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遠離腸病毒
2012/07/27 06:26:09瀏覽185|回應1|推薦0
「腸病毒」是因為感染人體時,病毒進到胃中不會被胃酸消滅,能繼續存活再向下到腸道內繁殖,再進入血液裡,讓人體產生癥狀,並非這個疾病會引起腸胃道不適,不過,要請媽咪特別注意的是,少數小朋友罹患腸病毒仍可能會出現拉肚子的癥狀,只是機率還比較低。主要還是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癥狀的可能性更大,而且通常得過一次腸病毒,也沒辦法對其他類型的病毒完全免疫,還是有再次遭到感染的可能性,因為有不同病毒型可在同年流行,所以寶寶一年有可能得到2~3次腸病毒的感染,媽咪們不得不謹慎。

腸病毒的癥狀有哪些?怎麼傳染的?

陳怡伶醫師表示,腸病毒將可能引起多種疾病,潛伏期約3~5天,有些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有時候則會出現比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像「泡疹性咽峽炎」、「手口足病」都是最常見的典型癥狀,其他如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急性心肌炎、急性淋出血性咽炎、發燒合併皮疹則比較少見。

.手足口病:

是由A群克沙奇病毒及71型腸病毒所引起,主要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水泡分佈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爛,在膝蓋與臀部也時常看得到相同的水泡,因此而稱為「手足口癥」。

.泡疹性咽峽炎:

由A群克沙奇病毒所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如果媽咪發現寶寶只有口腔「後半部」出現水泡,其他地方沒有,則稱為「泡疹性咽峽炎」,最明顯的癥狀是喉嚨很疼,進食困難,口水變多,同時也可能有高燒,平均約4~7天會痊癒。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癥,少數會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腸病毒怎麼傳染的?什麼情況下要就醫?

腸病毒以腸胃道與呼吸道為主要傳染途徑,包括糞口傳染、食物飲水汙染以及飛沫、咳嗽、噴嚏傳染等,病毒的傳染可能經由帶病毒的家長或小朋友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像「玩具」常成為嬰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嬰幼兒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孩子換尿布或排便後未將雙手洗淨,或是孩子喜歡親親抱抱的飛沫噴嚏傳染、手上沾了口水摸到門把的接觸性傳染,或者接觸到病童的皮膚水泡液體受到感染等等,不管是直接或間接,都有可能被傳染,潛伏期約3到5天,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所以醫師會建議家長讓孩子在家至少休養一星期不要外出,可能的傳染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x99&aid=6671581

 回應文章

寶寶怎麼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腹瀉別輕忽 盛夏也有「輪狀病毒」!2009年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2012/07/31 13:33
夏天不僅僅是容易吃壞肚子而腹瀉,3歲以下的寶寶,若是患有急性腹瀉,還得多注意是否感染「輪狀病毒」。

像輪子一樣的病毒

「輪狀病毒」顧名思義,其病毒外觀就像車輪一般圓圓的,而複製及傳染的速度,也像滾動輪子一般的快,滾進寶寶的身體裡,寶寶就得承受腹瀉之苦。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表示,根據臨床研究顯示,只要10個病毒顆粒,就足以對一名嬰幼兒造成相當大的威脅。例如,寶寶的手指或玩具上,只要有一小滴沾滿病毒的水珠,病毒從寶寶的嘴巴進入體內後,順著消化道到小腸,而侵入內膜的上皮細胞,病毒將以驚人的速度複製,在24小時內即有可能增加至數百萬顆。

Sickness 吐‧瀉‧燒~3大癥狀

【先是嘔吐】夏日小兒門診人潮多,有許多寶寶不是因鼻塞或咳嗽來就醫,而是像患了腸胃炎一般的「拉」個不停。盧英仁醫師指出,小兒感染到輪狀病毒,最先出現的徵兆,通常是嘔吐。輪狀病毒侵入寶寶後,會造成胃發炎及腫脹,甚至出現痙攣的情況,便會引起寶寶反胃、嘔吐的癥狀。

【接著水瀉】接下來就會出現「水便」拉個不停的現象。盧英仁醫師說:「1天水瀉的次數,可能多達20次左右。同時,還會合併出現發燒的情況,這2種癥狀,都可能會維持3天到1週之久,之後情況才會逐漸緩和。而且大約有5%的病童,會合併出現脫水的癥狀,嚴重者還可能會出現休克、昏迷。」

【嚴重則脫水】在落後地區,通常醫療設備較不完善,容易延誤就醫時機,才會有因脫水而致死的狀況發生,在台灣良好的就醫環境,爸媽可以放心。只是2歲以下的高危險群,因為寶寶不容易清楚表達不舒服的癥狀,可能會讓他們哭鬧好一段時間,也讓家長心急不已,增加了照護壓力與心理負擔。

