛教具有这样的优势,自然会吸引统治集团的目光。正是在统治者的扶持下,佛教才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和发展起来。佛教在中国大行其道,还有一个偶然的原因,那就是武则天做了皇帝。女人做皇帝,不可能从儒家纲常伦理中找到“合法性依据”,她求助于佛教伦理,自然在情理之中。

佛教不但能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也能满足统治者的精神需求。佛教关于极乐世界的构想以及关于来世的承诺,对于统治者来说同样有强大的吸引力。梁武帝曾三次试图出家为僧,并不是在作秀,而是在他的眼里,和尚在精神上的高贵程度超过了帝王。统治集团的理论需求,对于佛教在中国走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统治者的扶持,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不可能在中国扎下根来。正是在统治者的扶持下,佛教在中国迅速得到长足的发展,大量庙宇纷纷建立起来。富丽堂皇的庙宇,堪比皇宫,占据天下名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不是说多了,而是说少了。据统计,仅梁朝建立的寺院就有2846所,僧人多达82700人。由此可见佛教兴盛之一斑。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哲学的格局有了变化:不再是儒道互补,代之以儒、释、道三教并立。对于统治者来说,三教各有各的用处,即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在精神生活领域中,佛教占据明显的优势,超过了儒家。

四、 从政治哲学到人生哲学必要环节

讲政治哲学着眼于人的群体性,而不是人的个体性,主要讲社会现象学,可以不必顾及个人的精神世界如何搭建的问题。讲人生哲学着眼于人的个体性,主要讲精神现象学,显然不能不论及个人的精神世界如何搭建的问题。可是,在中国固有哲学中,主要话题是政治哲学,其理论基础为“一个世界”的世界观。按照这种思路,只讲此岸世界,不讲彼岸世界。在中国固有哲学中,没有彼岸世界的观念,没有独立的精神世界的观念。换句话说,中国固有哲学没有搭建出一个供个人选择的、独立的精神世界。由于没有搭建起这样的精神世界,对于人生中遇到的一些困惑,难以化解。王充无法化解“福德不一致”的困惑,就是一个例证。为什么道德高尚的人未必得到好的回报?而品行低下的人反倒可以小人得势?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固有哲学无力回答,而佛教却可以拿出一种解答方式,那就是“三世报应”说。佛教突破了实际的时间观念,虚构出往世、现世、来世三个时间观念,以此解释福德不一致的情形:现世中做好事未得到好报,原因在于往世做过坏事;现世做坏事未得到恶报,来世会得到报应。同任何宗教哲学一样,佛教世界观是“两个世界”的世界观:此岸世界是不真实的、暂时的世界;彼岸世界才是真实的、永恒的世界,才是精神的安顿之所。佛教倡导彼岸世界的观念,对于人生有强大的精神安顿作用。中国人原来只看重现实世界,追求福禄寿,佛教帮助人们拓展出一个彼岸世界、一个精神的空间。佛教认为,人生的终极价值目标不在此岸,而在彼岸;彼岸世界才是一个心灵净化的世界,一切烦恼将在那里得到化解。在彼岸世界中,无所求,故而也就无所得,烦恼自然随之消散。佛教给人的告诫是:不要把现实世界或此岸世界当成真实的世界。讲人生哲学不必接受佛教哲学中此岸与彼岸对峙的观念,但可以借鉴佛教搭建独立的精神世界的理论思维成果,从精神生活的视角来化解实际生活中的困惑。

佛教提供了新的哲学思维模式,有别于中国固有哲学的思维模式。中国固有哲学的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认为天与人都是真实的,以肯定世界为特征。但是,采用这种模式无法在现实世界之上搭建超越的精神世界。佛教的思维模式强调真与俗的对立、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对立,认为此岸世界不真实,认为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真正讲出了一个超越的精神世界。这种讲法对中国学者颇有启发。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初步接受佛教哲学,基本以“照着讲”为主。“照着讲”要讲原意,要讲清楚。到了隋唐时期,那就不是“照着讲”,改为“接着讲”了,进入佛教中国化时期。“接着讲”就是按中国人的理解来讲佛教,讲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中国化的佛教就不是照印度的佛教讲,而是创造性地加以发挥,所以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通常划分为四大派:天台、华严、唯识、禅宗,而中国化的程度最高的则是华严宗和禅宗。

经过佛教学者的诠释,这种外来的文化资源已经渐渐靠近了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所以到中国哲学高峰期,宋明理学行世,实现了三教归一。这时,佛教在中国就不再有独立的理论发展空间,慢慢地变成了一种普通的宗教。在僧人中间,像法藏那样可以给皇帝讲课的人物,再也没有出现。佛教在中国大行其道之后,从宋代开始哲学家逐渐把天人合一同真俗对立两种讲哲学的讲法结合起来,完成了精神世界的搭建,从政治哲学讲到了有普适性的人生哲学。倘若没有佛教哲学的引进,他们不可能完成从政治哲学话语到人生哲学话语的转折。

