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三陵踏青
2009/01/25 22:07:33瀏覽327|回應0|推薦2

Reply
Recommend (1 recommendation so far)Delete    Message 1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MSN Nickname萬點落英  (Original Message)Sent: 3/18/2005 7:08 PM
十三陵踏青

春暖花開伴和風,天壽山下草青青。

攜友驅車上百裏,半日走遍明十陵。

先瞻長景永德定,後謁獻裕茂泰慶。

未至康昭思三地,景泰需向海澱行。

                                2003 年 春

Reply
Recommend  Message 2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MSN NicknameEvery福瓶Sent: 3/18/2005 7:14 PM
萬大師
春遊記
真不錯
感謝分享


Reply
Recommend Delete    Message 3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MSN Nickname萬點落英Sent: 3/18/2005 7:24 PM


Reply
Recommend Delete    Message 4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MSN Nickname萬點落英Sent: 3/18/2005 7:27 PM
The 13 Ming Tombs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方圆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整个陵区原来都有陵墙,正门开在南端,蟒山、虎峪巍峨两侧,好似一龙一虎踞守大门。十三陵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已发掘的地下宫殿定陵最为著名。目前,明十三陵正在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十三处明代皇帝陵墓葬有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毅宗(思宗)等。   这些明代帝王的陵墓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不同外,其建筑布局、规制基本相同。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从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宝城等。   十三陵中以长陵建筑最为宏伟,它与定陵一起,同为主要参观对象。 长陵:是明成祖朱慷的陵寝建筑,横恩殿亦称献殿、享殿,是长陵的主体建筑,是举行祭祖的重要场所。长陵被恩殿建于1427年,十分雄伟壮观,它耸立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为1956平方米,殿内有32恨金丝柄木明柱,最大的直径1·17米,高14·30米。梁、柱、擦、椽、斗拱等构件,皆用椭木制作,虽历时五百余年,仍牢固如旧,香气袭人。它是我国最大的一座柄木殿堂。 定陵:是明神宗帝朱谢钧的陵寝,他10岁即位,年号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48年)。 陵园规制仿照长陵。定陵地宫己于1956一1958年被科学发掘,现已修建成定陵地下博物馆。 地下宫殿由前、中、后及左、右五座高大宽阔的殿堂连结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建筑。在这些殿堂间共有石门七座。石门设计非常科学,由于其重心集中在轴部,虽重达4吨,但开启十分灵活轻巧。 地宫的平面布局基本上采用"前朝后寝"的制度。前殿没有任何摆设,相当于宫前广场,中殿相当于前朝月宫殿的正殿,内有三个用汉白玉雕成的"宝座",呈品字形排列,座前各有一座黄色琉璃"五供",即香、烛、花,还有青花云纹大瓷缸各一口,缸盛满香油,专供长明灯使用。左右配殿无任何随葬器物。后殿相当于寝殿,称为"玄堂",是地宫的主要部分,为放置棺椁之处所。棺床中央放置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棺椁,三具棺椁周围放有梅瓶、玉料及装满随葬金银玉器的红漆木箱26只,各棺椁内也装有大批随葬物品。 在定陵出土的随葬品中,皇冠和凤冠最引人注目。万历皇帝的金冠通体用极细的金丝编结而成,上嵌二龙戏珠。在精美的首饰中,万历帝的金冠可谓稀世之宝,冠顶镶嵌着的食指大小的猫眼石光芒四射。
001
华表和碑亭

002
碑亭内景

003
神道石像生:骆驼

004
神道石像生:大象

006
神道石像生:武官

007
神道石像生:文官

008
石牌坊

009
十三陵之首:长陵

 


Reply
Recommend  Message 5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MSN NicknameEvery福瓶Sent: 3/19/2005 12:47 AM
   


Reply
Recommend Delete    Message 6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MSN Nickname萬點落英Sent: 3/19/2005 2:31 PM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位於北京城西北昌平縣天壽山下。占地約40平方公里。明代13個皇帝陵墓的總稱。自永樂七年(1409)明成祖朱棣始建陵,其後依次建有陵、陵、陵、陵、陵、陵、陵、陵、陵、陵、陵、陵。陵區東、西、北三面環山,周有圍牆,設宮門兩座,關口十處,各處設關城。南面正門爲大紅門,門前有石牌坊、下馬碑,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寬33.6米,高10.5米,高大雄偉,雕刻精美,是中國最大的石牌坊。過大紅門往北爲總神道,長約1060米,南端建有大碑樓,內立"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樓外四隅各立雕龍華表。碑樓之北神道兩側分立石望柱和石像生18對,相對而置,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各4個,武臣、文臣、勳臣各4個。神道北端立漢白玉牌坊式欞星門,亦名龍鳳門。北段有支路通往各陵。各陵自成陵園,形制大致相同,門前立無字石碑,入園有恩門、恩殿,殿后過牌樓門有石五供,再後爲明樓、寶城,各陵有陪葬皇后。除思陵外,各陵陵園左右均設有神宮監、神馬房、祀祭署。十三陵中長陵規模最大,保存最好。恩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簷廡殿頂,面積1956平方米,內有32根直徑1米以上的楠木巨柱,爲國內僅見。十三陵中僅定陵在1956年發掘,地宮前有磚隧道、石隧道、金剛牆,隧道券接玄宮,玄宮分前、中、後殿及左右配殿,各殿間有石券洞相通,後殿中有棺床,床上中爲萬曆帝棺槨,左爲孝端後棺槨,右爲孝靖後棺槨。玄宮連同隧道總面積達1195平方米。定陵中出土了大量珍貴精美的金、銀、玉、銅、瓷器及其它各類珍品。1959年建立了定陵博物館,現已成爲北京著名的遊覽勝地。

景泰陵

 景泰陵】 位於北京市區西北部海澱區四季青鄉娘娘府。明代宗朱祁鈺的陵寢。明正統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鎮在抵禦也先的戰爭中(土木堡之變)戰敗被俘,其弟王朱祁鈺即位,年號景泰。英宗獲釋後,于天順元年(1457)奪回皇位。不久朱祁鈺死,英宗以王禮葬其于金山口皇家墓區。憲宗朱見深即位後,追複景泰年號,將王墓擴修爲皇陵,建有恩門、恩殿、神庫、神廚、宰性亭、內官房等。嘉靖時又將綠琉璃瓦換成黃色,使之符合帝陵規制。今僅存清建重簷歇山碑亭、乾隆禦碑、恩門及寶城圍牆。

------

以下转自 海天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1 / 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  (原始留言)傳送時間: 2003/5/24 下午 11:15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 留言 2 / 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希 語傳送時間: 2003/5/25 上午 03:01
踅步蘇堤中,獨坐西湖畔,
碧波煙遠浮小舟,
柳案桃花落飛紅,
涼風拂面,波聲人聲.
夕影亭,煙朧雷峰,
魚如織,
人如織,
遠畔林如詩.
霎兒風,霎兒雨,
滂滂點點皺平潭;
眾樂歌,眾樂舞,
熱熱鬧鬧風雨亭.
濛濛西湖景,雜雜遊人織,
少了伊人伴,
說愁沒意思,看景少心情.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 留言 3 / 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希 語傳送時間: 2003/5/25 上午 03:02
 
綠波千頃油黃毯,
碧水穿織阡陌間,
暖陽高照路隊樹,
遊人不對心中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n1565&aid=259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