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廢核與中日韓實施碳中和強烈對比
2020/12/14 17:46:23瀏覽1117|回應1|推薦27

台灣廢核與中日韓實施碳中和強烈對比

 一、中日韓具體碳中和計畫 

   新華社報導,習近平12月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講話,習近平說中國為達成《巴黎協定》為抑減溫室效應作出重要貢獻,是落實《巴黎協定》的積極實踐者。宣布到203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早先,在聯合國年度大會上,席習近平已承諾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而所謂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繼中國後,日本和韓國相繼承諾將實現碳中和,中日韓這三個亞洲大型經濟體均已公開各自的碳中和目標。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他表示,日本將加強太陽能和碳循環等重點技術領域的研究,從根本上調整煤電政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不過對日韓來說,要實現碳中和仍困難。《衛報》稱,韓國目前約40%的電力來自煤炭,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數據,韓國僅有5%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資源,對韓國來說,從化石燃料轉向煤炭是一個嚴重挑戰。《日本經濟新聞》稱菅義偉首相提出到2050年日本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認為須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與高耗能的工業生產模式和流通體系說再見。反觀台灣對於抑減溫室氣體毫無具體策略,可再生能源中,水力發電已無開發空間,太陽能發電受限於台灣地狹人稠不可能有突破性發展,風力發電由於陸上地點很難開拓,離岸風力發電投資大且有颱風風險,加上廢核電將已有無碳能源消滅,在2025年前根本達不到綠色能源20%支配比。 

二、想徵碳稅卻廢核似乎有些智障 

    環保署預計提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其中以「碳費」費率及開徵對象最受關注。環保署表示預計每噸碳約新台幣一百元費率,其次將以每年排碳二點五萬公噸以上的二九○家製造業「排碳大戶」作為開徵對象。事實上排碳大戶是火力電廠,若能源政策錯誤,增加的碳排放量是以幾百萬噸計,現在增加碳稅不是好時機,由於新冠疫情,全球經濟嚴重衰退。各國拯救民生,振興經濟的方案中,減稅考量都是重要一環。其實溫減法明訂2050年碳排要較2005年降低50%。蔡政府真正擔心的是2015年巴黎協定時的INDC減碳承諾。當時馬政府承諾2030年碳排要較2005年降低30%,馬政府當年承諾減碳目標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核四商轉。但蔡政府不但廢核四,連同核一、二、三場一併除掉,台灣受限於天然環境,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根本不能滿足減碳需求,事實上,台灣最重要的減碳手段就是核能發電。 

    世界各國推動綠電其實不是為了取代核電而是為了取代煤電。但台灣地理條件不佳,綠電單價遠高於國際水準。十年前馬政府規劃推能源稅時,工總曾警告至少造成20萬人失業。反核人士根本沒資格談減碳,一面廢核一面妄圖以碳稅來減碳更是不知所云。中國大陸是如何減碳呢?首先,中國大陸面積廣大,水利資源豐富,三峽大壩發電後,雅魯藏布江也在計畫興建水力發電廠。另外植樹造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大功臣,中國有空間可承諾森林覆蓋率會繼續增加增加碳吸收量。另外,中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已脫離了補貼階段,而且中國是光伏產品的製造強國,技術和質量都處於優勢。中國也是世界風電及設備的最大生產國,中國大陸的沙漠及廣大面積都可擴展風力發電。雖然習近平主席為強調核電的重要,但中國的核電產業蓬勃發展居於世界前列,提供大量的清潔能源。還有電動車產業及電池的發展也對減碳大有貢獻。在世界1000萬人口以上國家中,台灣人均排碳量居全球第8名,屬於高碳排放國家。在氣候治理方面,台灣是高碳排國家,在減碳方面沒有具體改革,出現治理赤字,將來在國際上有被抵制的風險。 

三、核能發電如何改善氣候變化 

    為了改善溫室效應對氣候的影響,世界各國都必須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核能幾乎無碳排放,可有效提供清潔電力。2015年《巴黎協定》的主要目標是將全球氣溫的上升幅度控制在低於工業化前水平的2°C以下,並將上升幅度限制在1.5°C以內。這是科學共識,即將溫度限制在1.5°C以內會大大降低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在過去的20年中,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增加了風能,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但仍未能取代化石燃料,全球很可能最早在2030年突破上升1.5°C的門檻。核電廠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並且在其生命週期內,核能每單位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與風大致相同。由於核電是可靠的並且可以大規模設立,因此它可以直接替代化石燃料工廠,避免燃燒化石燃料發電。

    習近平談到氣候問題時說:「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採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中國已多次表示要在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將需要大幅度減少交通運輸和發電中使用化石燃料,高鐵的大量建設已減少了交通運輸的碳排放量。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提出規劃在 2050 年停止使用煤發電,並同時大幅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到 2060 年有望將非化石燃料能源消耗量佔比升至 80% 。台灣在抑減碳排放壓力下卻自廢武功廢除核電實為不智。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54589441

 回應文章

冽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2/14 22:45
中日韓皆缺油。發展綠能的優點是能源不受制於人,可以更好的壓低油價,發展塑化產業,石化資源直接燒掉是最浪費的。
何偉(H101094880) 於 2020-12-15 11:48 回覆:
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