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鶯歌半日遊
2011/05/30 11:31:51瀏覽1551|回應0|推薦36

打扮得活像採茶女似的,重裝出門挑戰一向和我合不來的春日陽光。從公車轉搭捷運,再從捷運轉到台鐵,完全沒有規劃的,直到台北火車站才開始考慮今天的行程。從侯硐、平溪、基隆……諸多的站名之間瀏覽徘徊,最後把定點落在今年春節才去過的鶯歌,只想著上次想買而不敢下手的米糠碗、和抱著或許可以有幸親見陶笛阿志本人演奏陶笛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來不及挑戰的鶯歌石,終於,我向鶯歌再度拜訪。

對新莊路熟的人大概都會笑我,阿傻出遠門吧。(新莊有客運到桃園火車站)

但,這只是我到了台鐵再三遲疑之後的選擇。

茫茫的在機器前選下了我要去的地方,取了車票,又忙忙的衝進了候車室,只想說區間車什麼時候都可以上車,茫茫的娉啊,我買的是莒光號、莒光號。我竟然還等著馬上就來的『自強號』,還好,衝到月台的時候,大大的表格條列在我眼前,皇天可鑑,自強號「不會在鶯歌站停靠」,還好我沒有茫茫的上車。

然而可以讓我找得到鶯歌站下車的莒光號,還有超過一個多少時的等待時間,我只好茫茫的再回到候車室,開始玩起台鐵自拍,結果不少進站列車下站的旅客,要出站轉搭捷運之前,一經過我面前都會突然急踩煞車,還以為擋到我的鏡頭。

終於發現帽子是我拍照的最佳夥伴,可以把我被鏡頭放大的臉蛋修飾得小一些些,沒想到這竟然是我走出家門踏青去,一開始的最新發現。

在等待中依然要綻放笑容。

後來忍不住其他過路乘客的引誘,起身去買了台鐵便當,像個初次來到台鐵的異鄉人一樣,興沖沖的見識一個小盒子裡的世界。估量著列車進站的時間快到了,把吃了一半的便當收起來,茫茫的又衝上月台。沒想到列車預告晚到。

列車順利進站之後,我也順利上車。來到鶯歌,鶯歌鎮的鎮公所建築,成了我第一個邀請入鏡的佳客。我那少見多怪的表情,惹得同路的大叔旅客呵呵笑著。

其實我不應該往鶯歌老街的方向走的,但是小娉的方向感比航海王的索隆還嚴重。出了火車站,沿著鎮公所的那條路往老街走,在涵洞之前向右拐,直走直直走,走向鶯歌的中正一路,再往火車站的方向往前走,差點就沒走到板橋邊境去了。一直沒找到鶯歌石的入口,正懷疑自己走過頭,一個中年大叔騎著機車經過,大呼:「為什麼要用走的?可以坐公車啊?」

我還沒來得及說,要是會坐公車就不用這樣呆子似的盲目亂走了。也來不及問路,大叔就已揚長而去。面對著人不熟路不熟的窘境,馬路邊只有一隻小黑,也難以讓我求助。土地公公不是會變成老爺爺,現身指點無助的人嗎?孤單的我只想在這時候朗誦楚辭。

再也不是『雖九死其猶未悔,吾將上下而求索』啊。我好後悔好後悔,為什麼哪都不去偏要爬什麼鶯歌石。

我想我一定是走過頭了,只好折返,若是依然找不到上山路徑,不如隨便找顆石頭拍張照,也算是見到鶯歌的石頭了。後來,發現剛剛在路的另一邊,沒有發現的路標。

竟然就對著人家的建築物,令我難以理解,是要我們發揮神功從別人的屋子穿透過去嗎?它正指著民宅啊。於是我求助附近的店家,居然和我一樣茫然,幸好對方建議我去問雜貨店老闆,才知道,我剛才往回走時,看見的北鶯公園,就在鶯歌石步道的入口附近。

幾乎都要淚灑鶯歌寸土的我,終於沿著階梯爬上去,看著像登天似的階梯,心室心房開始異常震顫,一步一階梯,半路涼亭遊客正聊著什麼蟒蛇不蟒蛇的。

我抓著欄杆施力把自己拉上去,經過了轉折,下坡的師父對著我打招呼,我心中直吶喊佛祖救我。終於來到了鶯歌石畔,高高的平台,俯瞰低地,又仰觀上天,有沒有直昇機會來接我啊。

這時候才知道鶯歌的來由,原來是因為這塊據說外貌酷似老鷹的石頭,後來說著說著變成鶯歌,就變成此地的地名了。

在鶯歌石旁的平台,還有一條上山的路徑,不過這裡不同於剛剛我走上來的石階。

攻頂之路如蜀道難

下山總比上山難,尤其先前力氣又消耗了大半,後來是兩步一個階梯。停頓休息中的偶然,發現旁邊大樹凝結著晶瑩的物質。美好的事物用鏡頭帶走即可,萬萬不要私自攫取。

不如上山時毫不停頓的行進,下山總是停停頓頓。好不容易走下最後一個台階,一灣小橋又觸發了我探索的好奇心。還好不是向上延伸的陡斜坡道,否則鮮少登山的我,應該會累死半途。說好要拍風景,紀念自己又認識了一個地方,帶走了一個新地點上的光亮,結果大多數拍的卻是自己。也許是,因為想念以前太陽在我臉上打光的感覺吧。

採茶採茶
哪有茶可採
要是有
也是你偷採
小娉小娉妳從哪裡來
為何在我這裡徘徊阿徘徊
小娉小娉我從山下來
為了要把山上風光睬
我不偷採不偷採
我只把山上風光睬

 

下山之後去了老街,但什麼都沒買。我要的米糠碗,好像本日沒有營業。

最後在鶯歌火車站藉著大鏡子拍下自己的身影,我是真的來過這裡。

在鶯歌火車站,我經過。

ps相機的日期是錯誤的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pin&aid=526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