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風濕酒有什么功效
2015/03/06 15:23:34瀏覽398|回應0|推薦0

    風濕是指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主要影響身體的結締組織,可能是免疫系統損傷造成的。風濕病是個很難根治治病,病情反復,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

  來源: 《中藥制劑匯編》

  功效:散風通絡,舒筋活血。

  用料:大活血300克,制川烏90克,制草烏90克,紅花90克,烏梅90克,金銀花150克,甘草150克,白酒5升。

  適應證: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

  制法:各藥加工處理后,置凈器中,入酒攪拌均勻后密封,浸7天后濾出藥酒,裝瓶備用。

  用法:內服,每次5~10毫升,每日服2-3次,7天為一療程。   注釋:方中大活血性味苦平,功在敗毒消癰,活血通絡,祛風殺蟲。

   治急、慢性闌尾炎,風濕痹痛,赤痢,血淋,月經不沐調,疳積,蟲痛,《湖南藥物志》謂其能:通經補血,強筋壯骨,驅蟲;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血暈,血淋,筋骨疼痛,瘡癤,血絲蟲病。制川烏、制草烏性味辛、苦、溫;有大毒,功效祛風濕,散寒止痛。用于寒濕痹痛、心腹冷痛、頭風痛、偏頭痛、跌打損傷疼痛等。

  《珍珠囊》謂其可“去寒濕風痹、血痹”。紅花性味辛溫,功在活血祛瘀通經。用于瘀證疼痛、關節痛等癥。 《本草綱目》云其功效能“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烏梅性味酸平,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之功。用于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蛔厥腹痛、虛熱消渴等癥。

   《本經》謂其能“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金銀花性味甘寒寒,有清熱解毒之功,用于風熱外感或溫病初起,瘡、癰、癤腫,熱毒瀉痢等癥。

      《本草綱目》云其可治“一切風濕氣,及諸腫毒,癰疽,疥癬,楊梅諸惡瘡,散熱解毒”。甘草性味甘平,功在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緩和藥性,用于脾胃虛弱,咳嗽氣喘,癰疽瘡毒,食物或藥物中毒,脘腹或四肢攣急作痛等癥。

      《本草圖經》謂: “甘草能解百毒,為眾藥之要,孫思邈論云:有人中烏頭、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稱大豆解百藥毒,嘗試不效,乃加甘草為甘豆湯,其驗更速”。諸藥配伍,活血通絡,散風止痛。本方要在烏頭,須防其毒性,雖有銀花,甘草制其毒,服用時仍應謹慎而行,不妨小劑量用之,然后酌情漸增至治療量。酒制以行藥勢,于風濕性關節炎甚為恰宜。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aojianxun&aid=2131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