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3/08 05:00:52瀏覽53|回應0|推薦0 | |
(擷錄自鸞書寶德雜誌121期)
增福開運寶鑑 太上道祖 主著
宣筆:邱原章 扶鸞
太上道祖 降 100年4月27日
第三十六章 心存誠孝彰萬福
福德,乃宿世所造作之善業,今世有所顯現之善果;福德之彰顯程度,攸關每一個人一生行運之順境大小,而該如何能使福德彰顯呢?唯有至誠之孝德,始足以令福德彰顯與增生。
眾生學習孝順,推行孝道,主旨在於回報父母過去對於我人之拉拔養育之劬勞之恩,但又該怎麼做才算是盡到孝德呢?華夏民族以孝傳家,人們傳承敬老、慈幼之大無畏精神,世人的生命中,因為孝道存懷於心,於是能敬重長上。凡較我年長者,肅然敬之;凡較我幼者,禮而憐之;凡於我同齡者,體而憫之。在家善事父母,孝道之行,語言以柔和,表露於顏面之禮儀,乃恭敬於心,既然存著恭誠之心,對於父母之吩咐交代,不敢絲毫有所違背;於是,在外謀事之時,戰戰兢兢,工作之時,不敢稍有怠忽職守,唯恐稍有差池,而有辱於爹娘,屆時使得父母蒙羞,實是不孝也。
與他人言談之時,言論必須誠懇實在,語言必須語氣溫和,心裡必須謙恭,態度必須和藹可親,不敢稍加傲慢;一旦言語含帶傲慢之氣,已令父母蒙羞。
與朋友交往,必須擇揀良益或有德行之人,古有明訓:「友直、有諒、友多聞」,選擇益友交往,不會走入歧途,可以讓父母放心;逐漸學習良好的德行,可以讓父母欣慰;成就君子之風,可以讓父母心存歡喜,則是孝德之始也。
芸芸眾生,有時礙於工作收入微薄,有時礙於清償負債累累,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對於父母的物質供養,不甚豐富充裕,但憑藉著心恭、行益,盡心盡力孝養,以報答父母教養之芳馨,則孝道無虧。
「孝」者,老與子也,傳家之寶也。當自身愈來愈顯年長,相對父母之年則是愈加衰老,而我人正該片刻不離的伴侍左右,但如有必須之時,而能利於安身,使父母無憂無慮。雖然世事多變,但求一心孝德,行諸事念念恭敬,身體髮膚莫敢輕易有損;是以,謀事於人,謹慎而行,勞作之中,則精神集中,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處事皆審慎,則少有勞動之工傷,乃可安父母心懷。
世人存孝於心,不敢有辱父母,行住坐臥之中,必然自律端莊,中規中矩;一言語、一舉止之間,有如龍形鳳舞之威儀莊重,則令父母蔭受其教範德典,彰顯父母教養有方於時時;如此一來,孝風德範,家家彼此感染誠禮之風氣,則天下人引而效法,如此則是孝之極也。
世人知悉孝親,侍奉雙親,能得善盡孝道,能敬之無瑕缺,自然上報父母恩德於萬一;甚而不斷累積善德,則人生運程當中,必可得貴人顯現,助之運勢暢通;即使行運稍有阻礙,必不能有所障礙孝道之行。是故,世人心誠善孝,鄰里效法,民風丕變,地方和樂,天降吉祥,則福豈能不彰、運豈有波折也。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