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23 14:00:38瀏覽2755|回應2|推薦8 | |
好不容易平靜一點的富士康話題又冒起煙來。郭台銘和他的總財務長黃秋蓮表示,不願意再回台灣投資,原因是「不斷被批評血汗工廠、酒店文化、台灣之恥,……」「郭台銘還氣著說,『台灣是否沒有我留下來的餘地,難道要逼我們出走?』黃秋蓮也不平的反諷,如果台灣多幾個台灣之恥,失業率就會變低。」(詳見報導) 政府爲了擴大政績,留住投資者,院長吳揆忙著向鴻海喊話。「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特別發聲力挺郭台銘,肯定鴻海的成就,相信郭台銘不會被這些挫折擊倒。經濟部長施顏祥也連續兩日發言聲援郭台銘,強調『郭台銘對臺灣的貢獻,很少有人可以匹敵』,且他不認為鴻海會暫緩對臺灣投資。」(詳見報導) 一度曾振振有詞的教授們,這時卻變得六神無主,慌忙出來切割責任。「參與連署的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昨天表示,『臺灣之恥』只是當天記者會上黃德北的個人用語,不代表連署聲明的主旨。 」「另一個發起人東海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楊友仁表示,學者只是做研究,『哪有那麼大的本事逼走鴻海』。」「點名郭台銘是『臺灣之恥』的學者黃德北昨天表示,『不對鴻海相關問題作任何回應』。」(詳見報導) 這是來自三個方面的意見:企業(鴻海),社會批評者(教授),政府官員。 鴻海現在突然向社會表示,不願意回台灣投資了,原因是富士康被人批評是「血汗工廠、酒店文化、台灣之恥……。」可以肯定地說,這話不是郭台銘的真心話。郭台銘現在向社會公開這些話,完全是他的一個托詞。說明當初他表示要回台灣投資什麽、什麽……就不是他的本意。只是當時正處在四面楚歌的他,爲了尋求同情與支持而放出的誘惑罷了。 企業是否投資,全由利益來決定。郭台銘知道他在台灣的重量有多少,決不會因幾個教授的一個「連署」而改變已經攷慮成熟的投資計劃。更何況鴻海不是一個普通的公司行號,他有衆多的股東,對於每個投資案也應該有一個很複雜的決策過程。如果鴻海已經通過調研、專家論證、董事會決議,都已經定下的投資案,郭台銘是不會去隨意改變的。郭台銘現在能公開這樣說,證明當初鴻海說的要擴大投資的那些話,本來就是想喚起政府與民衆出來支持的一個招呼。 早有新聞報道,鴻海計劃到大陸內地設廠,廠址早已經選好了,這些都需要大量資金。哪裡還能顧上回台投資?但是當日放出回台投資的言語也要有個交代,這就正好把教授們的「連署」拿來一用,順勢下得台階。 再來說說那些個學者。教授們既然博學多才,何必對郭台銘的言論如此驚慌呢?台灣是民主國家,民衆有自己的言論自由。對社會上發生的任何事件,誰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教授當然也不在例外。雖然當初「連署」只是沽名釣譽,不算「英明」,但是現在也不至於六神無主。 平心而論,富士康在大陸出了些問題,作爲台灣的同胞來說不應該有幸災樂禍之念,應該表現出關愛與幫助。即使鴻海做錯了什麽,或者受到了什麽傷害,都要讓他感覺台灣的溫暖,讓他回來療傷。只有如此,才會讓每個外出打拼的人明白,台灣永遠是他最溫暖的「家」。 而那些個教授們「連署」的是什麽呢?你們把鴻海說成是「台灣之恥」,你們這是明擺著要抛棄郭台銘!就算是郭台銘全做錯了,難道你們就是「聖人」?是「完人」不成? 好了,最後再來說一說政府吧。政府是全國人民的依靠,遇事不亂是最重要的,切不可「聽風就是雨」。在投資問題上,政府的責任是建設良好的投資環境。至於企業來與不來,不是政府所能決定的事。目前台灣的投資環境並不優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還不少呢,政府爲什麽不去下功夫改進呢? 就說現在有許多台商到大陸投資的問題,他們爲什麽熱衷去大陸投資?政府真應該深入研究其中的原因了。否則,後患還不僅僅只在經濟呢。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