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沙天心閣
2008/12/12 14:13:38瀏覽314|回應0|推薦0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1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  (原始留言)傳送時間: 1/7/2008 12:48

天心閣

 

三八毀于文夕火,

八三有幸又重生。

莫排天下名樓位,
 
河北江南鮮有名。
 
   2008-05-29 長沙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7/2008 12:49
天心阁
 
潇湘古阁,秦汉名城。

  天心阁既是长沙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城长沙的缩影。

  天心阁古城墙址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年历史。阁楼雄踞其上,其名始见于明末俞仪《天心阁眺望》一诗中,至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极城南之盛概萃于斯阁”,盛名于世且成为文人墨客雅集吟咏之所。今能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相媲美,被誉为古城长沙的标志之一。

  岁月悄然流逝,历史却灿然永存,天心阁其座落处因地势险要,筑有内外两城,外城分为南北两月城,月城内共设炮洞11个,城墙高13.4米,加阁高共计28米,为古时重要的军事防御要塞。天心阁饱经战火,屡毁屡建。

  1852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部进攻长沙,与清军鏖战,不幸殉难于天心阁下。1938年,“文夕大火”,古城长沙一片焦土,阁楼更是荡然无存,唯有那坚实的明清(窑印为证)古城墙在无声地哭泣。

  今天心阁为1983年重建,1984年建成对外开放。阁楼具有明清两朝城楼风格,高阁用游廊连接,形似山峦起伏,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它的结构用挑梁,不用斗拱,三层阁用四十六根红漆圆柱支撑,廊柱结合,栗瓦粉墙,灰白色石基敦厚稳实,六十二头石狮各具姿态,三十二只龙首托起翼角,翘首蓝天,三十二只风马铜铃迎风鸣响,巨型吻龙各领风骚。石壁图案,更是古人所崇拜的图滕,狩猎和战车战马,看上去,仿佛仍然是旌旗猎猎,战马萧萧。整个建筑色调凝重而雄浑,风格去华饰而存古朴,是一幅历史的画,是一首古雅的诗。

  古阁雄踞,气象蔚然,游者登临,瞰湘流北去,招岳色南来,仿佛置身天际。

------

    潇湘古阁,秦汉名城,翘首高踞于古城墙垣之上的天心阁,历经修茸,成为古城长沙的象征,明未俞仪有《天心阁眺望》一诗,可知天心阁早在明朝时就高矗于长沙城头,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极城南之胜概萃于斯阁”盛极一时,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不克而去,战后复修城垣,将天心阁两层改为三层,并在阁之行留有“阁忆天心胜,亭留爱晚名“的名句,1984年,长沙市重修天心阁,建筑面积864平方米,其主阁仍依旧制,左右增建游廊连接两副阁,作山峦之状,势度恢宏,千年古阁,再焕新姿。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7/2008 12:59
有好事者把天心閣列爲江南三大名樓以及中國第 X 名樓。其實湖南的岳陽樓已被公認爲的中國四大名樓,怎麽可能又認可同在湖南的天心閣名列其中呢?否则对其他省份也是不公平的。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4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7/2008 12:45
悼蕭朝貴
 
西王征戰到星城,
血流沙場染旗紅。
天國未建天國去,
痛擊湘勇死猶榮。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7/2008 12:47

太平天国革命领袖萧朝贵

  萧朝贵(约1820—1852),壮族。自幼随养父长大,在桂平县紫荆山区种田烧炭。金田起义核心领导人之一。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派冯云山深入桂平一带传教,秘密组织革命力量。萧朝贵与好友杨秀清最早成为拜上帝会的成员。他们四处宣传教旨,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拜上帝会。二十八年(1848),冯云山被捕入狱,会众发生动摇。此时,萧朝贵与杨秀清假托天父、天兄托降,安定众心,坚持斗争。他首先神化洪秀全,要大家共同拥戴洪秀全为太平圣主,大力发展会众,号召会员同心同德,共扶真主。为此他做了大量工作,始终不渝地教育会众坚定信念,坚定斗志,对巩固组织和坚定会众信念起了极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萧朝贵积极设法营救冯云山出狱,并积极参与组织和策划金田起义。他坐镇平在山总指挥部,对各地发生的每一项重大事件,他都以天兄下凡的名义,作出指令或决策。他以极大的魄力组织会众,发展力量。首先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举义,焚烧房屋,以示义无反顾的决心。在此举动的影响下,其他会员也纷纷变卖家产,奔赴金田。他和杨秀清统一部署,精心筹划,准备武装起义,起到了发号施令、统揽全局的重要作用。充分表现了一位极其机智、极有头脑、稳重有谋略的起义发动者和领导者的风范和魅力。

  道光三十年九月(1850年10月),起义准备已趋成熟。1851年1月11日,两万多名汉、壮、瑶等各族“拜上帝会”会众齐聚金田,在古营盘誓师树起义旗,正号太平天国。打响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太平军占据大湟江口,击败清钦差大臣李星沅和提督向荣所率的清军。