自由聯盟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8 14:38

不錯的分享加油囉

歡迎常來交流
這是我們揭發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無用的文章
標題是
驚!食安盟洞燭機先----立院做秀式修法,NO制裁黑心食品
 
http://blog.udn.com/linshow/11235517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YUUDNYU) 於 2014-03-18 19:16 回覆:

好久不見。

支持您們的活動,加油!!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3 11:37
總結的很好,這話題就此結束.願天下有信仰無信仰者都快樂.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YUUDNYU) 於 2014-03-03 13:08 回覆:
是,遵命~~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1 15:57
胡先生;

我家附近500公尺,有十幾間200~400年的寺廟,有三家佛堂,有6座
教堂,還有幾家宗祠..

我家是初一,十五拜拜的,我跟著父母親拜拜,但我從來不知什麼是
三清教義,我只知道不要做壞事,否則冥冥之中會有懲罰與嘉獎.

我陪我太太上教堂,她在讀經,我在研究聖經邏輯,我信冥冥之中會
有懲罰,有嘉獎,但聖經是人寫的所以牧師每每被我問的啞口無言.

我從小就在隔壁的佛堂裏玩耍,碰到釋迦牟尼佛我也會合掌頂禮,但
金剛經,心經...我是從武俠小說裏學到的.我也相信佛心慈祥,因果
邏輯,種惡自然惡回,種善自然善回.

所以您要問我的那些問題,.嗯老實講,我通通沒有研究過,甚至於看
過...我對於信仰的觀念..總之,可以用四個字概之;"隨喜隨心".

所以如果要跟您探討這些問題,到最後也只是一場"哲學論辯"而已,
永不會有答案,或您贏我輸...等等的.

嘻,我也能創個宗教呢....寫他個一兩百條教規,再編幾篇感人肺腑
的故事...嗯,我就變教主了..至於神嘛...待我想想是自創,還是要
借現有的....

胡先生;我沒有對"神",不敬的意思,我只是不佩服那些"人"而已!..
<唇語>,神叫您布施,就是給的意思...是給需要的其他"人",又不是
給神(神什麼都有了)....也不是拿別人的東西去布施別人...

唉,寫的太長了...總之,這種"哲理思辯",閒嗑牙即可,若太認真,那
就著相了.....至於捐獻,有能力就直接捐給需要的,寺廟教堂要修,
捐一點也無妨,聚會公共設施嘛! 但若要什麼捐給某某,再由某某布
施出去那就不必了...再聊!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YUUDNYU) 於 2014-03-03 10:36 回覆:
cjs先生。
我補充樓下說的:

【假設凡是書上說是釋迦牟尼說的話,
就真的都是他說的話的前提下,
(其實我可以找出我看過的資料來佐證,根據歷史學家說法,古代跟現代觀念不同,不能以今天的觀念去理所當然地推論為古人的思維,而且也沒有著作權的觀念,
自己說的話托成是祖師爺的話才是正統的榮耀祖師爺之道)】

———————————————————

『在古代,言論是為公而立,並不是為私而立的。所以,為了傳播立言者的道,後人詮釋和發展立言者的意圖,並以立言者的名義流傳,在當時並不存在真偽問題。況且當時的學者在捍衛先師學說內容的同時,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解釋和詮釋,所以要區別先師的言論和弟子的詮釋是極端困難的。因此。當時的學者,你可以說他學的是儒家或者道家或者某種家的學問而要區分該學問哪部分是師說哪部分是弟子說卻很困難。
更不用說像傅斯年在《戰國文籍中之篇式書體》中所指出的 而且也是李零所強調的那樣,古代不可能有與現代同樣明確著作權意識,也不可能想到以著書立說而出名。加上書籍的普及很有限,所以古代人造假的動機以及可能性比現代人小的多。所以說稱什麼“偽作”只能是損害古人名譽的一種說法。如果站在當時人的立場上看,因為自己的見解是從學祖的見解中派生出來的,所以本來就應該用學祖的名義公佈。相反,如果用自己的名義公佈,反倒是剽竊學祖學說。』

——————————————————————————

以上引用自:

《先秦社會與思想 試論中國文化的核心》 p19
[日]高木智見 著 [中]何曉毅 譯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3月 第一版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YUUDNYU) 於 2014-03-03 10:24 回覆:
1,我只知道不要做壞事,否則冥冥之中會有懲罰與嘉獎.

