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寄件者: 萬點落英 (原始留言) | 傳送時間: 4/5/2007 11:09 |
大鍾寺 永樂大帝鑄大鍾, 靖難遷都紀大功。 五絕享譽海內外, 歲歲祈福響京城。 |
|
回覆
| | 寄件者: 萬點落英 | 傳送時間: 4/5/2007 11:17 |
|
回覆
| | 寄件者: §秋月涼風§ | 傳送時間: 4/5/2007 17:44 |
位于海澱區北二環路北側,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至今山門高懸一塊青石匾額,上刻9條穿雲飛龍,正中為雍正帝禦筆“敕建覺生寺”。由于寺內有一口名聞遐迩的明代永樂大鍾,故俗稱大鍾寺。 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第一道诏書就是從南京遷都北京。故宮、天壇和永樂大鍾是營建京師的三大工程。明成祖稱帝遷都,忙著鑄造大鍾,為的是宣揚“靖難之役”的“偉業”和定鼎北京的“壯舉”。 大鍾高6.94米,口沿直徑3.3米,總重46.5噸,堪稱鍾王。鍾身內外鑄滿陽文楷書佛教經咒227000余字,相傳為明初書法家沈度的手筆,是明初館閣體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內容為永樂帝禦制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為主的8種經。大鍾鑄造精致,聲音特佳,輕擊圓潤悅耳,重擊深沈宏亮,聲傳15公裏之外。 這樣“魁梧”的大鍾當初是怎樣挂到鍾架上去的呢?原來大鍾鑄好後。待到冬天,先每隔500米挖一口井,再沿路挖溝引水,潑水結冰,大鍾在冰上滑行至覺生寺的冰土堆上。然後建鍾樓,鍾挂于樓頂,春暖解凍後取土而鍾懸。 現大鍾寺內設中國古鍾博物館,館內陳列古鍾近百口,除永樂大鍾外,其中還有最古老的原始社會末期的陶鍾。在大鍾寺內的幾個大殿內布置有《大鍾寺曆史沿革陳列》、《中國古鍾發展簡史陳列》、《中國鑄造工藝發展簡史陳列》、《永樂大鍾曆史沿革陳列》和《永樂大鍾佛經銘文陳列》,兩側開辟為"鍾廊",陳列曆代古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