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26 21:22:16瀏覽1546|回應6|推薦31 | |
照老規矩,括弧裡面綠色及橘色字的套色段落,以及作者本文的粗體是我自己所加。 2015-05-08 06:45:00 張鳴 從歷史上講,大概夏商周時代,中國已經是男權社會了。但是,對女德的講究,卻比較的晚,大抵始于東漢。在此之前,儘管有禮治一說,但社會對女子的約束,還是相當的松,夏姬這種蕩婦那點事兒,在當年是傳為美談的。從貴族到平民,野合,私奔什麼的,都司空見慣。詩經國風裏露骨的男歡女愛,孔夫子居然說,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西漢時,景帝的公主,還公然為自己的情人跟老子求官,老子也沒說來一頓思想教育。漢墓磚上的畫,時常有野合的場景,相當的逼真,堪比後來的春宮。那個時候,女子還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可以繼承財產,娘老子要把女孩子嫁人,還得徵詢一下她們的意見。
(從這一點來看,中國古代的國風,跟現代西方也沒有多大的不同。 這麼說起來,現代人常常拿所謂的『傳統』,來要求別人。(意思是自己才是真正的傳統,而別人則是反傳統的!) 可是,其實正是自己追隨近代的祖先,一起在違反破壞著更早的中國祖先原本的真正傳統。 那麼,每當我們以『傳統之名』在要求別人之時,應該好好想想,究竟真正的中國傳統又是什麼? 最常見的例子是,臺灣很多人拿『愛』的簡體字:『爱』做例子,說少了關鍵的『心』來批評簡體字,少了中國文字會意的美感。這樣的看法我部分同意。 但是其實很多簡體字事實上也是來自于中國傳統的草書、、等傳統文字。例如讀『書』的『書』一字,草書的寫法就是『书』,簡體字的寫法也是『书』!可見簡體字事實上也不見得就像大家所批判的那麼反傳統。 再例如,三人成『眾』,所以眾的簡體字變成了:『众』!這樣是不是簡單明瞭,卻又不失其神?? 再舉一個例子。遵『從』的從一字,有[追隨]的意思,那麼『從』字的簡體字變成『从』,一人在後,對前面的人亦步亦趨。所以誰能說簡體字就少了中文象形會意的文字美感呢?。 詳細討論請參文末的讀者回應一樓)
到了東漢,這情景就變了,把女子管起來這件事,慢慢地變成了朝廷的意識形態。這點,班固和班大姑要負很大的責任。有了三從四德的講究,而且上升為事關天下興亡的大事,事兒就麻煩大了。按班大姑的觀點,天下的道德,不說全部,至少大部分系於女子一身。所以,女德至關要緊,女子一不講道德,天下就完了。 (其實,班固在史學界,將史官的角色,從人格獨立的知識分子轉成了政治御用學者,算是中國史學界的大罪人。參:呂世浩:《從史記到漢書》)
事情是否真的如此?當然不是。但此說一出,男人們都很高興。從此打壓娘兒們,有了理論武器。久而久之,不僅有理論武器,還有了法律武器。所以,以後的歷史,就成了男人的歷史,女子即使露面,也難保不跟一個“禍”相連,變成女禍。每次出現,史書都痛心疾首地大書特書。有了四德,女子還是要以色事人,事了,依舊要背上駡名,承擔亡國的責任,連聲都不敢作。只有五代後蜀的花蕊夫人,發了幾句牢騷:“君王城頭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四十五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牢騷發的挺好,可惜沒有點贊的。 北宋以後,女子的命運就更悲催。為了保證女德能夠被身體力行,女子的纏足從被提倡,到強制執行。纏了足的女子,開始是也不過是以色事人,讓男人覺得好看,性感,後來則發展到為了防止女子淫奔,跟人跑了,即使跑,抓回來也方便。纏足的陋習,上流社會流行,底層社會也跟著。尤其是北方,不需要女人下水田勞動,所以,女子不纏足,就嫁不出去,逼得天下父母,狠下心來給自家的女兒從4、5歲起,就把腳裹起來不讓發育了。女德倒是被保證了,可背後是天下無數女子的血淚。 為了保障女德,明清兩朝,開始大力度地獎勵貞節烈女。只要地方上有這樣的先進模範典型,報上來,朝廷一定會以皇帝的名義,為之建一座牌坊,像是獎狀,但這種聳立在大地上的獎狀,逼格可是高多了。所謂的節女,就是丈夫死了,堅持守寡,不改嫁,守得年頭越多,貞節的度就越高,如果尚未婚嫁,就為死掉的未婚夫守節,一守就是幾十年,就化為骨灰級的節女,這樣變態的守節,就更值得表彰。而所謂的烈女,就是女子在遭受性侵之後,馬上自殺,或者上吊,或者跳井,反正死得越快越好。如果是在性侵尚未完成之時,就已經自殺了。烈的“度”,就更是高。因此,每到遭遇兵匪之災,很多人家的家長,乾脆在門沒破之前,就逼著自家的女子自殺。不消說,這樣死的,都是烈女,女德最為高尚。 眼下流行的女德講究,各種各樣的女德班,費用不菲,其實說來說去,不過都是傳統的那一套。牌坊是不好立了,但好些人還是覺得,社會道德的崩塌,在於女子一身。只要女人講求女德了,社會道德也就變好了。 真的是這樣嗎?見鬼吧。 (中國的古代的國風,女性並非如現在這麼卑微,早年男女平權、野合普遍。孔子就是野合之子。 中國人的氣度,也絕非如同現在被宋元明清統治之後這麼懦弱。 早年講究的『禮』,其實正是後來西方所謂的『騎士與紳士風度』,宋襄公就是揖讓而升、下而飲的代表。 而那時的士人的骨氣,則是士可殺不可辱、良禽擇木而棲。所以才有所謂的士人周遊列國之舉,而孔子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而現在的人流行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以為打壓了言論,就可以阻斷民怨沸騰了嗎? 詳細討論請參 樓下2樓的回應)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