=》
我的觀念是,即使沒有宗教的約束,
一個人還是可以是一個正直的好人,
而我見到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人,常常不乏教徒,或至少是對人家表示自己是教徒。
身為一個公民,遵守公民的規範,
這樣就可以不是壞人了。
有些人說,教徒要受戒律的限制,比較不敢為非作歹,或許對於真正虔誠的信徒而言的確如此。

不過,轉彎思考一下,非教徒因為沒有神的保護當靠山,更不敢為非作歹吧?!所以尼采說的『上帝已死』,是【超人說】,逼迫人類走出上帝的羽翼,面對這個世界。


2,我也相信佛心慈祥,
=》
據說『佛』指的是Buddha,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的偉大之處是他大慈大悲的身教,
這是令人尊敬佩服的。


【雖然依據維基百科:釋迦牟尼的事蹟其實是有疑問的:
維基百科:釋迦牟尼:
史學界觀點
存世最早的佛經文本犍陀羅佛教原稿的書寫時間在公元前1世紀至3世紀之間[74],悉達多·喬達摩的事蹟在生前及死後二百餘年內並無任何歷史文獻記載[75]。公元前249年阿育王於蘭毘尼所立的阿育王石柱上有如下文字:「釋迦牟尼生於此地,石欄石柱為至尊而立,蘭毘尼之稅收減至八分之一...」[76]。

在歷史研究者看來佛陀生平的描述多屬於訴諸默認,更多基於訴諸無知的後世描述中悉達多的生平常伴隨超自然現象[77]。豪族/部落領袖之子出家成道是沙門運動時期故事的常見主題,耆那教中與喬達摩同時代的笩駄摩那有著非常類似的故事。】

(訴諸默認翻成白話,就是不敢異見以免惹禍的委婉用語)

假設凡是書上說是釋迦牟尼說的話,
就真的都是他說的話的前提下,
(其實我可以找出我看過的資料來佐證,根據歷史學家說法,古代跟現代觀念不同,不能以今天的觀念去理所當然地推論為古人的思維,而且也沒有著作權的觀念,
自己說的話托成是祖師爺的話才是正統的榮耀祖師爺之道)

至於釋迦牟尼說的話對不對,
其實我是臧丕參半的。
至於對於他的後人對他加油添醋所說的話,
所多出來的儀式,
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因果邏輯,種惡自然惡回,種善自然善回.
=》
其實我不太相信這件事。
因為我看過太多大善人受到身體病痛之苦,
而很多為非作歹的人逍遙自在。

我認為生命從受孕的那一刻起算。
據我看過的資料,有半數懷孕會自然流產了。
很多甚至為母親所不自知)
難道這些流產的胎兒也是前世的惡嗎?

我相信【人性白紙論】!
我認為這是最合理的推論。

出生之時,無行為能力,
故無『善』亦無『惡』,
更何況是受孕之時?

那麼很多小嬰兒,一出生就是畸形兒,
一出生身上就被插滿急救的管子,令人不忍。
要說是這些小孩子的惡性重大,
所以輪迴到這一世受到報應(這個說法本質上,是一種極為嚴重的對無力辯駁反抗的弱勢者的貼重大標籤,)
這樣對嗎?難道不會太殘忍了嗎?難道不會太不公平了嗎?
這麼批評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於心何忍?
況且,
是小孩的錯的話,為什麼報應到父母上?
這樣對嗎?
為什麼單純的,無善無惡的【運氣不好(機率論)】,不能是解答呢?
一定要套上價值評斷的道德色彩才算【正解】呢?
這些之間難道就一定不能是【獨立事件】嗎?
一定要用【業】的觀念才足以說明時間所有現象嗎?

看到倒霉的、運氣不好的、畸形的小嬰兒,再加給他狠狠地踹上重重的一腳,說成是他自己的造業(以減輕大人自己心理的負擔)。
這是我不認同的。

其實人性的弱點之一,
就是對於不了解的『事件』,一定得要找到『理由』來解釋才能有『安全感』, 沒有理由也要編出理由,再怎麼樣無稽荒謬的理由也都比沒有理由強得多!!

所以才會有『代罪羔羊』的產生,
這些都是在刻意的強力意志下,
人為產生出來的惡,
代罪羔羊本質上就是『受害者』,
例如猶太人就被當成是德國亞利安血統受英法欺負的原因,

輪迴說是印度系宗教的獨有的特徵!

我認為【輪迴說】基本上就是這種代罪羔羊(scapegoat)的思考邏輯下的產物。
【種姓制度】就是這種思維的附屬品,
正確地說,
『輪迴說』是為先天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創立理論基礎使其得以萬世不墜。

擁護輪迴說,跟擁護種姓制度,其實我認為只是一線之隔。『種姓制度』跟『輪迴說』這兩種思維,是『魚幫水,水幫魚』的互生之道、共生關係。

但是,除了印度以外的地區,也施行種姓制度嗎?如果是這樣,那麼推行輪迴觀念來促進種姓制度才是合理,否則為什麼要擁戴此一制度呢?


