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早在元明時期,這裏就以其優美自然的田園景色成爲“壯觀神州第一”的著名遊覽勝地。今之萬壽山,元朝名甕山,傳說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裝滿寶物的石甕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甕山泊。西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學家郭守敬開挖通慧河,將昌平及西山一帶泉水彙引湖內,注入宮牆,接濟漕運,甕山泊始成爲調濟京城用水的蓄水庫。由此至明,環湖先後建有多座頗具影響的寺觀,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護聖寺”規模最巨,樓宇恢弘,漢白玉釣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遊幸,捕魚垂釣。 明朝時,甕山泊改稱西湖,“環湖十裏,爲一郡之勝地”。每年桃紅柳綠時,京城百姓扶老攜幼,爭往西湖踏青賞春,名曰:“耍西湖景”。時人尚有“西湖十寺”與“西湖十景”之譽。 西元1749年(清朝乾隆十四年)冬,乾隆皇帝弘曆爲其母祝六十壽辰,將湖山按照園林創意進行了大規模的疏浚與治理,把湖面向東北擴展,重築東堤,並在湖中模仿杭州西湖蘇堤新築了一條貫通南北的西堤並使水面一分爲三,保留原西湖東岸上的龍神祠,成爲一個較大的島嶼。同時,把挖湖的泥土,按照造園佈局的需求堆築在山上,使山體形象如一只展翅欲飛的大蝙蝠,銜哺著酷似壽桃狀的湖水,寓形隱意,妙趣天成。 西元1750年(清朝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弘曆改甕山名萬壽山,西湖名昆明湖。經十餘年土木之功,終於建成了清漪園這座以湖光山色蜚聲於世的大型皇家園林。 西元1860年(清朝咸豐十年),清漪園與圓明園等著名皇家園囿一起被英法聯軍焚毀。園內數以萬計的文物珍藏皆被搶掠一空。西元1886年(清朝光緒十二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等其他銀兩,在清漪園廢墟上重新修建並於1888年改園名爲頤和園。1900年,頤和園又遭到英、美、德、法、俄、日、意、奧八國聯軍的野蠻搶掠和破壞,1903年重新修復。 頤和園按其園林佈局可分爲前山前湖建築與後山後湖建築兩大部分。全園總面積近三百公頃,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園內有古建築三千餘間,面積約七萬平方米。 頤和園內的建築結構皆以自然山水爲基礎,其建築形式多類比江南名勝古迹,或肖其意,或仿其型,因地制宜地創建了衆多絢麗恢宏的廊、橋、亭、榭,殿、宇、樓、台。 頤和園的正門爲東宮門,它座西朝東,宮門內外南北對稱建有值房及六部九卿的朝房。由宮門進入仁壽門,是以仁壽殿爲主的朝政建築,爲清朝帝後駐園期間處理政務的地方。仁壽殿西北方分別建有慈禧太后看戲用的德和園大戲樓,光緒皇帝及皇后居住的玉瀾堂與宜芸館,再往西數十米就是慈禧太后的寢殿樂壽堂。 萬壽山南麓,金黃色琉璃瓦頂的排雲殿建築群在鬱鬱蔥蔥的松柏簇擁下似衆星捧月,溢彩流光。這組金碧輝煌的建築自湖岸邊的雲輝玉宇牌樓起,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複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領全園。其東面山坡上建有轉輪藏和巨大的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建築是五方閣及聞名中外的寶雲閣銅殿。登上佛香閣,憑欄送目,碧波蕩漾的昆明湖上,樓船泛綠,百舸弄波。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形態互異、婀娜多姿。浩淼煙波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水中島嶼鼎足而立,寓意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三仙山”。在湖畔岸邊,還建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鎮水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築。 萬壽山北麓,地勢起伏,花木扶疏,道路幽邃,松柏參天。重巒疊嶂上,仿西藏寺廟建造的四大部洲建築群層台聳翠,雄偉莊嚴。山之腳下,清澈的湖水隨山型地貌演變爲一條舒緩寧靜的河流,順地勢而開合,依山型而寬窄。兩岸樹木蓊鬱,蔽日遮天,畫棟雕梁,時隱時現。後溪河中游,類比江南水肆建造的萬壽買賣街鋪面房,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錢莊、當鋪招幌臨風;茶樓、酒館畫旗斜矗。若輕搖畫舫,徜徉其間,品一杯濃濃的碧螺香茗,聽一曲地道的吳歌軟語,真讓人頓生姑蘇之想。沿河東遊,水盡處,聞溪流琮琮,如琴如瑟,是爲諧趣園。小園環池而築,遊廊相連,廳堂樓榭,精致典雅,“一亭一徑,足諧奇趣”。 長於鑒賞的乾隆皇帝有詩曰:“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頤和園集中國歷代造園藝術之精粹,是中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里程碑。古往今來,她以其無以倫比的園林藝術魅力傾倒了無數中外遊客,被人們讚譽爲“人間天堂”。1998年12月2日,頤和園以“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徵”的崇高評價榮列《世界遺産名錄》,成爲世界級的文化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