  3月10日,太平军由江口突围入紫荆山,又越山到达武宣东乡。23日,洪秀全在东乡登基,称天王,诏封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前军主将。其位仅次于洪秀全、杨秀清两人,肩负着军事指挥的重任。

  5月,萧朝贵等保护天王洪秀全进入象州,移营于中坪墟。7月,折回紫荆山。由于清军大举围剿,形势严峻,部分将士惧怕困难,悲观情绪严重,此时萧朝贵假托天兄传言,告诫将士“要同心同意,同打江山”,“尽忠报国”,鼓励将士奋勇杀敌,并身先士卒,使将士们倍受鼓舞,坚定了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为太平天国革命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

   9月11日,太平军出奇兵突袭官村,向荣全军覆没。萧朝贵统帅陆路大军,轻装疾进,抢关夺卡,发挥着先锋作用。9月20日,太平军挺进藤县大黎山区,25日,攻克永安州城,进驻永安州,部队进行了休整,健全了官制,并初步确立了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制度。洪秀全下诏褒奖分封,分封东、西、南、北、翼五王和陛赏官爵800余人。萧朝贵被封为西王、八千岁。他甚得洪秀全器重,并将其妹洪宣娇嫁与他为妻。在这里,太平军以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名义发布了《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等三篇讨清檄文,号召民众推翻清朝统治,大家“同心戮力,扫荡胡尘”,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其影响巨大,既分化孤立了敌人,又动员了三江两湖的天地会及广大贫苦农民加入太平军,使队伍迅速发展壮大。

  1852年,太平军陷桂林,克兴安,攻全州,北进湖南,连陷道州、江华、郴州、永明等地,攻克永兴、安仁、攸县、茶陵、醴陵,直抵长沙城下。9月11日,萧朝贵诱敌作战,破连营七八里,杀清总兵福诚以下将领数十员,清兵千余人,击溃清军在长沙城外的防线。萧朝贵指挥天兵猛攻南门,弹片横飞,火光冲天。12月,萧朝贵在南门外妙高峰执旗督战,指挥炮兵轰击,不幸被敌军炮弹击中,虽经多方医救,仍未能治愈,壮烈殉国,年仅32岁。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7/2008 12:50
 
(转贴)
 
高峻雄峙的天心阁下塑了一尊群雕,是太平天国群英攻打长沙城的塑像,当年太平军首领萧朝贵率兵攻打长沙南门,在天心阁下饮弹身亡。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秋月涼風§傳送時間: 2/7/2008 20:42
天心閣既是長沙的歷史見證,又是古城長沙的縮影。
  天心閣古城牆址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年歷史。閣樓雄踞其上,其名始見於明末俞儀《天心閣眺望》一詩中,至清乾隆年間重修天心閣,“極城南之盛概萃於斯閣”,盛名於世且成為文人墨客雅集吟詠之所。今能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相媲美,被譽為古城長沙的標志之一。
  歲月悄然流逝,歷史卻燦然永存,天心閣其座落處因地勢險要,築有內外兩城,外城分為南北兩月城,月城內共設炮洞11個,城牆高13.4米,加閣高共計28米,為古時重要的軍事防御要塞。天心閣飽經戰火,屢毀屢建。
  1852年太平軍西王蕭朝貴率部進攻長沙,與清軍鏖戰,不幸殉難於天心閣下。1938年,“文夕大火”,古城長沙一片焦土,閣樓更是蕩然無存,唯有那堅實的明清(窯印為證)古城牆在無聲地哭泣。
  今天心閣為1983年重建,1984年建成對外開放。閣樓具有明清兩朝城樓風格,高閣用游廊連接,形似山巒起伏,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它的結構用挑梁,不用鬥拱,三層閣用四十六根紅漆圓柱支撐,廊柱結合,栗瓦粉牆,灰白色石基敦厚穩實,六十二頭石獅各具姿態,三十二只龍首托起翼角,翹首藍天,三十二只風馬銅鈴迎風鳴響,巨型吻龍各領風騷。石壁圖案,更是古人所崇拜的圖滕,狩獵和戰車戰馬,看上去,仿佛仍然是旌旗獵獵,戰馬蕭蕭。整個建築色調凝重而雄渾,風格去華飾而存古樸,是一幅歷史的畫,是一首古雅的詩。
  古閣雄踞,氣像蔚然,游者登臨,瞰湘流北去,招岳色南來,仿佛置身天際。
------
    瀟湘古閣,秦漢名城,翹首高踞於古城牆垣之上的天心閣,歷經修茸,成為古城長沙的像征,明未俞儀有《天心閣眺望》一詩,可知天心閣早在明朝時就高矗於長沙城頭,清乾隆年間重修天心閣。“極城南之勝概萃於斯閣”盛極一時,1852年,太平軍攻打長沙,不克而去,戰後復修城垣,將天心閣兩層改為三層,並在閣之行留有“閣憶天心勝,亭留愛晚名“的名句,1984年,長沙市重修天心閣,建築面積864平方米,其主閣仍依舊制,左右增建游廊連接兩副閣,作山巒之狀,勢度恢宏,千年古閣,再煥新姿。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秋月涼風§傳送時間: 2/7/2008 20:43
太平天國革命領袖蕭朝貴
 