Catching 在台灣‧較無季節性

在溫帶國家,感染輪狀病毒有個別名,稱為「冬季腹瀉」。但是在台灣,一年四季都有可能被感染,尤其集中於6~24個月大的寶寶,年紀越小感染病毒狀況越嚴重。盧英仁醫師表示,輪狀病毒的生存與否,跟溫度有關,在溫帶國家,因氣候四季明確,因此輪狀病毒的感染也具明顯季節性。台灣位屬亞熱帶,因此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輪狀病毒,只是病例在夏季明顯較冬季少。

病毒存活率高‧傳染力強

這麼可怕的輪狀病毒是經由什麼樣的傳染途徑呢?竟然能威脅到這麼多的寶寶。盧英仁醫師指出,病毒存在於病童的糞便中,經由污染的飲水與食物、或不乾淨的手,再傳染給他人,稱為「糞口傳染」。但是病毒在乾燥的表面依舊可以生存,若是寶寶的手接觸到已受到污染的案頭或玩具,再將手放進嘴裡,仍可能受到感染。

小朋友往往好奇心旺盛,常東摸西摸,病從口入就很容易被感染;或是家長幫孩子換完尿布之後,沒有把手洗乾淨就去泡牛奶,也會很容易將糞便裡的病毒傳來傳去。輪狀病毒的傳染力相當強,只需要很少病毒,就會傳染。在全世界的病例中,輪狀病毒感染嚴重致死或超過2週以上長時間的感染,大多會發生在未開發的貧窮地區;台灣相較之下比較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病例。

 

寶寶怎麼帶(zx99) 於 2012-07-31 13:33 回覆:

1人得病‧全家小心

若家中有1人感染到病毒,通常其他人也很難倖免,除非將患者完全隔離。對寶寶而言,其年紀較小、抵抗力較弱,一旦得病,癥狀期就會拖的比較久,因此在照顧寶寶方面,一定要更加注意。盧英仁醫師表示,通常1人感染到輪狀病毒,而全家都會腹瀉的機率大約有25%,因此,若是有全家腹瀉的狀況發生時,一定要更特別注意家中的環境清潔,及加強個人衛生。在疾病高峰期,除了減少出入人多的公共場合之外,幫寶寶換完尿布時,一定要記得洗手,包括手腕都得要洗乾淨。千萬不要沒洗手,就餵寶寶喝奶,這樣可能就讓病毒趁機而入了!

Vaccination 口服疫苗‧有效預防

輪狀病毒無法只依賴衛生環境的改善,或勤洗手等動作來預防,目前對抗輪狀病毒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便是疫苗。盧英仁醫師表示,以口服疫苗的方式來預防輪狀病毒,不僅能大幅降低寶寶住院,及須接受靜脈注射治療(吊點滴)的機率,更節省了醫療成本。

【安全性佳】每個疫苗上市前,均經過大型的臨床試驗,輪狀病毒疫苗也不例外。目前有兩類型的輪狀病毒疫苗,兩者都具有相當的安全性,口服時並沒有特殊的禁忌,除了中度發燒時不建議使用外,免疫功能不全的寶寶,也不建議使用。口服疫苗後,並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但是因個人體質而異,可能會出現有暫時輕微發燒、食欲不振,及活動力降低的現象。

【不建議同時口服兩種疫苗】盧英仁醫師指出,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以和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六合一疫苗,以及B型肝炎疫苗同時使用,並不會相互間的免疫反應。但是尚不建議與口服小兒麻痺疫苗一同口服,兩種疫苗口服至少間隔兩星期,避免影響免疫反應。

【6個月大前完成】盧英仁醫師呼籲家長,千萬不要輕忽輪狀病毒疫苗,一般在寶寶6周大之後就可以進行口服疫苗,並且要在6~8個月大(因疫苗藥廠而異)之前完成所有劑量,這樣才能夠讓寶寶,在罹患輪狀病毒的高峰期(6個月大到2歲)之前,就獲得絕佳的保護力,並可防止90%的住院,減少70%的癥狀。

口服兩劑‧經濟實惠

目前輪狀疫苗有兩種,盧英仁醫師說,這兩種疫苗的效果都達95%以上,以口服兩劑疫苗為例,建議分別在寶寶兩個月及4個月大時口服,便可在到達疾病高峰期的月齡前,及早給予寶寶保護。目前輪狀病毒疫苗還是採用自費的方式,若是以接種時程及價錢來考慮,口服兩劑疫苗,除了可以提早獲得適當的保護,價格上也較佔優勢。藉由疫苗的接種,將大幅減少孩子們感染的機率,面對輪狀病毒,口服疫苗是相當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