至於釋迦牟尼說的『悲苦人生論』,
我則是同意的。


4,所以您要問我的那些問題,.嗯老實講,我通通沒有研究過,甚至於看
過...
=》
其實這些思考問題既然拿來這裡公開地提出來,當然就不是問您的,而是
1)、
提出來給所有有緣人思考,
2)、
對有些人指控我書云亦云所做的申冤辯駁,
(畢竟,我又不是這些無力為自己的清白抗辯的剛出生的嬰兒呀~~)
3)、
呈現我的唸書之道(唸書的判斷思考方式)與唸書知道(知曉人文道理)而已。
我這裡說的『人文道理』,是指在自然界的範疇下不去涉及超自然解釋的思考,
4)、
自我學術思考拿出來公開扯蛋分享。
5)、
對宗教儀式的另一種沉痛的抗議形式~~


5,我對於信仰的觀念..總之,可以用四個字概之;"隨喜隨心".
=》
如同我所說過的,
教義隨心所欲,
這是真正的宗教自由、思想自由、信仰自由的核心領域,
是我所尊重的。
我真正有意見的是“傷害到他人的宗教儀式“!
例如念經、燒香、、這種干擾別人的儀式,
這才是我真正有異見之處,

至於教義嘛~
隨便啦~~
我不是還寫了一篇處女『教』,
嚴格說來,這也成立一種信仰,
只差公開的宗教儀式以及宗教階級組織而已吧?
^_^


6,所以如果要跟您探討這些問題,到最後也只是一場"哲學論辯"而已,
永不會有答案,或您贏我輸...等等的.
=》
哲學不會有標準答案,這個更不算是什麼論辯,
只是一種反思而已。

不過其實『宗教』本身,
就是標準不折不扣的『哲學』,
這些宗教家,其實就是『哲學家』的一種!


7,嘻,我也能創個宗教呢....寫他個一兩百條教規,再編幾篇感人肺腑
的故事...嗯,我就變教主了..至於神嘛...待我想想是自創,還是要
借現有的....
=》
哈哈,要成為教主的一個前提就是要有追隨者成立階層組織,
這可是基本要件喔~


8,胡先生;我沒有對"神",不敬的意思,我只是不佩服那些"人"而已!..
<唇語>,神叫您布施,就是給的意思...是給需要的其他"人",又不是
給神(神什麼都有了)....也不是拿別人的東西去布施別人...
=》
說的太好了,神什麼都有了,
難道還需要向人伸手要什麼?
無形的尊敬嗎?有形的財物嗎?
其實我覺得宗教團體是彌補政府功能的不足,
是一個互助團體,
我是保持著正面的態度的,
我有意見的只有在他們干擾他人身體健康及安寧的宗教儀式而已。


9,這種"哲理思辯",閒嗑牙即可,若太認真,那
就著相了.....
=》
您說的對,
唸書思考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愉悅,
就好像有些人喜歡釣魚,(我覺得很無聊)
都只是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罷了。


10,至於捐獻,有能力就直接捐給需要的,寺廟教堂要修,
捐一點也無妨,聚會公共設施嘛! 但若要什麼捐給某某,再由某某布
施出去那就不必了
=》
是啊,
所以我所作的捐獻,全都不是針對宗教團體,
不是因為他們不好,而是我覺得要直接捐輸到需要者的手上才能他們才能真正地受益。


11、可能是我從小家裡長輩太多高壓管教、讓我從小叛逆反抗而不願人云亦云,跟著隨波逐流。
搗蛋不願【拿香跟著別人拜】成為我的標誌。

我當然心知肚明這種話對很多人來說太辣太刺激了,但是我總是得不到正面的說理舉證來反駁錯誤何在,而是類似於【智者不言、言者不智】這類顧左右而言他的變相的高壓的話。

其實我說這些話的對象雖說形式上看起來像是在回應您,實質上則完完全全不是針對您的回應在回答的,只是在借題發揮我平時的感想而已。

因此、既不是針對您而講的,亦不是在為了辯論,而是單純的抒發我常年來積壓的幼稚的感想與心得而已。

著了相還請您海量多包涵!!!
^_^

12,簡單總結,
對於佛教而言,
我認為:
〔釋迦牟尼〕值得尊敬,
〔輪迴說〕應該功成身退了,
〔造業說〕則是看情況而定,
〔人生悲苦說〕我大致同意,
〔四真諦、八正道〕同意,
〔儀式〕不要干擾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