  蕭朝貴(約1820—1852),壯族。自幼隨養父長大,在桂平縣紫荊山區種田燒炭。金田起義核心領導人之一。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派馮雲山深入桂平一帶傳教,秘密組織革命力量。蕭朝貴與好友楊秀清最早成為拜上帝會的成員。他們四處宣傳教旨,積極動員群眾參加拜上帝會。二十八年(1848),馮雲山被捕入獄,會眾發生動搖。此時,蕭朝貴與楊秀清假托天父、天兄托降,安定眾心,堅持鬥爭。他首先神化洪秀全,要大家共同擁戴洪秀全為太平聖主,大力發展會眾,號召會員同心同德,共扶真主。為此他做了大量工作,始終不渝地教育會眾堅定信念,堅定鬥志,對鞏固組織和堅定會眾信念起了極大的作用。
  與此同時,蕭朝貴積極設法營救馮雲山出獄,並積極參與組織和策劃金田起義。他坐鎮平在山總指揮部,對各地發生的每一項重大事件,他都以天兄下凡的名義,作出指令或決策。他以極大的魄力組織會眾,發展力量。首先動員自己的親朋好友舉義,焚燒房屋,以示義無反顧的決心。在此舉動的影響下,其他會員也紛紛變賣家產,奔赴金田。他和楊秀清統一部署,精心籌劃,准備武裝起義,起到了發號施令、統攬全局的重要作用。充分表現了一位極其機智、極有頭腦、穩重有謀略的起義發動者和領導者的風範和魅力。
  道光三十年九月(1850年10月),起義准備已趨成熟。1851年1月11日,兩萬多名漢、壯、瑤等各族“拜上帝會”會眾齊聚金田,在古營盤誓師樹起義旗,正號太平天國。打響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鬥爭。太平軍占據大湟江口,擊敗清欽差大臣李星沅和提督向榮所率的清軍。
  3月10日,太平軍由江口突圍入紫荊山,又越山到達武宣東鄉。23日,洪秀全在東鄉登基,稱天王,詔封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前軍主將。其位僅次於洪秀全、楊秀清兩人,肩負著軍事指揮的重任。
  5月,蕭朝貴等保護天王洪秀全進入像州,移營於中坪墟。7月,折回紫荊山。由於清軍大舉圍剿,形勢嚴峻,部分將士懼怕困難,悲觀情緒嚴重,此時蕭朝貴假托天兄傳言,告誡將士“要同心同意,同打江山”,“盡忠報國”,鼓勵將士奮勇殺敵,並身先士卒,使將士們倍受鼓舞,堅定了繼續戰鬥的信心和勇氣,為太平天國革命走向勝利奠定了基礎。
   9月11日,太平軍出奇兵突襲官村,向榮全軍覆沒。蕭朝貴統帥陸路大軍,輕裝疾進,搶關奪卡,發揮著先鋒作用。9月20日,太平軍挺進藤縣大黎山區,25日,攻克永安州城,進駐永安州,部隊進行了休整,健全了官制,並初步確立了太平天國的政治軍事制度。洪秀全下詔褒獎分封,分封東、西、南、北、翼五王和陛賞官爵800余人。蕭朝貴被封為西王、八千歲。他甚得洪秀全器重,並將其妹洪宣嬌嫁與他為妻。在這裡,太平軍以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名義發布了《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等三篇討清檄文,號召民眾推翻清朝統治,大家“同心戮力,掃蕩胡塵”,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會。其影響巨大,既分化孤立了敵人,又動員了三江兩湖的天地會及廣大貧苦農民加入太平軍,使隊伍迅速發展壯大。
  1852年,太平軍陷桂林,克興安,攻全州,北進湖南,連陷道州、江華、郴州、永明等地,攻克永興、安仁、攸縣、茶陵、醴陵,直抵長沙城下。9月11日,蕭朝貴誘敵作戰,破連營七八裡,殺清總兵福誠以下將領數十員,清兵千余人,擊潰清軍在長沙城外的防線。蕭朝貴指揮天兵猛攻南門,彈片橫飛,火光衝天。12月,蕭朝貴在南門外妙高峰執旗督戰,指揮炮兵轟擊,不幸被敵軍炮彈擊中,雖經多方醫救,仍未能治愈,壯烈殉國,年僅32歲。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7/2008 21:15
DSCN0817.jpg picture by stella789_2007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7/2008 21:17
DSCN0824.jpg picture by stella789_2007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1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4/7/2008 9:45
SA501372.jpg picture by stella789_2007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n1565&aid=246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